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作业指导书内容
2、试样数量:试样数量为11个。
3、试样预处理:将试样放在符合规定测试温度的水浴或空气浴中进行预处理,时间按照下表规定:
试样厚度
e mm
预处理时间min
水浴
空气浴
e≤8.6
15
60
8.6<e≤14.1
30
120
e>14.1
60
240
文件名称
简支梁冲击试验作业指导书
4、试验条件:
管材尺寸mm
试样类型
支撑方式
12.将口模放回料筒,插入活塞;
文件名称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13.按电源开关,关掉电源。
五结果处理
称量五段样条的质量,舍去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取三段的平均值,换算成10min样条的质量,即为原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单位为g/10min。及时准确填写试验报告。
六技术记录
CJS4-02-025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试(MFR)原始记录
6、将盛有(15±0.5)mg试样的开口铝皿置于热分析仪的支架上;
7、打开电脑中氧化诱导程序,开通温度程序为200℃;
8、参数设置,输入样品名称,质量,操作人员;
9、先通氮气,使其达到50 cm3/min,然后升温,数据采集;
10、恒温7分钟后通氧气,直到曲线出现拐点为止;
11、关气,停止采集,降温;
五结果处理
电脑自动生成水分含量数值及曲线变化图,水分含量≤300mg/Kg为合格,打印结果,填写《水分含量测试原始记录》,及时填写试验报告。
六技术记录
CJS4-02-029水分含量测试原始记录
文件名称
炭黑分散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了使检验人员能正确进行试验,确保试验结果可靠准确,特制订此规程。
二适用范围
一目的
为了使检验人员能正确进行试验,确保试验结果准确性,特制订此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均聚和共聚聚丙烯(PP-H、PP-B、PP-R)管材的耐冲击试验。
三试验方法
GB/T 18743-2002《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四试验步骤
1、试样制备:
试样切割和尺寸:
外径小于25mm的管材其试样为(100±2)mm长的整个管段。
三试验方法
GB/T 6111-2003《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压试验方法》
GB/T 8806-2008《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
冲击能量
测试温度
外径dn
壁厚e
dn<25
全部
1
图1
15
0±2
25≤dn<75
e≤4.2
2
图2
15
0±2
25≤dn<75
4.2<e≤10.5
3
图1
15
0±2
dn≥75
e≤4.2
2
图2或图3
15
0±2
dn≥75
4.2<e≤10.5
3
图1或图3
15
0±2
﹡图1、图2、图3参照GB/T18743-2002
5、将样品信息、试验仪器名称编号、试验环境、试验方法等信息准确填写于《简支梁冲击试验原始记录》中;
8、当温度降至300℃左右,停止通入氮气,取出样品舟,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m2,将称量结果准确记录于《炭黑含量测试原始》记录中;
9、将样品舟置于箱式电阻炉中,在900±50℃温度下煅烧直至炭黑全部消失,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为m3,将称量结果准确记录于《炭黑含量测试原始》记录中;
五结果处理
1、检查试验所需仪器的检定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
2、检查试验环境是否符合试验所需条件;
3、将样品信息、试验仪器名称编号、试验环境、试验方法等信息准确填写于《热稳定性测试原始记录》中氮气,打开气体切换装置分别调节两种气体的流量,使之均达到(50±5)cm3/min;
3.试样制备:
3.1管材管件试样制备:用手术刀沿管材、管件的不同轴线在不同部位切取六个试样,每个试样质量为0.25±0.05mg。
3.2原料试样制备:从待检原料中抽取六个原料颗粒,用手术刀分别切取质量为0.25±0.05mg的试样。
3.3把六个试样放在一个干净的载玻片上,使每一试样与相邻试样或载玻片边缘近似等距排放,用另一干净的载玻片盖住。
2.开启烘干箱,设定试验温度,待温度达到试验要求温度后开始进行试验;
3将样品信息、试验仪器名称编号、试验环境、试验方法等信息准确填写于《挥发分含量测试原始记录》中;
3.将洁净的称量瓶放入105℃干燥箱中干燥30分钟,冷却后称重为m0;
4.将待检试样放入干燥后的称量瓶中,称重为m1;
5.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及取下的盖子放入105℃干燥箱中干燥1小时;
GB/T 13021-1991《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
四试验步骤
1、检查试验所需仪器的检定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
2、检查试验环境是否符合试验所需条件;
3将样品信息、试验仪器名称编号、试验环境、试验方法等信息准确填写于《炭黑含量测试原始记录》中;
4、按照试验标准规定方法制备好试样备用,试样应取3份,每份约1g,粉碎后称量,准确值0.0001g;
6、将已测量尺寸的试样从预处理的环境中取出,置于相应的支座上,按照规定的方式支撑,在规定的时间内时间取决于预处理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用规定的能量对样品外表面进行冲击。
1)、若温差小于或等于5℃,试样从预处理环境中取出后,应在60秒内完成冲击。
2)、若温差大于5℃,试样从预处理环境中取出后,应在10秒内完成冲击。
适用于炭黑含量小于3%(质量)的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炭黑分散等级的测定。
三试验方法
GB/T 18251-2000《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或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
四试验步骤
1检查试验环境是否符合试验的要求,检查试验仪器的检定日期是否在有效期以内;
2将样品信息、试验仪器名称编号、试验环境、试验方法等信息准确填写于《炭黑分散测试原始记录》中;
后保留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分散等级≤3为合格。
及时填写试验报告。
六技术记录
CJS4-02-022炭黑分散测试原始记录
文件名称
炭黑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了使检验人员能正确进行试验,确保试验结果可靠准确,特制订此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聚烯烃管材和管件及其所用原料的炭黑含量的测定。
三试验方法
4.3利用透射光,在放大倍率为×100的显微镜下逐个观察六个试样的粒子和粒团。
五结果处理
测量并记录每个粒子和团粒的最大尺寸,小于5µm的忽略不计,按照国家标准GB/T18151-2000
文件名称
炭黑分散试验作业指导书
附录A‘试样等级确定表’确定等级。填写原始记录并计算所获得的六个等级的算术平均值,小数点
5、将干燥样品舟称重为m,将待检样品放入样品舟中称重为m1,将称量结果准确记录于《炭黑含量测试原始》记录中;
6、将样品舟顺序放入管式电炉中心位置,打开氮气装置对管式电炉通入氮气,调节氮气流量计至200ml/min;
7、通入氮气5分钟后,将管式电炉升温至550±50℃,恒温45分钟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氮气;
12、点击氧化诱导图标,计算时间填写《热稳定性测试原始记录》。
五结果处理
电脑自动生成原料测试的氧化诱导时间,给水管材、管件、原料氧化诱导时间≥20分钟为合格,
文件名称
氧化诱导试验作业指导书
燃气管材、管件、原料氧化诱导时间>20分钟为合格。
六技术记录
CJS4-02-026热稳定性测试原始记录
文件名称
简支梁冲击试验作业指导书
7、若超过上述规定的时间,但超过的时间不大于60秒,则可立即在预处理温度下对试样进行再处理至少5分钟。否则应放弃该试样或对试样重新进行预处理,重复试验直至完成规定的数目的试样。
8、冲击后检查试样的破坏情况,记下断裂或龟裂情况。如有需要可记录相关标准中规定的其他破坏现象,将冲击后的试样状态准确填写于《简支梁冲击试验原始记录》中;
6.将称量瓶盖上盖子,从干燥器中取出,冷却后称重为m2;
7.每次称量完成以后,须准确填写《挥发分含量测试原始记录》;
8.试验完毕,关闭设备电源,清理工作环境卫生,及时准确填写试验报告。
五结果处理
计算试样的挥发分含量:C=( m1- m2)*106/( m1- m0),单位:mg/kg
挥发分含量≤350mg/kg为合格。
外径大于等于25mm小于75mm的管材,试样沿纵向切割,外径大于等于75mm的管材,试样分别沿环向和纵向切割,其尺寸和形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单位mm)
试样类型
试样尺寸
支座间距
长
宽
厚
1
100±2
整个管段
70±0.5
2
50±1
6±0.2
管材加工厚度
40±0.5
3
120±2
15±0.5
管材加工厚度
70±0.5
3检查环境温、湿度是否符合试验的要求,将样品信息、试验仪器名称编号、试验环境、试验方法等信息准确填写于《水分含量测试原始记录》中;
4.根据样品水分含量(经验)范围称取适量的原料;
5.取约1/3药匙的干燥剂CaH2放入干燥剂托盘,然后将原料放入托盘并放好;
6.打开电脑里的水分测试软件,输入各项指标,升温至105℃,开始水分含量的测定。
3.4用弹簧夹夹住两载玻片,把夹好的载玻片放在烘箱中至少10min,烘箱温度150℃~210℃。
3.5将载玻片从烘箱中取出,冷却后移走弹簧夹,要求制备好的试样厚度25±10µm,幅宽约为3mm~5mm。
4试验过程
4.1调节显微镜亮度调节钮,直至获得所需亮度。一般情况下,不要将照明亮度调制最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