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平开门窗生产操作规程及工艺标准一、生产前准备1、全体人员学习门窗加工图纸。
2、按照图纸要求准备框、扇、中梃、玻璃压条、玻璃、密封条、组角胶、五金件(执手、平开合页、滑撑、锁点、传动杆、玻璃垫块、排水孔盖、自攻螺丝、插销、角码、角片)及其他配件。
3、检查型材材质、外观、颜色、尺寸公差、形位公差。
以及型材厂商生产资质及合格证。
4、筛选出不合格型材标记,单独存放,等待处理,防止流入生产工序。
5、检查五金件产品合格证,并抽检,目测外观和手试使用性能。
6、检查各工序设备和工艺装备是否齐全,缺少及时补充。
7、下料人员可根据加工图纸所示型材尺寸套料,写出型材优化单。
二、铝合金型材下料操作规程及工艺标准(关键工序)A、工序流程B、操作规程a、准备工作1、根据加工图纸和型材优化单向仓库领料,领料后仔细确认实物与图纸是否一致。
2、切割前必须检查双头切割锯是否运转正常,切割角度是否在工艺指标内,如果不在工艺指标内需调节双头切割锯直至切割角度在工艺范围内。
3、制作部分与型材形状相配套的垫块,标明型材名称和尺寸,统一存放,以便下次使用。
4、450下料时应仔细测量料高,双头切割锯水平台面与料的最高点做料高,不许单独测量原材料的料高(测料高采用游标卡尺,至少3点,以平均值为准),可计算下料尺寸。
b、下料1、确认下料方式(900或450),按组角方式确定型材在双头切割锯上的摆放方法,保证切割同种型材时摆放方法一致。
2、根据不同的型材选择不同的工装夹具、调整锯片的进给速度和冷却剂的喷射量。
3、切割时型材要求放平、压紧,定位面、夹紧面与操作台、夹具之间是否有缝隙,加夹具时注意夹紧力适当,防止型材变形、扭曲,适当加以保护。
4、锯料时待锯运转平稳后方可下料,进刀要平稳、匀速,及时清理切割锯工作台面上的碎屑,保证型材在定位时不受影响。
5、下料时必须首检,长度框:0~+0.5mm、扇:0~-0.5mm,角度偏差-10′。
由工艺员、质检员认可并做好首检记录。
首检合格、方可批量下料。
6、主操手和副操手应互检,每次调整尺寸或角度,副操手应复核尺寸和角度,确保下料无误。
7、现场抽检,按照批量3%抽查且不少于5根。
c、角码、压条下料1、角码根据型材腔体尺寸下料,主腔角码垂直度±0.1°,下料尺寸公差≤0.2mm,确保装卸轻松自如,方可成批下料。
2、压条等框、扇组装完毕后下料,压条定长切割L±0.2mm,两端为90±15′,无崩角、无突起、无出槽、表面光滑无划伤。
装配间隙≤0.3mm。
d、下料完成1、及时清除型材表面及腔内的铝屑、污物等。
2、合格工件按照图纸标明门窗号、规格、名称,分类码放整齐。
不合格工件单独存放。
3、认真填写《工序流转卡》,不得涂改。
4、型材在搬运过程,使用型材周转车,注意搬运时轻拿轻放,注意切割面不得相互碰撞。
5、下料结束,打扫卫生,机器需进行维护保养。
C、工艺标准1、型材下料后的长度框:0~+0.5mm、扇:0~-0.5mm,角度偏差-10′。
2、主腔角码垂直度±0.1°,下料尺寸公差≤0.2mm,确保装卸轻松自如。
3、压条定长切割L±0.2mm,两端为90±15′,压条装配间隙≤0.3mm。
D、检验器具及工艺装备角度尺(0-1800)、盒尺(0-5m)、钢直尺(0-1500mm)、游标卡尺(0-200mm)、型材周转车、记号笔、垫块E、检验方法1、下料长度:下料长度用钢直尺测量,测量时用钢直尺紧贴型材表面,与长度方向平行,一端定位从另一端读出测量数即是型材的长度。
2、垂直度和角度:垂直度和角度用角度尺测量。
测量时把角度尺的一边紧靠型材的一面,调整角度尺的另一边,直至最后使用微调棘轮,使角度尺的另一边紧靠被测角度的另一面即可,此时读出角度数值。
3、毛刺长度:用游标卡尺或深度尺测量。
4、目测切屑无粘连在加工面上。
5、目测外观有无损伤,型材不得夹伤和变形,切口平整,不准缺角或留有断裂。
6、检查首件记录、现场抽查、按照批量3%抽查且不少于5根。
F、安全防护1、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防止切屑飞溅伤人,应佩戴护目镜、口罩,严禁戴手套。
2、下料时如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关闭电源检修。
G、相关表单1、《门窗加工图纸》、《工艺卡片》、《工序流转卡》2、《设备运行记录》3、《首检记录》、《抽检记录》三、铝合金型材划线操作规程及工艺标准(关键工序)A、操作规程a、准备工作1、按照加工图纸所需数量领料,领料后抽查质量。
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申报处理,不许不合格品流入本工序。
检查合格后,在《工序流转卡》上签字。
2、熟练掌握《门窗加工图纸》上型材所铣、钻、冲位置及尺寸,图纸没有详细交代按《工艺卡片》要求划线。
3、划线工具的准备b、模板制作1、批量划线,应制作标准对应的模具。
2、模板的正确性应认证3、模板应标明所用型材名称及规格。
4、模板统一管理,以便后用。
c、划线1、划线时,应使用铅笔(HB),线条应细清。
需用划针时应注意不能划伤型材装饰面。
2、按照《门窗加工图纸》逐项划线,避免认错线。
型材划线尺寸及位置需第二人复核。
确认划线痕迹在钻、铣、冲过程中保留。
3、划排水孔、执手孔、锁孔,注意开启方向4、首检合格,可批量划线。
5、划线过程抽检,按照批量3%抽查且不少于5根。
6、在搬运过程中注意型材保护B、划线符号划线符号应与加工图纸和《工艺卡片》上所示符号一致。
“L”表示长度,“r”表示半径,“φ”表示直径。
C、检验器具及工艺装备铅笔(HB),钢直尺(0-200mm,0-1000mm),圆规,划针D、相关表单1、《门窗加工图纸》、《工艺卡片》、《工序流转卡》2、《首检记录》、《抽检记录》四、铝合金型材铣、冲、钻操作规程及工艺标准A、工序流程B、操作规程a、准备工作1、领料后按《工序流转卡》点清数量,检查划线质量。
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严禁不合格品流入本工序。
检查合格后,在《工序流转卡》上签字。
2、按照《门窗加工图纸》要加工的尺寸及偏差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头、铣刀、靠模。
刀具材料的耐磨性要好,这样切削过程产生的磨损较小,加工的光洁度和几何尺寸不易下降。
b、框料工艺孔、排水孔钻铣(使用设备:钻铣床)1、钻孔前,需使用冲子定位。
确认型材加工深度、穿透层数及位置。
2、铣孔时注意把握好分寸和力度,防止铣刀划伤型材表面。
3、打工艺孔时,注意孔间距尺寸保持一致3、首检合格可批量钻铣。
4、批量加工时应定时定量抽检孔位偏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错误发生。
5、如划线不清,要核对后再加工钻孔。
c、中挺料端面铣削(使用设备:端面铣床)1、加工前,检查工作台挡板与工件加工切面是否保持90°,按《门窗加工图纸》要求,调整锯片和基准挡板至要求位置。
2、加工较长工件时,在悬空一端放置托料架,高度须保持与工作台面在同一平面上。
3、加工时,铣削进给时应保持匀速均衡的手推力度,使铣削量由零状态逐渐到正常状态,避免撞击造成工件和刀具的损坏。
4、首件试加工,检验合格后,可批量加工。
5、批量加工时,定时定量抽检。
d、扇料槽口、执手孔、锁孔的冲铣(使用设备:钻铣床)1、加工前应检查工作台是否水平,工件靠模是否配用。
2、铣头伸出长度尽量短,防止高速运转铣头断裂。
3、确认型材加工深度、穿透层数4、铣条形孔、圆孔、均按划线指示或工孔要求。
5、首件试加工,检验合格后,可批量加工。
6、批量加工时,定时定量抽检。
e、通孔、螺孔、扩孔、沉孔通孔:贯通两个面的孔螺孔:孔尺寸要比所用螺钉直径小扩孔:利用尺寸大一些的钻头将原来的孔扩大沉孔:同扩孔,但型材壁不全部打通f、型材保护在加工、搬运、存放过程中应保持合理的频率和力度,防止型材划伤、变形、碰伤。
g、工件加工完后1、加工完成后把型材表面和腔内的铝屑清理干净。
2、数量清点,并标记,码放整齐,填写《工序流转卡》并签字,转到下道工序。
C、工艺标准1、执手槽深:尺寸偏差+0.3mm,宽:尺寸偏差+0.3mm。
2、排水槽口:孔宽偏差±0.3mm,长度偏差±0.5mm3、中梃端铣:尺寸偏差≤0.3mm4、工艺孔:孔距和孔径偏差±0.3mm,累积偏差±0.5mmD、检验器具及工艺装备钢直尺(0-200mm)、(0-1500mm)游标卡尺(0-200mm)、深度尺(0-400mm)、记号笔、铅笔、毛刷E、检验方法1、游标卡尺测两孔距、孔径、孔径边距、槽宽。
2、深度尺测量槽深。
3、塞尺测量不平整度。
4、目测型材表面外观,不得有卡伤和碰、拉、划伤痕。
F、安全防护1、操作设备时请佩戴护目镜、口罩,严禁戴手套2、异常现象立即停车,关闭电源检修G、相关表单1、《门窗加工图纸》、《工艺卡片》、《工序流转卡》2、《设备运行记录》3、《首检记录》、《抽检记录》五、铝合金型材修整操作规程及工艺标准A、工序流程B、操作规程a、准备工作1、检查杆件钻铣加工质量,有无位置错误问题,不许不合格品流入本工序。
检查合格后,在《工序流转卡》上签字。
2、确保工作台面整洁,无螺丝等尖锐物件。
3、准备修整工具,如:刮刀、锉刀、塑料刮片等。
b、框、扇切割面毛刺飞边1、框、扇切割面毛刺飞边修整:用尼龙棒向毛刺卷起反方向辊压,不宜用力过大,避免划伤手,铲刀与型材切割面呈90°从上向下刮毛刺,注意刮切割面的深度,否则在试拼角过程中角部拼缝很大,刀刃不得将型材表面划伤。
2、框、扇腔体毛刺飞边修整:用刮刀在腔体内沿腔体壁刮削毛边,保证角码和角片组装自如。
3、隔热条修整:锉隔热条均匀用力,平行于隔热条切割面,要注意锉刀勿与其他面上铝型材接触,以免破坏涂层涂膜。
4、框、扇料尖角修整:用塑料刮片刮平尖角部位,再用刮刀顺着切割方向刮平外侧毛刺。
c、钻、铣、冲孔槽1、冲孔修整:冲孔边缘有铝合金突出部分,用锉刀锉平。
2、钻孔修整:用刮刀修整孔边缘毛刺,手摸无凹凸毛刺感。
3、铣孔槽修整:用刮刀轻刮槽口、孔边缘,去除飞边毛刺,适当使用小锉刀锉铣削面,以手摸不刮手为佳。
4、中梃修整:用刮刀轻刮铣槽,去除飞边。
d、成品扇框角部框、扇成角比较尖锐,很容易伤手,用圆润的螺丝刀杆挤压尖锐部位,使铝合金卷边,以手摸不刮手为佳,修整时尽量不伤及型材涂层。
f、修整结束1、清除铝屑并做好标识,按规格尺寸分层堆放整齐。
不合格品放入指定区域。
2、认真填写《工序流转卡》并签字,转到下道工序。
g、型材保护在修整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分层堆放,不允许型材抽拉,导致型材表面涂膜划破。
使用锉刀、刮刀,不得伤害型材表面涂层。
C、工艺装备刮刀、锉刀、毛刷、塑料刮板、尼龙棒、毛刷、工作平台D、检验方法目测型材涂膜是否刮伤、飞边、毛刺是否去除。
E、安全防护1、操作时应佩戴手套,防止切割面伤手2、操作时应注意型材摆放位置,防止切割面伤害人体F、相关表单《工艺卡片》、《工序流转卡》六、铝合金型材组角操作规程及工艺标准(关键工序)A 、工序流程B 、操作规程 a 、准备工作1、检查上工序质量,不许不合格品流入本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