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添加剂-防腐剂

食品添加剂-防腐剂


(六)食品的原料和成分的影响
防腐剂的作用受食品原料和成分的影响。食品 中的某些成分与防腐剂起化学反应,可能使防腐 剂部分或全部失效或产生副作用。防腐剂还会被 食品中的微生物分解,如山梨酸能被乳酸菌还原 成山梨糖醇,可能成为微生物的碳源。
五、使用注意事项
(一) 正确选用防腐剂及适当的添加量,做到 有的放矢。
事件3:蜜饯防腐剂
❖ 沈阳市工商局公布蜜饯抽查结果,40%的蜜饯不合 格。 不合格蜜饯主要存在三类问题:
❖ 一是超限量使用防腐剂苯甲酸,人过多食用防腐剂超 标的食品将危害身体健康;
❖ 二是超限量使用甜味剂,主要是由于企业为降低成本 使用甜味剂代替食糖造成的;
❖ 三是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主要是因为企业为使产品 外观漂亮,在产品中超量使用漂白剂造成的。
四、影响防腐剂作用的因素 为了有效使用防腐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防腐能 力,有必要对影响防腐效果的因素加以讨论。 (一)食品的pH值与水分活度; (二)防腐剂的溶解和分散程度 (三)防腐剂的配合使用 (四)食品的染菌程度; (五)防腐剂的使用时间 (六)食品的原料和成分的影响
(一) 食品的pH值与水分活度
事件5:饮料等样品防腐剂超标 事件6:火腿肠等肉制品防腐剂超标
不含防腐剂的食品就安全吗?
不含防腐剂
❖ “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
故意标注‘不含防腐剂’。这大多属于虚假宣传,
是误导。”这是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 会秘书长齐庆中最近在“食品安全与企业责任高 层论坛”上的一段话。他认为,限于工艺和设备 水平,一些企业很难做到食品中不含防腐剂,标 注“不含防腐剂”是虚假宣传。另外,这种做法 会造成消费者对防腐剂的不信任甚至恐慌,误导 大众。实际上大多数防腐剂是必要的,并且可以 被人体安全消化的。
使用注意事项 : 1、配制山梨酸溶液时,可先将山梨酸溶解在 乙醇、碳酸氢钠或碳酸钠的溶液中,随后再加 入食品中。 2、山梨酸用于需要加热的产品时,为防止山 梨酸受热挥发,应在加热过程的后期添加。 3、山梨酸在食品被严重污染,微生物数量过 高的情况下,不仅不能抑制微生物繁殖,反而 会成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加速食品腐败,因 此,应特别注意食品卫生。 4、山梨酸与山梨酸钾同时使用时,以山梨酸 计不得超过最大使用量,不得延长保质期。
笑话
甲女:我上 次暗示男朋友 说,女人喜欢能 长久保存的东西。 结果第二天我就得 到一枚钻戒,你也 可以对男朋友如法 炮制! 乙女:这方法我早 用过了,结果第二 天我收到了一包
防腐剂。
1.1 防腐剂
事件1:酱菜防腐剂超标
1、北京市食品办公布了市质 监局对酱腌菜质量的抽查 结果,包括复兴商业城、 家乐福在内的12家商场、 超市销售的30种酱腌菜防 腐剂超标。主要表现在防 腐剂和甜味剂超标。
除以上介绍的几种防腐剂外,在食品工业中 经常使用的防腐剂还有如;对羟基苯甲酸脂类、 对本甲酸乙脂、丙酸脂类、脱氢乙酸、乳酸链 球菌素等。
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的生长发育起抑制作用, 而对厌氧性细菌几乎无效.
用途;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
用于肉、鱼、蛋及禽类制品最大使用量为0.075g/ kg ;用于干果蔬类保鲜、碳酸饮料为0.2 g/kg;胶 原蛋白肠衣、低盐酱菜、蜜饯、果汁(味)型饮料、果 冻、葡萄酒及果酒为0.6g/kg;酱油、食醋、果酱、 氢化植物油、软糖、鱼干制品、即食豆制食品、糕点馅、 面包、蛋糕、月饼、即食海蜇及乳酸饮料为 1.0g/kg; 用于食品工业塑料桶装浓缩果蔬汁为 2g/kg。
食品的pH值对酸型防腐剂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酸型防腐剂的防腐主要是依靠溶液内未 电离的酸的作用,这类防腐剂在pH值低时使 用效果好。
水分活度高,有利于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降低水分活度有利于防腐剂防腐效果的发挥。
如山梨酸对黑根霉完全抑制的最小浓度:
pH值为6.0 时是 0.2%,
pH值为5.5 时是 0.l%,
用途;
山梨酸钾与山梨酸的用途相近,但山梨酸钾较山梨酸 易溶于水,且溶解状态稳定 ,在实际生产中较山梨酸常 用。 (1g山梨酸相当1.33g 山梨酸钾)。
使用注意事项;
由 于 1 % 山 梨 酸 钾 水 溶 液 的 PH 值 为 7 - 8 , 有 使 食 品 PH值升高的的倾向,不利于抑菌,应予以注意,其余同 山梨酸一样。
pH值为4.5 时是0.025%,
pH值为3Leabharlann 0 时是0.007%。因此,使用酸型防腐剂时,在不影响食品品质 的范围内,适当降低其pH值,对增强防腐效果 具有显著作用。
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均属于酸 型防腐剂。对酸型防腐剂pH值越低效果越好。
(二)防腐剂的溶解和分散程度
防腐剂应该完全溶解和均匀分散在食品中,才能 全面发挥作用。如果分散不均匀,有的部位过少则 达不到防腐效果,有的部位过多甚至会超过使用卫 生标准.
性状
四、苯甲酸钠 安 息 香 酸 钠 , 化 学 结 构 式 为 Ar— COONa
白色颗粒或结晶性粉末
在空气中稳定,露置空气中可吸潮 易溶于水 ,可溶于乙醇 水溶液的PH值为8
无臭或微带臭味,有甜涩味
最适pH值 2.5-4.0。
用途;
我国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0—1996)规定:使用同苯甲酸,以苯甲 酸计,不得超出用量。


有机防腐剂; 包括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及其盐类,单辛
酸甘油酯、双乙酸钠及脱氢乙酸等。
按组成和 来源分为:
无机防腐剂;
亚硫酸及其盐类、亚硝酸盐类、各 种来源的二氧化碳等。
指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防腐作用的 生物防腐剂; 物质,以乳酸链球菌素
三、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防腐剂的作用机理有以下几方面: (1)使蛋白质变性; (2)干扰细胞膜; (3)干扰遗传机理; (4)干扰细胞内部酶的活力;
一般是同类型防腐剂配合使用,如,酸性防 腐剂与其盐,同种酸的几种酯配合使用。将具 有长效作用的防腐剂与作用速度快但耐久性差 的防腐剂配合使用,也能增强防腐剂的效果
(四)食品的染菌情况
食品染菌的种类有无芽孢等情况对防腐剂使用 效果影响很大。在等量防腐剂的条件下,食品染 菌越严重则防腐效果越差。如果食品已经严重染 菌,再使用防腐剂也无济于事。
1.1 防腐剂
1、防腐剂概述
一.防腐剂的定义; 防腐剂是指能防止由微生物所引起的食品腐
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 (一)引起食品腐败的原因; (二)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 (三)作为食品防腐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防腐败 的方法
物理法 化学法
热力杀菌、冷藏、干藏及辐射 等。
添加化学物质来杀灭或抑制微 生物的生长繁殖.
(五)防腐剂可与热处理、冷处理、辐射 等方法相结合。加热和辐射可以杀灭微生物, 冷处理可以限制微生物的生长及繁殖。防腐剂 与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增加杀菌效果。
(六)确定合理的添加时机。防腐剂是在原料 中添加还是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到半成品中,或 是在加工完成后添加到成品表面等,应根据产 品工艺特性及食品的保质期等来确定。
(七)适量增加食品的酸度 降低pH值。酸型 防腐剂通常在 pH值较低的食品中防腐效果才能 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在低 pH值的食品中,细 菌也不易生长,而易于被杀死。因此,在不影 响食品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 pH值。
(八)减少食品的污染 包括食品加工所用设 备、容器等应彻底消毒,避免食品原料和食品 半成品及成品被污染,减少食品中微生物的含 量,使防腐剂起到防止食品腐败的作用。
❖第二节 几种合成的防腐剂
本 品 pH 值 为8时丧失 防腐作用, 适 用 于 pH 值 在 5.5 以 下的食品 防腐。
一、 山梨酸(花揪酸)
化学名称2,4一己二烯酸
无色单斜晶体或结晶性粉末.
性状
具有特殊气味和酸味。熔点134.5℃,沸点228℃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 酮及乙酸其饱和水溶液 的pH值为3.6 对光、热均稳定,在140℃下加热3h无变化,但在空气 中长期放置易被氧化着色。
良好的防腐性、很高的安全性、 较好的稳定性、 灵活 的使用方式。
在pH 值 低的环境 中,苯甲 酸对较广 范围的微 生物有效, 唯对产酸 菌作用弱。
性状
三、苯甲酸 安息香酸,化学结构式 Ar—COOH,
具有光泽的白色鳞片状或针状结晶
熔点122.4℃,沸点249℃,约100℃ 开始升 华 在酸性条件下可随水蒸气挥发。相对密度1.2659, 有吸湿性 常温下难溶于水,可溶于热水,也溶于乙醇、氯仿、乙
由于苯甲酸在水中溶解度低,实际使用时,主要应用 苯甲酸钠。
(三)使用注意事项
由于苯甲酸在水中溶解度低,故实际多是加 适量的碳酸钠或碳酸氢纳,用90℃以上热水溶解。 若必须使用苯甲酸.可先用适量乙醇溶解后再用。 苯甲酸最适抑菌pH值为2.5-4.0。pH值低时 抑菌能力提高,但在酸性溶液中其溶解度降低, 故不能单靠提高酸性来提高其抑菌活性。苯甲酸 在酱油、清凉饮料中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一起使 用,效果更好。
事件4:防腐剂超标 湖南半数辣椒制品吃不得
❖ 湖南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有关质监通报,米粉合格率 为96%,辣椒制品合格率仅为46.27%。
❖ 抽查主要发现的问题就是防腐剂超标与违规使用,如 标注为湘龙兴乡里剁辣椒、庆发泡辣椒、玉和园低盐 剁辣椒、刘佬佬乡里剁辣椒、航仔乡里剁辣椒和湘锦 楼乡里剁辣椒使用防腐剂苯甲酸含量超过国家标准。
醚、丙酮和挥发性、非挥发性油中
水溶液pH值为2.8
最适pH 值2.54.0。
(二)用途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 1996)规定:对碳酸饮料最大使用量为0.2g/kg;低 盐酱菜为0.5g/kg;葡萄酒、果酒、软糖为0.5g/ kg;酱油、食醋、果酱、果汁(味)型饮料为 1.0g/ kg;食品工业用塑料桶装浓缩果蔬汁为2g/ k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