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鉴赏-隋唐1

美术鉴赏-隋唐1


❖ 吴道子创作的许多题材成为后世画工们选材的重要领域。 ❖ 对道教绘画题材的开拓,是吴道子在创作上的贡献之一。
❖ 吴道子丰富了佛画的题材,创造出与中国文化相应的又 从佛教教义中派生出来的诸多形象,为中国佛教艺术奠定了 全面的基础。《地域变相》题材。
❖ 吴道子还创造了众多被中华民族所接受的鬼神形象。首创 钟馗捉鬼。
❖ 其次,在环境和场景的选取上抛弃了古人物画借景言事 的做法,使人物成为故事或情节的中心,通过加强人物本身 的刻画与人物之间关系的表现来完成绘画作品,摈弃了一切 无关的场景,只选择少量的器物和景物作陪衬。
❖ 再次,在布局上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人物画表现的程式, 利用人物的大小、高低、前后关系的处理等,充分表现出人 物的地位和主次等关系,并利用特殊的依次排列中位置的变 化与交错排列中大小的对比,来突出不同人物的重要性。
一、唐初人物画风貌
1、阎立本 (?—673年)
长于人物肖像画,绘画与唐王朝的政治需要和 艺术主张相符。
阎的创作,主要是适应皇帝及王公贵族们的审 美趣味;另一方面,他要顾及当时普遍所认同的 “象人”之准则。加之他的作品有不少是奉命而 作的纪实性肖像与重大的实践为题材的记录性作 品,一般意义上的“肖形”是十分重要的,而大 量的礼教题材又必须按以往的绘画程式进行处理, 因而,他的作品重视匠作的程式化布局手法,精 谨的描绘技巧必不可少。
步辇图 卷 唐 阎立本 绢本设色 纵38.5厘米 横12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帝王图 (或称古帝王图)卷 唐 绢本设色 纵51.3厘米 横531厘米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作品无名款,据宋代富弼(1004-1083)题识,长期传为阎立 本的作品。据史籍记载,现在流传的绢本,主要是依白麻纸唐画传 摹,设色赋彩而成。

阎氏所作肖像画中,有高祖武德九年
(626年)绘制的《秦府十八学士图》与太
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奉诏所绘《凌烟阁
二十四功臣图》。后者有北宋元佑五年
(1090年)游师雄曾根据传世粉本临摹刻
石。从石刻拓本来看,人物有一定的规范
姿态,皆为执笏恭立之全身像,大体形态
上有类于陵前石雕翁仲。衣纹作铁线描,
颇有初唐画风。这些粉本说明唐代人物肖
二、盛唐吴道子
❖ 吴道子,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生卒 年不祥,大约生于7世纪初,卒于肃宗乾元初 年(公元758年)。少孤贫而勤勉好学。初学 书于张旭、贺知章,然独钟情于丹青,遂专 攻绘画,年未弱冠而已穷丹青之妙。画名大 振后,为玄宗皇帝所重,召入内廷,授内教 博士,遂更名道玄。此后“非有诏不得画”。
像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工匠们的绘制法
式而制作的。这既是这些肖像的使用功能
所决定的,也是唐代人物画发展的基本要
求所导致的。
❖ 现在传世的作品中,题为阎立本的作品有《步辇图》、 《历代帝王图》、《醉道图》等,一般研究者多认为《步辇 图》为阎立本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而对其它几幅尚有不同意 见。但总的来讲,这几幅作品基本上都具有初唐时期人物画 的风貌。
❖ 按照一定的衣冠礼仪模式,加上可以突出个 性的衣饰器用、坐立姿态、颜面神情、五官须眉、 侍从姿态,将该帝王的性格和气质充分体现出来, 使得画卷既统一又有变化。
❖ 阎立本对初唐人物画的贡献首先在于 他将历代程式化的绘画提高到了与写实描绘 完美结合的境地,能用传统的模式与笔法, 通过更深入细致的把握,进一步将人物的神 情与形象统一的表现出来,将魏晋以来有关 “传神”理论的叙述转化为一种可被规范的 技法,促进了人物画的独立发展。
❖ 唐人谓之“中年行笔磊落,如莼菜条”。也就 是后来所谓的以“兰叶描”为代表的有粗细变化的 一类描法。“高古游丝描”将用笔规范在“一律” 中,“兰叶描”则将“一律”变化为“统一而又自 由”,是中国画用笔能更紧密地与画家主体气质技 巧相结合的条件,为从“描”走向“写”提供了可 能性契机。
苏四 州天 博王 物木 馆函 藏彩
画 五 代 纵
厘 米 横
厘 米
124Βιβλιοθήκη 42.5❖ 吴道子为中国画创造了许多形象,并将 佛教绘画的许多方式布局与组成方式应用在 中国人物画中,形成了被称为“吴家样”的 绘画范本。“吴家样”的出现,使得人物画 展示出一种高度的成熟,在处理人物方面已 经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了。
第一节 人物画的成熟
魏晋时期和隋唐时期,在人物画的表现 上虽然都在追求刻划人物的形神与气韵,但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要求,表现技巧上也 存在一定差异。两个时期实际上存在着明显 不同的风貌。如果说魏晋时期所追求的“骨 气”与“情思”,主要是在表现一种共通的 理想气质,而到唐代,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则要求表现人物的现实性格与具体神态,使 人物画达到“备得人情”的境界。
第一章 绘画
❖ 隋唐到五代时期,涌现大批著名的画
家,见于史册者就达数百人,为前所未有。 画家的艺术表现技巧更加丰富,创作题材也 空前广泛。人物画愈发注意反映现实生活, 刻划人物的精神气质;山水画分出青绿和水 墨两大体系,并产生南北不同的地域性风格; 花鸟画创立工笔设色和水墨淡彩、没骨等多 种表现方法。五代时期出现的宫廷画院还产 生许多以家族为单位的创作群体,受王室优 待,画艺得到充分的发挥。隋唐五代时期的 绘画成就,影响波及当时的东方各国,成为 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钟进士斩狐图
❖ 清 任颐 纸本设色
❖ 吴氏在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贡献,集中在两个方面。 ❖ 用笔上的成就。 ❖ 对中国画中众多形象的创造与构图规范化的确立,
形成“吴家样”。
❖ 吴道子打破了魏晋画家们所创造的“循环超忽, 紧劲联绵”的描法,利用笔的起落轻重缓急的变化, 使已经作为独立造型元素的描法更进一步的丰富起 来。疏体。
魏文帝曹丕
曹丕的挑衅、精悍、 咄咄逼人
蜀主刘备
晋武帝司马炎
北周武帝宇文邕
陈废帝陈伯宗
陈文帝陈蒨
陈废帝陈伯宗
陈文帝陈蒨
陈 后 主 陈 叔 宝
❖ 传本中共画了13位帝王:前汉昭帝刘弗陵;汉 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 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 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 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加上身后侍从,共46个 人物。帝王均有榜题,有的还记述在位年代及其 对佛道的态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