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防火条例

森林防火条例


• 我国森林火灾隐患长年存在,95%以上的森林火灾都是人 为因素引发的,防火工作必须立足于防范。森林火灾不断 发生的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在客观方面,受极 端气候事件增多、气候条件不利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地方 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大旱天气等,导致森林火险等级居高 不下,是森林火灾发生的客观因素。在主观方面,一些地 方领导重视不够,没有把森林防火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 部分基层疏于管理,没有把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 特别是近年来,森林面积不断增加,进入林区人员增多等 因素影响,森林火灾呈现高发频发态势,我国森林防火工 作面临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森林防火必 须立足于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森林火灾一旦发生,各级 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把握战机,采取各种措施,有效 扑救森林火灾,做到“打早、打小、打了”,最大限度地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火工作的实行
•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 负责制。 •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森 林防火工作制度,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 书,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 容。
• 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和个人承担 其经营区域内的森林防火责任;实行承包、 租赁的,合同中应当包括森林防火责任等 相关内容。 •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预防森林火灾、保护 森林防火设施、报告森林火情的义务。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层林场(所) 森林防火能力建设。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 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辖区的森林防火 工作。
防火工作的分配
•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分级负责、预防为主、 科学扑救、积极消灭的方针。 •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首先要做好防止森林 火灾发生的工作,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由于森林植被生长 发育的季节性变化和自然、人为因素的作 用,一般地说,有森林就有发生森林火灾 的可能,只能通过预防性措施才能化解森 林火灾多发和危害严重的风险。
《森林防火条例》讲义
《森林防火条例》
的章节框架
• • • • • • 总结 森林火灾的预防 防火工作的分配 防火工作的实行 防火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 防火的监督和管理

8月19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 会议审议通过《黑龙江省森林防火条例》,于9月1日起施 行。 • 《条例》明确,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 首长负责制;国有重点林区、垦区主管部门负责所管理区 域的森林防火工作,承担相应的森林防火责任;划定了森 林防火区、高火险区,规定全省森林防火期为每年3月15 日-6月15日、9月15日-11月15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 根据当地实际调整森林防火期;明确了森林防火责任单位 的义务;森林防火区内的旅游景区管理机构或者经营单位, 在门票上应当印制森林防火提示语,并应当对游客进行森 林防火安全宣传教育,在景区入口处、沿线森林防火重点 部位以及各类商业网点,应当配备必要的防火设施、器材, 及时组织清除可燃物;森林防火经费主要用于森林火灾的 预防、扑救和基础保障等工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 第一条 为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法律、 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 制定本条例目的是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森林火 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险性高、处置困难 的自然灾害,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森林火灾的惨 痛教训都充分说明,森林火灾重在“预防”,森林大 火一旦形成,任何补救措施都将事倍功半。
• 我国95%以上的森林火灾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因此, “预防森林火灾”是本条例的立法目的之一,通过明确各 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类主体的森林防火责任, 制定森林火险区划等级、编制森林防火规划、加强森林防 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航空护林场站建设、加强扑火队伍 建设、编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严 格野外火源管理和广泛宣传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严防森林 火灾的发生。森林火灾一旦发生,如何积极扑灭,最大限 度减少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失,这是制定本条例的另一立法 目的。如本条例中森林火灾的分级响应原则、预案启动、 预案实施、统一组织和指挥扑救;因扑救需要,赋予森林 防火指挥机构采取开设防火隔离带等应急措施、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可征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权力;有关 部门在扑救森林火灾中的责任等规定,都是确保森林火灾 发生后,通过严密组织和科学指挥,积极扑灭森林火灾, 将森林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辖区内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
• (一)负责森林防火法律、法规的宣传和组织实施; • (二)协调解决本辖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有关森林防火 的重大问题; • (三)指导和监督森林防火责任制的建立,组织有关部门 对森林防火工作的检查,督促森林火灾隐患整改; • (四)指导森林防火队伍的组建,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培训 和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演练; • (五)组织、协调和指挥森林火灾的扑救,指导和监督森 林火灾的调查、评估工作; •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防火的监督和管理
•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 工作,承担本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 的森林防火工作。 • 有森林防火任务的乡(镇)人民政府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 负责本辖区的森林防火工作。 • 森林防火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或者管理区域的,有 关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森林防火联防机制,签 订联防协议,划定联防区域,明确联防职责,协同做好联 防区域内的森林防火工作。达不成一致联防意见的,由各 方共同的上一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协调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