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素材--永远的曼德拉

高考作文素材--永远的曼德拉

高考作文素材——永远的曼德拉当地时间2013年12月5日,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逝世,享年95岁。

尽管早有心理预期。

但曼德拉逝世的噩耗传来的那一刻,全世界依然震惊和不舍,陷入悲痛之中。

曼德拉的一生堪称传奇。

很少有人能在有生之年就被尊称为伟人,曼德拉却当之无愧。

曼德拉,享誉全球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为了推翻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他铁窗面壁27年,进行了长达50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最终,从阶下囚一跃成为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为新南非开创了一个民主统一的局面。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地经历风雨,笑对人生。

”曼德拉在自传《漫漫自由路》中写的这句话,道出了他人生岁月的真正光辉之处。

曼德拉逝世后,南非总统祖马宣布,南非将为曼德拉举行国葬。

全国将从12月6日起降半旗致哀,直至国葬结束。

一名英国外交人员说:“他是地球英雄,他的葬礼将是丘吉尔以来最大的国葬。

我想任何国家都会想要参与。

”祖马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时表示,“我们民主国家的创始人曼德拉离开了我们。

他现在安息了,我们国家失去了一个最伟大的儿子,我们的人民失去了一位父亲……这是我们最悲伤的时刻。

”“曼德拉为自由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他的谦逊、爱心和人道精神赢得了人们的爱戴。

曼德拉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人类的爱,他的品质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祖马呼吁南非人民继承曼德拉的遗志,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种族和性别歧视、日益民主和繁荣的公正社会。

酋长之子到革命斗士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凯斯一个部落酋长家庭,他的父亲葛德拉·曼德拉担任当地滕布人首领约金塔帕·达林迪耶博的顾问,娶了4个妻子,有4个儿子和9个女儿。

曼德拉是家中长子,被指定为酋长继承人,部族人称他为“马迪巴”。

曼德拉在其自传《漫漫自由路》中写道,父母不识字,是虔诚的基督徒。

他幼年时受“风俗、宗教和禁忌”约束,放过牛。

曼德拉是家中唯一受过教育的孩子。

7岁时,他被母亲送到古努一所教会小学,老师给他起名“纳尔逊”。

9岁时,父亲去世。

曼德拉回忆,他当时感觉“无依无靠”。

不过,他似乎继承了父亲“叛逆性格”和“对公平的坚持”,为他长大后的斗争生涯留下烙印。

之后,母亲把他带到首领约金塔帕的“王宫”中,担任护卫。

曼德拉与约金塔帕的孩子们一起生活。

他回忆那段时光,首领待他如同亲生儿子,他感到自己如“王子”。

王宫中,他听闻先辈对抗英国殖民者的故事,萌发带领人们争取自由的想法。

23岁,曼德拉为逃避包办婚姻,逃往约翰内斯堡。

两年后,他开始在金山大学学习法律,与不同种族和背景的学生交往,既遭遇种族主义歧视,也接触非洲人争取自由平等的思想,燃起对政治的热情。

他表示,“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

随后,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

1944年,曼德拉加入非洲国民大会,开始投身政治。

这一政党反对种族隔离制度,争取不分肤色、种族的同等权利。

不久后,他建立非洲国大青年联盟。

几年间,他先后任非国大执委、全国副主席。

在此期间,他与伙伴奥利弗·坦博在开普敦开设一家律师事务所,为请不起律师的黑人提供免费或低价法律咨询服务。

当时,南非国民党执政,它代表白人农牧场主和资本家的利益,主张“白人至上”,制订一系列种族主义法律和法令,使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系统化、制度化,当局镇压黑人权利运动,引发黑人强烈不满。

依据当时法律,黑人地位低下,可遭遇任意搜捕、殴打甚至枪杀;黑人不能涉足白人商店、餐馆和娱乐场所,不能和白人同乘公共汽车、不能喝酒、不能经商。

肤色成为南非人命运的关键。

在非国大的一次会议上,曼德拉发表题为《自由之路无坦途》的演讲:“治疗我们(南非人)伤痛的时代到了,弥合我们裂痕的时机到了,这个时代应由我们建立。

”不少人评价,这次演讲是对种族主义政权的“宣战书”。

1960年,非国大被当局宣布为非法组织,曼德拉被迫转入地下活动。

同年3月21日,南非军警在沙佩维尔血腥镇压参加大规模反种族歧视示威游行的民众,69人丧生,超过100人受伤,酿成震惊世界的“沙佩维尔惨案”。

一年后,曼德拉创建非国大秘密的军事组织“民族之矛”,誓言“不惜任何代价争取全南非人民的平等和正义”,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

狱中“播种”1962年,南非政府以“煽动罪”和“非法出国罪”逮捕曼德拉,两年后又以“企图暴力推翻政府”罪,判处他终身监禁。

直至1990年获释,曼德拉在狱中度过27年。

《漫漫自南路》写道,曼德拉最先被关押在比勒陀利亚地方监狱,“衣服被扒走,发放一套非洲人‘专用’囚服:一条短裤、一件粗卡其布衬衣……”曼德拉以不穿短裤抗议。

狱警后来允许曼德拉穿长裤,但把他单独关押。

曼德拉在自传中写道,单独关押时异常寂寞,有时“想与一只蟑螂聊天”;想用苹果“收买”一名狱警,与他聊聊天。

1964年,曼德拉被转押到罗本岛。

他回忆,那里的狱室不足4.5平方米,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囚犯穿短衣在持枪看守监督下采石。

搬运和敲石头听上去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但因为石灰石在太阳的照射下,具有极强的反光性,很多囚犯的视力都因此受到了影响,而曼德拉的眼疾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染上的,直到以后的日子他都留有严重的后遗症。

除了视力的损伤,让曼德拉忧心的地方还有很多:动作稍慢就会遭到毒打,而一旦有半步踏出了采石场的范围,就会遭到射杀……在监狱里,曼德拉读了很多书,除了语言、经济方面的书籍外,他还读过毛泽东的书。

有一天,曼德拉向监狱长提出了一个请求,他希望监狱方面同意他在监狱的院子里开辟出一块菜园,虽然监狱方面也曾多次拒绝,但是最终还是同意了执拗的曼德拉的这个小小要求。

就是这个小小的菜园,曼德拉坚持了5年的时间来耕耘,种了将近900株的植物。

“种一颗种子,看着它成长,照顾它,收获,给我带来简单和持久的快乐……某种意义上,我把菜园视作我生命的一种象征。

”身陷囹圄的曼德拉始终无法与家人见面。

1969年,曼德拉24岁的儿子滕比在一起车祸中丧生,而他没能获准参加葬礼。

“当我得知儿子死讯时,我(身体)从上到下都在颤抖。

”在另一本自传《与自己交谈》中,曼德拉谈到他对家人的愧疚,希望人们不要把他当成“圣人”。

“在狱中有件事深深困扰我,我不经意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错误形象,被当成圣人……我从不是(圣人),而是一名不断努力的罪人。

”1982年,曼德拉离开了罗本岛,他被转移到波尔斯摩尔监狱。

自此,曼德拉结束了自己在罗本岛长达18年的囚禁。

1984年,曼德拉获准与妻子“接触性”探视。

当他的夫人听到这个消息时认为曼德拉可能生病了,当两人进行探视时,他们互相拥抱在一起,曼德拉说:“这么多年以来,这是我第一次拥吻我的妻子。

算起来,我已有21年没有碰过她的手了。

”南非首位黑人总统1990年2月11日,遭囚禁27年后,71岁的曼德拉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出监狱大门。

正当外界担心一场“复仇”不可避免时,曼德拉选择用宽容与和解征服世界。

他告诉一些激进的黑人组织,现在不是要把白人赶入大海,而是把你们的武器扔进大海。

后来提起出狱当天的心情时,曼德拉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1993年,南非议会以压倒优势通过新宪法,将原本属于白人的权利扩大至全体南非公民,标志着白人垄断南非立法机构的历史终结。

同年,曼德拉和时任南非总统德克勒克分享了诺贝尔和平奖。

1994年,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选举中,曼德拉当选首任黑人总统。

执政期间,他极力推行种族和解政策,提高黑人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同时注意维护白人权利,保证他们安居乐业。

曼德拉说,种族隔离制度消亡“不是征程最后一步,只是迈步走上一条更加漫长崎岖的道路,因为自由并不仅仅是摆脱锁链,而是以尊重和促进他人自南的方式生活下去”。

担任总统期间,曼德拉致力于在世界重塑“彩虹之国”南非的形象,即无论肤色,无论性别,均可以自由、平等地生活在这个新南非。

现任总统雅各布·祖马说,“1994年以来,南非经济增长83%,国民人均收入提高40%。

”他向曼德拉和其他反种族隔离斗士致敬,感谢他们作出牺牲、为南非的发展奠定基础。

曼德拉与中国毫不夸张地说,在今天的中国,曼德拉是“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南非人”。

曼德拉与中国的渊源,在他早年的开普敦生活时期就开启了。

那时候,他白天是一名律师,晚上则是一名业余拳击手。

平日里酷爱读书,尤其喜爱《孙子兵法》这样的战略书籍。

孙子倡导的“为将五德——智信严仁勇”,曼德拉非常认同。

他遵循孙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策略,认为只有了解敌人,才能战胜敌人。

而在27年的铁窗岁月里,中国革命的经验影响着曼德拉。

在他与帮他撰写自传《漫漫自由路》的老朋友理查德·施腾格尔的对话中,可以看到他对中国革命的推崇。

曼德拉说:“中国革命真是一部杰作,是真正的杰作。

如果你了解到他们开展革命的方式,就会相信所有事情皆有可能。

中国革命真是个奇迹。

”获得自由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曼德拉访问了不少国家,中国则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国度。

时任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在后来所著的《外交十记》里写道:“曼德拉说,他对中国心仪已久,很想去看看那片伟大的土地和人民。

只是1991年10月份访问远东,日程安排太紧,难以实现。

中国是个大同,安排访问时不能太匆忙,来年比较从容,届时,可以好好看看中国。

”1992年10月4日至10日,74岁的曼德拉的访华之旅终于成行。

在钓鱼台国宾馆,一名中国画家为他画了一幅肖像。

他与画家聊天:“我刚出狱时,在街上遇到一个13岁的小姑娘。

她说,你入狱前很英俊,出狱后变丑了……我小时候总盼着长大,可现在人老了,又想变年轻。

”1999年5月,曼德拉以南非总统的身份访华,成为首位访华的南非国家元首,这是第二次也是他最后一次访华。

其间,他曾深情地表示,在罗本岛坐牢的时候,每逢“十一”,他和狱友们都会用独特的握手方式庆祝中国国庆,因为他们觉得中国是革命、独立的象征。

南非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存在传统友谊,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中国人民为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英勇斗争,曾给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斗争以巨大的鼓舞。

仍未解决的社会问题1999年,曼德拉卸任总统。

退休后的曼德拉,热心于慈善事业,成立了曼德拉基金会和曼德拉儿童基金会,并在国际问题上不断发出和平正义的声音。

为表彰曼德拉为和平与自由作出的贡献,联合国大会2009年把曼德拉的生日7月18日定为“国际纳尔逊·曼德拉日”。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曼德拉是“全球公民典范”。

曼德拉作为首任新南非总统的任期仅仅一届,尽管执政时间短暂,但他出色地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然而,仍留下了许多未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