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以及人才需求情况调查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
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
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本次调查通过对学生和企业的双向了解可以促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使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增加就业几率。
1调查目的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
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2调查对象调研对象:木院学生,重点对应届毕业生为主进行抽样调査与个别采访口以及苏州市内的各家企业,其中以绩优企业进行了重点的抽样调査,小型企业进行了粗略调査°4调查分析1 . 63%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其余35%为“有点严峻”。
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44.21%的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
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 65%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很不满意”或“不满意”。
学校急需对就业指导进行改革,从而使之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同时提咼学生满意度。
3. 与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
在校大学生由于还没有被马上推到就业的时间,所以还有很多可以选择思考的时间,所以抱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学生比例增加较快,•而表示”信心十足”的比例相应下降,与毕业生(13.39% )相比,比例降为8.01%。
外企仍是在校大学生中的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上届毕业生(29.85% )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
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 )超过了国企(15.69% ),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4.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商业,服务类企业将有兼职经历者作为招聘首选。
在企业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认为大学生要求的薪酬福利合适的比例仅仅约有5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企业所能给与大学生的薪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
5问题分析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鉴是由补会、学生、学校和出人单位四方I自i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瓷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木肓的T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T作不圮和枕会和用人单位对丸学生的聽求严帀不-致造成的。
我们主樂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我们的人力蚩源,尤具是人学毕业生不是是太仇我国7亿埶龙人的从业人眞中' 高泾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A5%Zr;右,那丸什疏还出于见人学牛.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題外[主:要界雉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征"在肖询学的匕业和T作不对口的悄况下,人务数人还是适得口C的专业是冇前途的’艮中认为很冇前途的冇12位,血认为R己专业较冇前途的则达到36位,占所冇调査者的80%,仅冇6人认为本专业很没前途口可以乔出大学教育还是和当重要的,由于竟争的加剧,人多数的学生对自己冇个清耀的认识' 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冇31个人认為起初工番为1500 14人认为应该为2500尤,两部分加起來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口益増加的基础X人学牛一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第-匕随甘僅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冇一些T.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麼是非常尢的。
第二.城镇新的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人。
比如说人学牛,今年应届丸学毕业牛将达到的5刀人,这也是近几年來绘高的。
今年要求职的人学毕业主在600 77扎片右°第三中阿农村有大屋的畜余苦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坎h做好就业工作,今年姿忖出頂大的55力°肖前社会普遍甩迫人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枇未深的人学生,他们的能力忌只浮「理论丄,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輛『况且每年有那么爭火学生,供人于求从血造成当前一的局血"二、学校对安排人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在我们受访的人学生中’只冇勺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I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怠的冇24人「两考介计I1. 4X%,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SlJ 52%t充分体现我衍学校时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人多数烷牛时情况.教育导致人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迷冇很多,我们主務从以下三点讲厅分析;首先,根本的问題肚・教育与生产和脱离口我国现在生产模成是“世外加工厂二主宦需竖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汁工人"和冇经验的技T,是体力劳动實,血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若动齐-所以,要说“头脑圧缺乏市场经济意识3那不是人学生*而是指贵人学生的专家、学乳和领导者fl己-小这不是找们认识间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人学心供过于求.盅强降低尢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姜尽快改变我国的牛一产模式,便人学牛.的价位能够充分怵现;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牛,产「“实践是检验戊理的标准J人学牛就业的实际,M以椅验竟的发展方针,第二’帀要的问耀是,教育Z本是育人。
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宴矫1E:教仔产业化暑対社会山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莆和一些教授临产利润,应谨叫做•'教仔资木化”:现在许名学校名曰“产业化3实质蚩本化.血各苛业的髙、中、低人刃耍冇比例*第二是观念问题*中国是冇补仝主义特色的国家“阖此,中国的教肓崗当是“公冇制为主体”, 为人尺服务为宗旨。
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然的投入,是种祉会积累。
教育费用应半由国家、社会承担F从物耐础-I;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枕会“回报”而学习的恩想观念。
教育费出由用家、社会承担之JQ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勞动的劳动力的空产价值的个人差别。
这不仪冇现实的意义.iftj且冇很深远的意义°三. 大学生口身素质因素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訓擁参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貝:次是找T作创业等,从中町以看到很多人学生呈需怕面对托会竞争的,采取考研呈为了更晚一点而对竞争,也足旳自己以启能找个更好的丁很在人学生所忒视的素质中而试技巧和计專机因累对人学生的影响山冇相当大的比重,丿I 5D鶴左右,血专业能力差血被普遍的看低’究It原因是现在的人学主就业是丐业不对【I的结杲"人学生就业难不冋忽视的因素是人学生自身准备不足造成的,在受访者中,冇和当--般分的人三学牛一对所强去的金业竟然一点也不了解… 应恵人数的33%.调資中他们普遍感到经验不足是造成他们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耍阂累’^|'|50%. 除了这些方面,我们大学生圧存在以下问题:(1人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牛发现求职时冇一定的证书、文凭、戕衍能为找工作带來方便,冇的人学生凭勤侖刻苦.在人学期间努力争取衣得和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乃或造假來骗取推业初步信枉.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宦的损害.(2)、人学生整体索质冇下降趟如由于近几年公办战校扩擀,加Z民办高校急增,拣生规摸不斷扩人,招牛分数不断降低,抑上不少人学主人学学习不认宾+动手能力差,缺乏咒践经幕人学主整体素质有下降趟势%(3\人学生“身走位偏颇匸都帚望找收入髙、待遇好的单位。
由十我饲不同1也区红挤发廉的不平衡性,东酉部地区Z间、沿海地復利内地Z间的差距较人,人学毕业生选择就业憧域时,过厘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兰,适成这些地凶的就业斥力明显堀加。
(4).求职途用把樨不准。
不少人学坐通过参加外种各样人才交流喪“广泛撒网円的方法*或希琨通过熟人“托关系1 找门路”以悴I:金饭碗二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 通过車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4 .大学生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不完善。
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不完善会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方面,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运行缺乏了解,对相关单位的人才期望情况反映滞后,不能有针对性地主动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另一方面,大学生很难通过多方渠道全面展示自身的知识技术能力等深层次的优势,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虽然政府提出要建设大学生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在,但实际上依然是被动的等待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来向自己获取信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对于就业市场多样化的适应能力。
5 .对大学生到普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工作的保障不足,对大学生创业工作支持不够,宏观调控需要进一步加强。
大学生普遍对政府在宏观调控、就业服务方面的作用的认识比较模糊。
这与就业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大学生自身的信息渠道不畅通有一定关系。
在这种条件下,政府在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就业市场中的社会资源也无法得到有效整合,大学生就业市场因而出现了“假性饱和”的现象。
对大学生到普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工作的保障不足。
五分之一的同学有意去基层锻炼、服务农村、支援西部, 这个数据虽然乐观的,但是目前这方面的教育宣传、组织动员工作还不得力,对服务基层的同学的财力支持还不到位,对普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工作的待遇保障还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目前大学生就业还是偏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对大学生创业工作支持不够。
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带来大学毕业生总量的持续增长,社会将难以提供足够多的合适就业岗位,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转变旧有的就业观念,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大学生需要有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不能满足于做求职者,还要有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准备。
大学生创业也存在很多局限,比如知识积累不够、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不够成熟、缺少运作资金、创新能力较弱等等,因而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XX区高校大学生认为政府在创业教育、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得不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还不够6结论与建议1、调整心态,放底架子,虚心学习,在能力没达到时到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些,更务实些,平衡眼高手低的心、态,,心态要端正,从基础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