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丁齐全解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丁齐全解


16
FTIR基本结构
复色光的干涉图:当动镜连续往返移动时,检测器的信号将呈现余弦变化 。动镜每移动 距离时,信号则从最强到最弱周期性变化一次。如图(a) 所示。图(b)为另一频率ν2的单色光经干涉仪后的干涉图。如果是频率ν1 、 ν2光一起进入干涉仪,则得到两种单色光干涉图的加合图,如图(c)所 示 。当入射光是连续频率的多色光时,得到的是中心极大而向两侧迅速衰 减的对称干涉图,如图(d)所示。这种干涉图是所有各种单色光干涉图的 总加合图。
1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光谱仪 )是第三代红外光谱仪。经过麦克尔逊干涉仪的两束 相干光间的光程差改变,探测器所测得的光强也随之变化,再与样 品作用从而得到干涉图。探测器将得到的干涉信号送入到计算机进 行傅立叶变换的数学处理,把干涉图还原成红外光谱图。
2
基本定义与原理
红外光
3
基本定义与原理
红外光谱 光谱仪测得的红外光谱是由于分子振动能级(同时伴随转动能级)跃 迁而产生的,其吸收频率对应于分子的振动频率,物质吸收红外辐射应满 足: (1) 辐射光具有的能量应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 (2) 分子振动时,偶极矩的大小和方向必须有一定的变化 双原子分子振动 为简化讨论,采用谐振子模型来研究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即化学键的 振动可近似看作两个刚性小球沿轴线方向的简谐振动。
4
基本定义与原理
根据虎克定律: 频率:
K是键力常数, μ是折合质量
任意两个相邻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为: 能量:
波数:
h是普朗克常数,λ是波长,c是光速。K与键能和键长有关。发生振动能级 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和键力常数,即取决于 分子的结构特征。
5
基本定义与原理
表 一些键的伸缩振动的力常数
10
红外光谱仪发展史
这两代红外光谱仪属于色散型,利用分光镜将红外光分成两束,一束作为参 考光,一束作为探测光照射样品,两束光交替通过反射镜、入射狭缝进入棱镜(或 光栅),再由出射狭缝进入检测器。当这两束光强度相同时,检测器上的光强差为 0,记录器上没有记录。当通过样品池的红外光被样品吸收而光强减弱时,在检测 器上会显示一个信号,此信号与两光束的强度差成正比。当波长连续改变时,由于 样品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强度不同,就可得到红外光谱图。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分析测试百科网 丁齐
Analysis aNd Test encycloPEDIA

Tel: 86-10-84839035
主要内容
• 基本定义与原理
• 红外光谱仪发展史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红外光谱图解析 • FTIR光谱仪应用 • 主流厂商及仪器
8
基本定义与原理
红外光谱仪是以连续变化的各种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样 品,引起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之间的跃迁,从而测得样品的 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仪通常由光源,单色器,探测器和计算机处理信 息系统组成。
9
红外光谱仪发展史
第一代 棱镜色散型 对温度、湿度敏感,对环境要求苛刻。 第二代 光栅色散型 60年代,由于光栅刻制和复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光栅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分辨率得到了提高,测量波段范围拓宽,环境要求降低。
化学键键能越强(即键的力常数K越大),原子折合质量μ 越小,化学键的 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
6
基本定义与原理
多原子分子振动
伸缩振动:键长沿键轴方向变化,键角不变。 弯曲振动:键长不变,键角变化,又称为变形振动。 以亚甲基为例,其振动方式和分类如下:
伸缩振动
变形振动
7
基本定义与原理
14
FTIR基本结构
迈克尔逊(Michelson)干涉仪及其工作原理
是FTIR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复色光变为干涉光。
15
FTIR基本结构
单色光的干涉图:
•当光程差是1/2λ的偶数倍时,两束光相位相同,产生相长干涉,亮度最强 •当光程差是1/2λ的奇数倍时,两束光相位相反,产生相消干涉,亮度最弱 •光程差介于两者之间时,相干光强度也对应介于最强和最弱之间。
棱镜和光栅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原理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1
红外光谱仪发展史
第三代 干涉型 70年代发展起来,其原理与色散型完全不同,特点是测量速度快,测量范 围宽,精度和分辨率高,典型代表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原理后面 讲)
第四代 激光红外光源 70年代末开始发展,能量高,单色性好,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调激光 既作为光源又省去了分光系统。
• 基频:每一种振动方式都有一个特征频率,叫基频。
• 基频峰:分子吸收红外光后,E0→E1引起的一个吸收峰。 • 倍频峰:分子吸收红外光后,E0→E2、 E0→E3……引起的一系列吸收峰 。倍频峰通常很弱。 • 理论上有几种振动方式就有几个吸收带。
由于原子的种类和化学键的性质不同,以及各化学键所处的环境不同,导 致不同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具有各自的特征。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一定的官 能团总是对应于一定的特征吸收频率,即有机分子的官能团具有特征红外 吸收频率。这对于利用红外谱图进行分子结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可 以对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
Sales School-Phase I
FTIR光谱仪没有色散元件,主要部件有光源、麦克尔逊干涉仪、样 品池、检测器、计算机。
13
Lumiere Tech. Ltd.
FTIR基本结构
光源
红外光谱仪中所用的光源通常是一种惰性固体,用电加热使之发射稳定、 高强度的红外辐射。常用的是硅碳棒、能斯特(Nernst)灯。 硅碳棒 由碳化硅烧结而成的,两端粗中间细,在低电压大电流下工作( 约4~5A)。耗电功率约200~400W,工作温度为1200~1500℃。优点:发 光面积大,波长范围宽(可低至 200cm-1),坚固、耐用,使用方便及成 本低。缺点:电极触头发热需水冷,工作时间长时电阻增大。
能斯特灯 由稀土氧化物烧结而成的空心棒或实心棒,主要成分为ZrO2(75 %)、Y2O3、ThO2,参入少量Na2O、CaO或MgO。直径约1~2mm,长度25~ 30mm,两端绕有Pt丝作为导线。功率约50~200W,工作温度1300~1700℃ 。优点:发光强度大,稳定性好,寿命长,不需水冷。缺点:机械性能较 差,脆,操作较不方便,价格较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