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专练01 选择题(解析版)

初中物理专练01 选择题(解析版)

专练01 选择题(解析版)一、机械运动1.如图所示,是国庆阅兵时护旗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的情景。

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匀速前进,所选的参照物是()A. 护旗队员B. 五星红旗C. 天安门城楼D. 同速行进的其他方队【答案】 C【解析】鲜艳的五星红旗匀速前进,红旗与护旗队员、同速行进的其他方队,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红旗是静止的;红旗不能以自己为参照物;红旗和天安门城楼有位置的变化,以天安门城楼为参照物,红旗是运动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 甲在乙前面0.6米处B. 甲在乙前面1.2米处C. 乙在甲前面0.6米处D. 乙在甲前面1.2米处【答案】 A【解析】由图可知经过6s,甲乙两车的路程分别是s甲=1.2m,s乙=0.6m,则甲的速度:v甲=s甲t=1.2m 6s =0.2m/s;v乙=s乙t=0.6m6s=1m/s;因为两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车在乙车的前方s=s甲﹣s乙=1.2m﹣0.6m=0.6m处,故只有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A. 该木块的长度为2.00cmB. 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C. 该木块的长度为2.0cmD. 视线与尺面的位置【答案】 A【解析】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读数为2.00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A符合题意。

B、图中刻度尺倾斜了,没有放正,B不符合题意;C、图中刻度尺在使用时,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并放正重合;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读数为2.0cm,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C不符合题意;D、图中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如图所示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

其标准时速为350km/h,该速度更接近于()A. 50 m/sB. 100 m/sC. 150 m/sD. 200 m/s【答案】 Bm/s,【解析】因为1km/h=13.6所以,350km/h=350× 1m/s≈97.2m/s,与100m/s接近;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3.6故答案为:B。

5.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下图中可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C. D.【答案】 C【解析】匀速直线运动,在路程-时间图像中,是正比例图像,在速度-时间图像中,是水平的直线,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6.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中,白云在空中飘荡、小河在静静地流淌、鸟儿在蓝天上翱翔……人与鸟“比翼齐飞”,令人惊奇和感动。

静止在地面上的观众看滑翔者和鸟都飞得很快,滑翔者看鸟也飞得这样快吗?在人与鸟“比翼齐飞”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地面为参照物,滑翔者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为0C. 以滑翔者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D. 滑翔者看鸟飞得更快【答案】 C【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滑翔者与地面之间不断发生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A不符合题意;B、以地面为参照物,鸟与地面之间不断发生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鸟的速度不为0,B不符合题意;C、人与鸟“比翼齐飞”,以滑翔者为参照物,鸟与滑翔者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C符合题意;D、人与鸟“比翼齐飞”,滑翔者以鸟或自己为参照物,鸟与滑翔者之间均没有位置变化,所以二者是相对静止的,故滑翔者看鸟飞得与自己一样快。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测量工具并不是精度越高越好,要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小杰要测量教室黑板的宽度,使用下图中的哪一把刻度尺最好?()A. 钢尺B. 三角板C. 钢卷尺D. 游标卡尺【答案】 C【解析】黑板的长度约4m左右,钢尺、三角板、游标卡尺的量程都比较小,不适合测量;而钢卷尺的量程在三四米左右,适合测量黑板的长度。

故答案为:C。

8.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A. 甲、乙、丙B. 甲、丁C. 乙、丁D. 甲、丙【答案】 D【解析】甲、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先测物理课本的厚度,再除以物理课本纸的张数,就可测出一张纸厚度,采用的方法为累积法;乙、由于硬币直径的两端点位置不易确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硬币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采用的方法是卡测法;丙:铜丝直径很小,无法直接测量,把铜丝紧密的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量出铜线圈的总长度,数出线圈中铜丝的圈数,然后计算铜丝的直径,采用的方法为累积法;vt计算即可,丁、海底深度无法直接测量,利用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利用公式s=12采用的方法为转换法;故甲、丙的测量原理相同。

故答案为:D。

9.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

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中正确的是()A.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 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 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答案】 C【解析】A、“嫦娥四号”停稳在月球表面上,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相对于月球表面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

A不符合题意。

B、“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中,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月球表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是运动的。

B不符合题意;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轨道上的某个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C 符合题意;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嫦娥四号”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司机看到乙车在向东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木在向东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车都在向西运动B. 两车都在向东运动C. 若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应向东运动D. 乙车一定在向西运动,甲车可能向东运动【答案】 A【解析】乙车上的人看到树木向东运动,说明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运动,说明甲车向西运动,所以,甲、乙车都向西运动,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11.在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空中加油飞行梯队表演空中加油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 加油机相对于受油机是静止的C. 加油机与受油机是相对运动D. 加油机与受油机的相对速度为零【答案】 C【解析】A.空中加油飞行梯队表演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来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A不符合题意;B.空中加油飞行梯队表演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受油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加油机相对于受油机是静止的。

B不符合题意;CD.空中加油飞行梯队表演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受油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相对静止的,故其相对速度为零。

C错误,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1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为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

当运动5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甲的s-t图()A. 一定为图线aB. 一定为图线bC. 可能为图线aD. 可能为图线c【答案】 D【解析】由图像可知,当运动5s时,s a=5m,s b=2.5m,s c=1m,根据v=st可得,v a>v b>v c;由题意可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乙可能是a 、b。

甲则可能是b 、c。

又由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而a和b的距离大于2m,a和c的距离大于2m。

由此可见,甲和乙可能是b、a;也可能是c 、a。

综上可得,乙一定是a,甲可能是b或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13.08年奥运会上博尔特以9.69s的成绩打破了百米世界纪录,测得他起跑后的速度为8.56m/s,终点冲刺的平均速度为10.84m/s,那么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9.70m/sB. 10.00m/sC. 10.32m/sD. 10.84m/s【答案】 C【解析】博尔特的平均速度v=st =100m9.69s≈10.32m/s;故答案为:C。

14.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了图中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5公里”的是()A. B.C. D.【答案】 A【解析】A、是限速标志,指限速5km/h;B、禁止行人通过;C、禁止鸣笛;D、禁止货车通过。

故答案为:A。

15.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D. 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答案】 B【解析】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与乌鸦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

A不符合题意;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与地面之间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

B错误,符合题意;C、以地面为参照物,与地面之间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

C不符合题意;D、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故相对静止。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在图中,物理实验室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A. 停表B. 沙漏C. 钟表D. 日晷【答案】 A【解析】物理实验室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要求精确度比较高,停表能精确到0.1s,而沙漏比较粗略地计算时间,钟表只能精确到1s,日晷能精确到刻(15min),故答案为:A。

17.明代施耐庵在《水浒全传》第九十回中写道:“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

”古代人很有意思,常常用射出一箭的射程来度量距离。

每箭的距离约为一百三十步左右,而古人所说的一步,迈出一足为跬(kui),迈出两足才是一步。

根据题中所述,与“一箭之地”最接近的长度是()A. 50mB. 80mC. 150mD. 250m【答案】 C【解析】人迈出一足的距离大小约为50cm,迈出一步大约是100cm,即1m,每箭的距离约为一百三十步左右,这长度大概是130m左右,比较接近150m,故答案为:C。

18.10月1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图是战旗方队整齐地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时的场景。

关于此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 战车与矗立在广场上的巨幅显示屏是相对静止的B. 战车与威风凛凛的战士是相对静止的C. 相对前排战士,后排战士是相对运动的D. 相对路面,战车是静止的【答案】 B【解析】A.矗立在广场上的巨幅显示屏是静止的,战车相对它是运动的,A不符合题意;B.以战车为参照物,战士是静止的,B符合题意;C.以前排战士为参照物,后排战士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D.相对路面,战车是运动的,D不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