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径理论

田径理论

第一章田径运动概述
1、田径运动的定义和分类
答:定义:由走、跑、跳、投的基本运动形式,以时间、高度和远度衡量运动效果所构成的体育项目。

分类:以计时、测距和计分的方法,分为田赛、竞赛、全能三大类还可以进一步以动作的特征细分,分为走、跑、跳、投和全能五类。

2、田径运动的价值和特点
答:田径运动的价值:教育价值、健身价值、竞技价值和观赏价值。

田径运动的特点:群众参与的广泛性、比赛竞争的激烈性、技术要求的严格性、素质培养的全面性。

第二章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
1、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一般可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和特点?
答:分为学习阶段、掌握阶段和提高阶段。

学习阶段:
任务:学习和初步掌握技术动作,使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技术动作概率;
生理特点:是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广泛扩散,内抑制较弱,多种反射的渐进性联系不稳定,处以泛化阶段。

技术动作上,往往表现出过于紧张、动作不协调、节奏感和控制能力较差、易出现多余动作等特点。

掌握阶段:
任务:使学生基本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特点: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逐渐集中分化抑制加强,兴奋相对集中,内抑制逐渐发展巩固,建立初步动力定型。

技术动作上多于动作逐渐消失,动作趋于准确、协调,但不巩固,当遇到新兴事物时,又会出现泛化现象。

提高阶段:
任务:根据个人特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工作能力。

特点:大脑皮质兴奋高度集中,内抑制牢固,接通机制稳定,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

在动作技术上,由掌握、熟练发展到较完善、自如,动作省力、准确、轻松,并能在快速中完成。

2、田径运动技术教学方法?
答:田径运动技术教学方法分为基本教学方法和基本学习方法;
基本教学方法: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教学法、分解教学法和预防与纠正错误的方法;
基本学习方法:课前预习与练习、相互指导练习、自学自练、自我暗示学习、学会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

3、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学生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答:对技术动作概念不清楚。

纠正方法为教师应注意观察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

身体素质较差。

应注意区别对待,增加一部分体能训练,要求学生在课外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心理方面的障碍。

纠正方法:首先通过正确讲解、示范、分析原因等方法和手段消除其心理障碍。

在练习中可先降低练习条件、练习强度或暂时降低技术要求,加强保护措施。

也可以做一些专门练习或分解练习,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消除心理障碍。

4. 田径运动技术的基本学习方法?
答:基本学习方法有课前预习与练习、相互指导练习、自学自练、自我暗示学习、学会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
5、田径运动训练的任务?
1)培养道德意志品质,提高思想水平。

2)增强体质、发展身体素质。

3)提高专项运动成绩。

4)提高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6、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答:内容: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恢复训练、理论训练。

方法: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柔韧训练、灵敏与协调训练。

7、学校体育中田径训练的特点?
答:学校体育中的田径运动训练具有业余性,训练时间长短具有不稳定性,训练课内容有少而精的特点。

8、田径运动训练应贯彻的训练原则?
(1)区别对待原则
(2)合理安排运动量原则
(3)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4)不间断性与周期性原则
第三章田径运动场地
1、半圆式田径场通常采用的弯道半径有几种?
答:常采用的弯道半径有36米、36.5米、37.898米。

2、半圆式田径场地的平面结构?
答:由两个一百八十度的半圆和两个对等的直段组成;
第四章田径运动走跑类项目
1、影响跑的力?
答:内力、外力(支撑反作用力、重力、摩擦力、空气阻力)
2、影响步长和步频的因素?
答:影响步长的因素是肌肉力量的大小、下肢的长度、柔韧性;影响步频的因素是肌肉的力量、肌肉的类型、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3、起跑器的安装方式有几种?
答:普通式和拉长式两种。

4短跑全程技术由那几个部分组成?
答: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

5短跑技术教学步骤?
1)初步建立正确的短跑技术概念。

2)学习跑的专门性练习。

3)学习直道途中跑的技术。

4)学习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技术。

5)学习弯道途中跑和弯道起跑技术。

6)学习终点跑技术。

7)改进和提高全程跑技术。

6、跨栏跑的运动成绩是由那几个因素决定的?
答: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过栏技术及跑跨结合的能力
7、直道栏全程跑的技术由那几个部分组成?
答:起跑至第一栏技术、途中跑技术、终点冲刺跑技术。

8、直道栏技术教学步骤?
1)建立正确的跨栏跑技术概念
2)学习跨栏跑技术
3)学习起跑过第一栏技术
4)学习过栏与栏间跑相结合技术
5)学习全程跨栏跑技术
9、接力跑传接棒方法
答:上挑式、下压式。

第五章跳跃运动类项目
1田径运动跳跃运动类项目属于什么类项目?
答:田赛项目
2、跳跃高度的构成
H=H1+H2-H3
H1为起跳结束瞬间身体重心距离地面高度,大小取决于人的身体条件和起跳结束瞬间的起跳技术动作。

H2为身体重心的腾起高度,它的值大小,直接影响跳高成绩,是跳高高度构成中最重要的因素。

H3为身体重心最高点与横杆的距离,它的值与人体过杆时的身体姿势和补偿动作的合理性有关。

3、跳跃远度的构成
S=S1+S2+S3
4、决定腾空高度和远度的主要因素
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水平分速度和垂直分速度。

5、背越式跳高教学步骤
1)建立正确的背越式调高技术概念。

2)学习起跳技术。

3)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4)学习过杆技术。

5)学习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

6、跳远完整技术由几个部分组成?空中动作有几种?
答:由助跑、起跳、空中动作和落地四部分组成。

空中动作有挺身式、走步式两种。

7、跳远教学步骤
1)建立正确的跳远技术概念
2)学习和掌握快速助跑与正确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3) 学习和掌握空中动作与落地动作
4) 改进和提高完整跳远技术
5) 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及其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

第六章田径运动投掷类项目
1、影响投掷远度的因素?
1)器械出手速度。

2)器械出手角度。

3)器械出手高度。

4)器械在空中的姿势和气流的影响
2、投掷项目的完整技术都是由那几个部分组成?
1)握持器械。

2)投掷项目的预先加速。

3)最后用力前的准备姿势。

4)最后用力。

5)器械出手后的身体平衡
3、最后用力是决定投掷远度的主要技术阶段,应该做到那几点?
1)两脚积极快速落地,尽快形成双腿支撑条件下的最后用力。

2)最后用力的顺序要遵循从上到下,从腿到髋、腰、胸,最后到臂、手的协调性、爆发性
用力。

3)最后用力要运用最大的工作距离哈发挥最快的出手速度。

4)最后用力阶段器械出手时,应充分发挥腕和手指的快速用力,给器械最后的加速,以提
高器械出手速度。

5)在最后用力时(以右手为例)要注意左脚、左腿、左髋、左肩一侧形成稳定有力的左侧
支撑轴。

4、铅球、标枪、铁饼完整技术组成部分?
铅球:握法铅球、滑步技术、最后用力、维持身体平衡。

标枪:握枪和持枪、助跑、最后用力、维持身体平衡。

铁饼:握法、旋转、最后用力、维持身体平衡
第七章田径运动健身理论与方法
1、田径运动健身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从实际出发原则
3)适宜负荷原则
4)渐进性原则
5)安全性原则
2 田径运动健身常见内容的分类
答:健身走、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