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审时度势把握机会明确毕业目标,确定毕业去向幻灯片4明确毕业目标,确定毕业去向●在毕业前夕,了解可供选择的毕业去向是我们做好准备的前提条件。
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自己的需求和家庭的需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长对每一个去向做出自己的判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去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这样才有助于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选好自己想要的目标,并进行有效的准备,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幻灯片5一、读研1、研究生是部分本科毕业生的主要选一、读研●数据表明: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到部分学生的毕业出路选择。
●选择走这条路的同学,应该端正自己的考研动机,千万不要因为躲避就业而选择考研。
而在选择专业时,要改变本科报名时的那种迷茫,选好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专业、学校和导师,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最好还要了解所选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薪酬待遇,准入标准等。
一、读研●考研要经过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录取等过程。
准备考研的同学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确定考研的同学,要关注当年考研的相关规定。
比如时间、报名方式、相关专业的报名要求等。
考试科目一般包括公共考试科目和专业考试科目。
公共考试科目包括政治、外语和数学等,一般由全国统一命题。
专业考试科目分专业基础和专业,一般由各校自行命题,所以考生在确定报考学校、专业和导师后,要从导师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中去了解他的学术思想,这样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专业成绩。
二、留学●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国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留学也成为近年来较多同学的选择。
选择出国的同学首要要准备的就是外语。
外语的准备主要是指雅思、托福或者GRE的考试准备。
其次,要对准备留学的国家和学校进行了解,根据这些学校和国家的要求准备出国材料(包括推荐信、毕业证明、无犯罪证明、出生证明等)。
最后,要从资金、自我生活能力方面做些准备。
不熟悉这些流程或者没有时间的同学,可以选择合法的中介帮助自己,虽然要花费一定的费用,但可以得到专业的服务。
三、就业●(一)、自主性就业● 1.考公务员:要非常注意政策的变化,需要有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岗位越来越多。
2.考事业单位:编制问题,同考公务员类似,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调整,适时采取不同的对策。
3.到企业就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用工要求和招聘流程,福利待遇和发展前景也不一样。
比如,在大型企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可以学到规范性的流程,但局限是对其它岗位要求不了解,晋级一般来说是论资排辈。
而在中小企业,一个人往往从事多个岗位的工作,锻炼机会较多,提拔机会也较多。
因此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优势选择不同的企业去就业。
三、就业●(二)、政策性就业●所谓的政策性就业是近几年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难而采取的一些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如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社区)就业、当村官、参军等。
要注意的是,这些政策性的去向也有一定的报名规定,对应届毕业生的报名条件有保护措施。
同学们要了解清楚,根据自己的条件去选择。
而且,这些去向不是大学生的终生职业去向,而是阶段性的毕业去向,如村官满三年后,有五条出路供选择;目前,公务员考试也面向有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倾斜;参军的学生之中,也有部分同学并不以军旅生涯作为自己的终生生涯,参军后也有几条出路供选择,等等。
这些都需要同学们事先做好心理准备。
四、创业●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少学生也以创业作为自己毕业选择。
●申请《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一定要在毕业年度内申请。
●申请流程:● 1.注册登录教育部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按要求在网上提交《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申请,并将创业证申请表(见《致毕业生一封信》中的附件三)填好后交至班主任。
● 2.学院初审合格后将相关信息在网上提交至湖北省教育厅复核,复核通过一周后,同学们可到班主任处领取《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
● 3.拿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后,要向创业地县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就业失业登记证》认定申请,由创业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一并作为当年和后续年度享受税收扶持政策的管理凭证。
● 4.双证均申领后,要带上免税申请和税务机关所需提供的其他材料,向创业所在地县以上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通过审核后,享受相关创业税收优惠政策。
(一)认清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二)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就业进入了“大众化”的时代2、就业竞争加剧3、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4、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三)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势●第三产业吸纳大学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急剧增(四)、了解相关专业、相关行业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之所以与其他社会人士不同,是因为大学生掌握着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这是自己的优势所在。
大学生如果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范围内就业,就容易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上有更好的发展。
因此同学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对本专业的师兄姐们进行访谈,或者找自己的专业老师了解本专业师兄师姐们近几年的毕业去向)关注本专业所对应的各相关行业的就业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这对自己在毕业前夕做出就业选择有很大帮助。
●参考麦可思近几年来发布的各专业就业情况数据。
●我们要特别注意各地人才发展规划,了解各地所需的紧缺人才类别,在不同地区发展中寻找机会。
(三)“十二五”期间,产业调整给大学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产值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总之,“十二五”规划发展蓝图描绘了国家发展的方向,预示了产业、区域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在这过程中,需要全国劳动者的共同参与,更要求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新一代大学生们的踊跃参加。
各个专业的大学生要审时度势,充分认识自我,把自己包括专业优势在内的各种优势发挥出来,就一定能在祖国建设的大潮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第二章乐观向上,积极准备第一节求职信息准备幻灯片6在毕业前夕,在我们锁定所适应的产业、行业目标之后,就应该尽量搜集目标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
搜集信息要掌握几个原则:●第一,注意信息来源,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第二,要注意多搜几个相关的目标单位,不要过早集中在一两个目标企业;●第三,对所搜集的信息要注意甄别、筛选。
就业信息的搜集、筛选与整合●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1、学校就业办。
2、校园BBS。
3、政府就业指导机构。
4、各地人才服务中心。
5、行业协会网站。
6、用人单位网站。
7、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求职提供的网站。
8、实习实践活动。
9、个人的人脉关系。
10、校园供需见面会。
11.互联网:(1)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官方网站上公布。
(2)地方公务员考试——由各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公布。
(3)教育部相关网站——教育部相关网站每年提供近240万个岗位信息。
这些信息都是一些大型企业的用工信息,资料来源可靠。
但有时会与地方信息重叠,需注意。
4)社会招聘网站——社会上有些专业招聘网站,也发布相关招聘信息,如51job、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网。
但要注意岗位的时间有效5)企业网站——有的企业就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招聘广告,所以目标企业确定之后,直接通过企业网站去了解该企业信息是最应该做的事情。
有时自己的简历也可以通过企业网站直接递交。
就业信息筛选策略●“职业优先”法、“行业优先”法、“地域优先”获取法、“组合筛选”法就业信息的整合●用人单位的准确全称;用人单位的部门隶属关系;用人单位的企业性质;用人单位所处的行业;用人单位的规模、发展前景、地理环境、经营范围、种类等;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层次、使用意图、具体工作岗位等;用人单位的福利待遇(包括薪金、福利、保险、住房、培训、休假等);用人单位的联系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用人单位只宣传自己的优势,很少讲或根本不讲自己的劣势,这就需要毕业生首先对他们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获得就业信息应把握四个原则:●便捷、权威、适合、时效筛选的过程是去伪存真的过程,“伪信息”通常具备以下特征:●岗位需求多,招聘条件要求低,待遇栏中除基本工资外有提成项和资金项。
不留公司地址或地址模糊,所留联系电话是小灵通或是私人电话,网站无法打开。
与公司联系时要求毕业生立即前往面试或试用;接到陌生电话,声称你向其投递求职材料,但事实上你并未联系过该公司。
如果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同学或朋友提供的就业信息也需要注意鉴别;。
某些人才网站中的“人才论坛”上发布的就业信息也请慎重鉴别。
形形色色的求职“陷阱”●承诺“陷阱”合同“陷阱”●“口头合同”“霸王合同”、“保证合同”试用“陷阱”中介“陷阱”传销“陷阱”感情“陷阱”抵押“陷阱”求职“陷阱”的特征●提供岗位的单位不是经过工商部门注册的正规公司、提供的职位不具备资格、条件或件过于宽松、职位名称好听,但不符合实际功能、承诺的报酬不符合市场行情培养防范意识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提高防范能力●对就业信息的“陷阱”防范、对中介机构的“陷阱”防范、面试过程中的“陷阱”防、签约过程中的“陷阱”防范、发觉被骗,及时报案对中介机构的“陷阱”防范●首先,要弄清所选的中介机构是否合法。
其次,要看其运行、操作过程是否合法。
再次,仔细了解中介机构的收费情况面试过程中的“陷阱”防范●注意面试的时间和地点、不缴纳任何费用、不将证件交予他人签约过程中的“陷阱”防范●签约前详细了解有关信息、仔细研究拟签的协议、重要内容避免口头协议●幻灯片40防范求职陷阱筛选时应直接印证相关信息一是要认真看清楚招聘内容,看一看其中是否有牛头不对马嘴的现象。
用人单位除了发布需要岗位的人才信息外,不会发布无需的人才招聘信息。
而一些不法的单位完全不会顾及这些,聪明的求职者从中不难看出名堂。
比如一家外贸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不仅需要外语、国际贸易、法律等专业的人才,它还要招聘一些体育、机械等与外贸无关的人才,这个时候你就要小心了。
二是要看清楚招聘单位的地址和电话。
正常的单位一般在招聘信息中都会留下详细的地址和固定电话,它们希望你了解单位。
很多单位更是有很多分机电话,当你拨通后,电话会自动语音提示,帮你转接到招聘负责人。
而有的不法单位会留下一个手机号码,连最基本的固定电话都没有。
至于地址方面,那些不法单位一般写得都比较含糊。
当你询问地址是,他会提供一个比较大的范围,说你来到后会有人接。
还有的单位是某酒店,如果不是酒店业,你就要当心了。
三是要看清楚你自身的价值。
你只不过是个刚刚大学毕业的“菜鸟”。
别不服气,你的工作能力和专业能力肯定比不上单位的老手。
所以,不要盲目追求高薪。
很多企业也都遵循这个规律,大学毕业生在武汉市工作的月薪一般都在1800~22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