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食品召回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避免和减少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维护本企业的声誉,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召回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特制订如下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进入流通领域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
二、当获知或接到当地相关部门通知,本公司销售的产品可能存在安全危害时,公司应立即组织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评估,确认属于不安全食品的立即启动实施召回。
三、根据评估结果确认需要实施召回商品时,管理人员组织建立食品召回信息管理系统,统一收集、分析仓库、运输过程等各种环节的相关记录,确定受影响的产品数量、批号和去向,处理本店区域内的有关食品安全危害和食品召回信息。
四、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的严重和紧急程度,食品召回分为三级:
1、一级召回:食用后已经或者可能导致严重健康损害甚至死亡的,食品生产者应当在知悉食品安全风险后24小时内启动召回,并向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召回计划。
2、二级召回:食用后已经或者可能导致一般健康损害,食品生
产者应当在知悉食品安全风险后48小时内启动召回,并向县级
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召回计划。
3、三级召回:标签、标识存在虚假标注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应
当在知悉食品安全风险后72小时内启动召回,并向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召回计划。
标签、标识存在瑕疵,食用后不会造成健康损害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应当改正,可以自愿召回。
五、召回方式
1、对已经诱发或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公司应将受影响产品全部收回;
2、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份而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未予以标识,或标识不全、不明的,通过加贴说明、发布告示等方式进行补救;
3、一般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做出换货或退货处理;
4、门店根据产品召回原因、受影响产品批次制定《产品召回通知》,用各种形式通知上级销售商在规定日期内实施召回。
六、公司负责人应对召回产品的处置进行监督与跟踪,对不安全食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预防方案,防止
此类问题的再发生。
七、对召回食品的后处理应当有详细的记录并备案,并向相关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八、对不合格食品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食品,立即停止销售并及时采取措施,清点不合格食品,登记造册,如实报告上级管理部门,通知厂家或上级销售单位对不合格食品依法处理。
九、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下列不合格食品将停止销
售、进行退市处理
1、包装食品未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定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保存期、贮藏说明、产品执行标准、质量(品质)等级的;
2、超过保质期或者保存期的;
3、经感官鉴别已经腐败变质、油脂酸败、漏气、胀包、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4、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的;
5、伪造产地,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国际标准采用标志、防伪标志等标志的;
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十、本制度即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