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轨道焊接工艺规程

轨道焊接工艺规程

起重机轨道安装质量控制要求
1、对钢结构轨道梁的要求
(1) 轨道梁的跨中垂直度≤h/500,h 为轨道梁的梁高。

(2) 轨道梁的水平旁弯≤L/1500,且净 10mm,L 为轨道梁的梁长。

(3) 轨道梁垂直方向上拱≤10mm。

(4) 轨道梁中心位置对设计定位轴线的偏差≤5mm,如不符合要求,则应调整轨道梁定位后,
才能安装轨道。

(5) 同跨内同一横截面轨道梁顶面高度差在支座处≤10mm,其他处≤15m。

(6) 同列相邻 2 柱间轨道梁顶面高度差≤L/1500,且≯10mm,L 为轨道梁的梁长。

(7) 相邻两轨道梁接头部位,两轨道梁顶面高度差≤1mm,中心侧向错位≤3mm。

2、起重机轨道接头
2.1 焊前准备:起重机轨道接头焊接前,应仔细清理坡口及附近的油、锈等污物,直到露出
金属光泽。

焊材依据等强原则,匹配碱性焊条,其牌号 J807(国家标准GB/T5118 E8015-G) 2.2 轨道焊接变形的控制:钢轨端头预先垫起的高度,依钢轨的品种、长度和固定情况以及
环境温度等因素而定,可预先用紫铜垫板或碳钢板将钢轨端头垫起 20mm,利用已制作好的螺栓和压板等联接件,拧紧螺帽使钢轨固定在轨道梁上,每一钢轨接头附近至少设置 4 处固定点。

当焊完轨底部以后,松开压板, 将钢轨端头的垫起部分降低到 12mm,再拧紧压板螺帽。

当焊接轨腰部分时,逐渐降低垫板高度,当轨腰部分焊完时,应拆除全部垫板,并松开压板,此时轨道接头处应有很小的上翘值,在施焊轨头过程中,根据钢轨恢复平直的情况,决定是否再拧紧压板螺母。

在全部施焊过程中,必须随时用直钢板尺检查钢轨接头的变形情况,随时调整接头的高度和紧松压板来控制钢轨接头的变形。

在施焊前固定钢轨接头时,2 根钢轨端头之间所留的间隙是上宽下窄,以轨底间隙为准,不得小于12mm,也不宜过宽,一般控制在 15~18mm 范围内。

在调整固定钢轨接头时,除了保证端头间隙的尺寸以外,还必须使 2 根钢轨端头对齐,不得有歪扭和错开等现象。

在焊接前与施焊过程中,应严格检查并确保 2 根钢轨中心线的位置在一条线上,以防止轨道焊接完毕时, 通常有弯曲不直现象发生。

用弯钩螺栓固定的钢轨,焊接其轨道接头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上述方法,设置临时卡具固定钢轨,以便焊接。

2.3 焊接焊接轨道接头的顺序是由下而上,先轨底后轨腰、轨头,逐层逐道进行堆焊,最后
修补周围。

2 根轨道端头的范围各为 40mm,同时进行预热,预热及层间温度控制在
300℃~350℃。

焊条须经350℃~400℃烘焙1小时,随烘随用;施焊时应短弧操作。

第一层焊接(∮4.0焊条打底):电流 120A~140A,以防止永久性碳钢垫板烧穿而将紫铜垫板熔化,从而减少剔除紫铜垫板的难度,缩短轨道空冷时间,以利于保持层间温度,防止淬火;以后各层可以使用(150±15)A,每层焊完必须焊渣清除干净才能继续施焊。

轨腰焊接:电流 140~150A,从腰下部向上施焊,注意清渣。

轨头焊接:电流 130~140A,将紫铜托板安装好后开始焊接,注意每层清渣一次;最后,对焊缝周围未焊饱满处进行补焊处理。

2.4 轨道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施焊每层焊道时,尤其在施焊轨底的每层焊道时,应使用
l 根焊条焊完,中间避免接用焊条而断弧,前后 2 层焊道的施焊方向应相反;每个轨道接头的焊接工作应连续进行,以使轨端头保持在较高温度下焊接(300℃~350℃)。

在焊接后,当消除应力加热保温处理后尚未冷却前,须防雨水等淋湿;烧热的紫铜板可以取下沾水冷却,以便于下次再用。

2.5 消除应力热处理(火焰加热法) 钢轨端头在焊接完成后的消除应力热处理是提高焊接质
量的重要措施,对于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如冬季施工等情况下),进行焊接的轨道,必须采用这项措施;消除应力热处理均采用气焊喷嘴围绕轨头、轨腰和轨底反复进行加热,应尽可能使轨道全截面加热均匀,要特别注意轨底的加热质量。

消除应力热处理温度为620℃~650℃,从焊缝中心算起两侧各为 100mm 作为消除应力热处理的范围;消除应力热处理的
温度达到后,恒温加热必须保证在 20~30min 以上,用针刺毯保温棉包好,保温缓冷,直到常温。

2.6 轨道接头的磨平处理钢轨焊接接头已消除应力热处理并冷却到大气温度以后,对轨道
顶面和两侧面的焊缝进行磨平处理。

当焊接凸起过大时,用砂轮磨光机进行打磨处理,直到与轨头齐平,最后将表面磨光。

2.7 厂房伸缩缝处轨道接头处理厂房伸缩缝处轨道接头处理通常有二种:一种轨道采用
45°斜接头,间隙为 10mm。

另一种采用按轨头外形加工的拼接夹板连接,间隙为 50mm。

2.8 轨道钢的焊接性很差,要求焊接操作严格按照本工艺执行。

1)本工艺选择手工电弧焊进行轨道的对接焊。

电焊条为 CHE807(J807);
2)焊条须经 350~400℃烘焙一小时,烘焙后置于120℃保温箱内保温;
3)焊条须随用随领并使用焊条筒领取,CHE807(J807)焊条领取 4 小时内必须用完。

如焊条筒由电加热保温防潮功能,则领用的焊条不受上述时间的限制。

焊接过程中不得使用受潮的焊条。

4)轨道尽量使用端面平齐的供货态钢对接,焊前打磨清理干净焊接区域,须保证无油污、无杂物;
5)接头装配如图 1 接头装配简图示,接头下加衬垫,尺寸为 6×50×180mm,材质为 Q345(如轨道下没有橡胶垫的,则采用铜衬垫(L=200),焊后须去除),衬垫表面须打磨干净,无污物接头间隙为~15mm;装配时须用直尺检验两段轨道对齐的直线度,对齐后可用档板在轨道两侧定位。

150 150
6)预热和层间温度
a、焊前对接头部位进行充分的预热,预热温度为 300~350℃,预热范围为每端 150mm,
整个接头长度为 300mm;图 1.接头装配简图
b、焊接过程中,层间温度须保持与预热温度相同,质检人员随时用激光测温仪检测,以
保证这一温度要求;
c、中断的焊接过程,须重新预热至 300~350℃方能继续施焊。

d、焊接轨道接头的焊接可分三部分,第 I 部分为轨底下翼缘部分,I 部分焊接完成后迅
速进行清渣,以保证足够的层间温度;第 II 部分为轨腰部分,焊接运条手法是不间断地转小圈,使焊渣从两侧流出,焊接过程中要注意保证轨道两侧焊缝饱满;第Ⅲ部分轨顶部分,要求焊缝饱满,打磨后溶合线处无可见的下凹。

e、焊后热处理与保温焊接结束时立即用火焰加热,对接头焊缝部位进行焊后热处理,温
度为 600~650℃,时间为 15~30 分钟,之后对接头区域进行保温缓冷。

f、轨道上表面手工打磨平整、两侧及衬垫处焊缝手工打磨平滑过渡,可用直尺检验。

2.9 探伤与返修接头焊缝在焊接完工 24 小时并经上述打磨后,作 100%MT 检查,发现有
表面裂纹及内部缺陷,要及时返修。

对表面裂纹可先打磨去除,如无法打磨清除,可用碳刨然后打磨清理干净,但碳刨及其后的焊接须按前述对碳刨及焊接的要求来进行充分的预热,并按第 6)条要求进行焊后热处理及保温。

2.10. 接头准备、预热及层间温度、焊后热处理及保温需严格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