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计划技术PPT课件

网络计划技术PPT课件


若G工序抽调走1/3的人手,有何影响 ?
网络计划的调整和优化
➢ 时间的平衡与调整
采取技术措施,缩短某些关键工序时间
改进组织管理,在工序流程允许条件下, 尽量对关键工序采取平行和交叉作业
利用时差,从非关键工序中抽调人力、物 力,集中在关键工序上使用,缩短工期
网络计划的调整和优化
➢ 资源的平衡与调整



(3)画网络图 作图、调整、编号
网络图的合并与简化
(1)网络的简化——将若干较细的工序合并 起来变换成一项等效工序
简化条件:两结点之间的路线中,中间点 不与路线以外的点发生联系
10 ①
5

② 10 ④
5 ③
7
20
16

10 6
4

⑥ 10
⑤ 10 4 ⑦
⑥ 10

40

网络图的合并与简化
0
2
虚工序:表达工序间衔接关系,实际上并不 存在的工序。
① 解决画法中问题
② 正确表达工序的前行、后续关系(连结、 隔离)
0
3
3
1
4
2
1
2
4
3
7
2
6
0
1
5
0
8
a
i
3
j
5b
0
7
k
例1、a, b, c, d 四工序, c在 a, b完工后开始, d 在 b完工后开始。
a
c
b
d
a
c
b
d
例2、已知
A
3
3
7
2
1
4
2
2
4
1
61
3
8
5
(3)、两相邻节点间只有一个 箭线
a
3
i
7 j
5 b
(4)、工序前后关系用结点衔接。只有当进入结 点的全部工序完成后,才开始后续工序。
a d
b
e
c
(5)、不允许出现闭回路
1
2
3
(6)、网络图中尽量避免交叉
2
A
D
1B
E
4
C
F
3
2
A
DE
1 C3
F
B
4
(7)、虚工序的运用 1
的 计
➢ 工序的最迟必须开工时间 TFS (i,j)

TFS ( i, j ) = TL ( j ) - t ( i , j)
➢ 工序的最迟必须结束时间 TFF (i,j) TFF ( i, j ) = TL ( j )
➢ 工序的总时差 R ( i, j ) —总时差为 0为关键路线 R ( i, j ) =TL (j)- TE (i)-t( i, j )
TE (5)=33
5
TE (4)=20
4
15 11
TE (7)=65
7
8
TE (6)=40 25
6
9
➢ 结点最迟必须结束时间 TL (n)= TE (n)
TL(i)
TL (i)=min {TL ( i ) - t ( i , j) }
TL (n)=15 25
6 TL (6)=40
4
8
7 TL (7)=65
路线时差: PS =∑ r ( i, j )
如非关键路线: 1
C8
<14,2>
5
I7
<13,13>
7
P =2+13=15
➢ 若使用的时差在r ( i, j ) 内 ,不影响紧后 工序的松弛时间。若超出r ( i, j ) ,则紧 后工序的松弛时间减少。
例、4 4 G 6
10 22
J7
30 30
3 <14,0> 5 <13,13> 7
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关键路线法及计划评审技术
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 Method) 简称CPM,兼顾时间与费用。
计划评审技术: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简称PERT,着重于时间控制。
网络图的绘制
基本概念
工序: i
工序 t ij
➢ 结点的时差 S(i) ,表明结点可利用的机动时间
S(i)= TL (i)- TE (i)
➢ 工序的最早可能开工时间 TES (i,j) TES ( i, j ) = TE ( i )
时 间 参
➢ 工序的最早可能完工时间 TEF (i,j)

TEF ( i, j ) = TE ( i ) + t ( i , j)
C(6)
326
1 B(7) 2 E(8) 4 H(4) 7 J(4)
3
5
4
2
向向 关非 键关 路键 线路 要线 时要 间资 8 ,源
5
25
48
3
< 4, 0> C2
6
00
1
B3 < 0, 0>
j
有向图
i: 开始结点(箭尾结点)
j: 结束结点(箭头结点)
紧前工序与紧后工序:表示工序间逻辑关系
例.


拆 卸
1
电路检查
3

1

0.5
检 查
5

2
器 修

1
机组扳卸 2(天)
2
清洗检查 1
4
零件加工 8

7 组装调试
3
8

5修 0 理
6
做 PERT 图规则:
(1)、始(1),终(1)。从左→右 (2)、结点编号大小顺序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 工序的单时差 r ( i, j ) ——不影响紧后
工序最早开工条件下,可利用的最大松弛时间
r ( i, j ) =TE (j)- TE (i)-t( i, j )
➢ 图上标示:〈 R , r〉
工序A EF
LF
ES LS
ES LS 工序B
EF
LF
单时差
ES
LS 工序C EF LF
总时差
图——总时差与单时差的区别与联系
15
77
D2
2
4
<4, 4> A1
E3
H 15
1
00
44
B4 3
<0, 0> C8
F5 < 13, 13>
G6
22 22
6
J 8
I7
5 < 13, 13>
10 22
7
30 30
时间参数的表上计算法
工序的时差分析与使用
➢ 总时差、单时差、路线时差的关系 R ( i, j )≥ r ( i, j )
B
C
E
A
D
C
例2答案
A
C
B D
E
网络图的绘制步骤
(1)任务的分解——总图、分图、生产工序图 • 不同单位执行的工序要分开 • 完成时间不同的工序要分开 • 使用不同设备、器材的工序要分开 • 工作方法不同的工序要分开 • 实施区域不同的工序要分开
网络图的绘制步骤
(2)列出工序清单

(1)工期为多少? (2)各工序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最早什么时 候可以完成;最迟什么时候必须开始,什么时 候必须完成;哪些工序有富余时间 ? (3)任何延误都必须加以避免的关键“瓶颈” 工序是什么? (4)工期时间的关键在于哪些路线?
时间参数的计算:
➢ 结点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 TE (j) TE (j)=max{TE ( i ) + t ( i , j) } TE (1)=0
(2)网络的合并——将若干子网络并为一图 通过子网络的交界结点实现



例三、
工序 A B C D E F G H I J 结束
紧前 - - - A B B B D,E C,G C,G I, J
工序
H,F
时间 1 4 8 2 3 5 6 15 7 8
A1
1
2 D2
4
E3
B4 3
F5
C8
G6
5
H 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