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股改上市之路
1283
6.91% 350 500 2133 2680 569
估计非信贷资产损失
估计的其他损失 损失总额 资本金总缺口 可发行次级债规模 政府注资规模估计
700
500 2825 2500 500 2000
可疑、关注类不良贷 款应提准备(50%)
1056
注:以上数据来自2002年 年报,截止时间为2002年 12月31日。未考虑2003年 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情况。 仅用于重组规模估算之用。
公司冶理结构
建立现代公司管理架构,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 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权力和责任。 目标是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 协调发展” 的原则,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执行 和监管机制,确保各方独立运作、有效制衡。 董事会共有13名董事: 董事长郭树清 副董事长常振明 执行董事2名 非执行董事6名 独立董事3名
按国际标准贷款呆账准备 金计提比例: 正常2%、关注2%、次级 35%、可疑65%、 损失100%
建行财务重组
国家注资 2003年12月31日,国家通过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 司向建行注入资本金2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1862.30亿元现金,作为建行实收资本处理。建设 银行将原有所有者权益和当年的净利润用于弥补 累计亏损。由此,汇金公司成为建行的唯一所有 者。国家注资使建行资本实力大幅提高,为加快 股份制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时间表
根据世贸组织有关协议,我国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的限制。 加入时: 开放深圳、上海、大连、天津。 加入后1年内: 开放广州、青岛、南京、武汉。 加入后2年内: 开放济南、福州、成都、重庆, 允许外资银行对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 加入后3年内; 开放昆明、珠海、北京、厦门。 加入后4年内: 开放汕头、宁波、沈阳、西安。
增资扩股
上海宝钢30亿元、国家电网30亿元、长江电力20 亿元,发起人股东持股结构: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意义: 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 强化商业银行经营约束机制 产品和技术方面的要求 IPO成功的重要法码 如何选择战略投资者?
监管部门的要求: 第一,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必须在5%以上,否则 难以形成牢固的战略合作关系;(汇金公司的总 经理谢平称一般持股比例达10%才能算战略投资 者。) 第二,投资者必须持股三年以上,以保证较长时 间内双方合作的稳定性; 第三,投资者必须派出董事、派出相应的管理人 员,帮助国内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技术; 第四,投资者要提供技术和网络上的支持,这是 中资银行目前非常需要的。
用工制度改革: 建行实施全员劳动合同制,以契约为基础规范用 工关系。从1998年开始,建行就运用市场化手段 从海外引进了重要岗位的优秀人才。全行有2万多 名劳动合同制员工得以合理分流。 薪酬制度改革: 建行以薪酬与经济增加值(EVA)全面挂钩为核 心,以工资总额管理、员工工资分配、一级分行 行级领导年薪制等为主要内容,初步建立了机构 薪酬水平与其岗位责任和贡献挂钩的收入分配机 制,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
财务概要
经营成果(百万元人民币) 利息收入净值 非利息收入净值 提取准备金前的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 税前利润 税后利润 资产负债项目(百万元人民币) 贷款 呆账准备金 资产总额 存款 所有者权益 财务比率(%) 净利息收益率
2003
2002
78,972 9,578 44,684 22,687 450 411
发行次级债 2004年8月4日,建行首期150亿次级债券发行,同 年9月和12月再次发行次级债券,三期次级债券累 计达400亿元。 可疑类贷款处置 2004年6月29日,建行将高达1289亿元(50%央行 票据、50%核销)的可疑类贷款剥离给中国信达资 产管理公司。 损失类贷款处置 核销569亿元。
2、处置不良资产
内部消化: 提取呆账准备金(拨备) 核消不良资产
外部剥离: 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 对外打包出售 资产证券化
重组规模估算
资本净额
资本充足率 现有拨备 2003年拨备前利润 可供冲抵坏账的总额 不良贷款总额 损失类不良贷款应提 准备(100%计提)
金额单位(亿元)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势在必行
2003年2月,建行、中行先后通过中央银行向国务 院提出改革制上市的意向。 2003年4月,国务院有关领导表示可以考虑上市意 向,要求细化方案。 2003年7月,改制上市具体方案初步形成,开始聘 请中介机构。建行聘请毕马威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中行聘请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上市顾问。 2003年底,国务院决定选择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 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
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
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在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可 以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优势和劣势同在。
优势(STRENGTH) 1、强大的服务网络 2、地缘优势 3、文化优势 4、国家信誉支持
劣势(WEAK) 1、体制性弊端严重 2、服务水平较低 3、盈利能力不足 4、资产结构不合理 5、内控制度薄弱 6、人员素质不高 7、资本实力较弱 8、外部政策不利于竞 争
机遇(OPPORTUNITY) 1、可以有机会向外资银行 学习,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 2、可以根据国民待遇原则, 到缔约国发展业务。 3、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调 整信贷结构。
威胁(THREAT) 1、诱发国有商业银行 系统发生金融危机 2、人才流失 3、客户流失
外资银行加快进入步伐
董事会
战 略 与 提 名 委 员 会
审 计 委 员 会
风 险 管 理 委 员 会
薪 酬 与 考 核 委 员 会
关 联 交 易 控 制 委 员 会
监事会共有7名监事: 监事长谢渡杨 4名股东代表监事 1名职工代表监事 2名外部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 行长 副行长 总监察 总审计师 首席财务官 首席风险官 首席信息官 董事会秘书、行长助理以及董事会确定的其他管 理人员。
中国建设银行系国有商业银行,截止2003年底, 资产总额达到35,542.79亿元人民币,所有者权 益为1,862.80亿元人民币;境内外营业性分支机 构16,472个,正式员工275,029人。中国建设 银行拥有建新银行和中国投资咨询公司,并持有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机43.35%的股权,持有中 德住房储蓄银行75.1%的股权。 中国建设银行致力于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 目标,不断丰富产品和服务,利用完善的经营网 络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海内外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经过长期的发展,在中长期信贷、住房金融、项 目融资等产品和服务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和优势。
投行选美
围绕着建行上市保荐人(承销商)资格,国际大 投行展开了激烈竞争,国际投行所看重的是: IPO利益、战略投资者,最后胜出的是:
招股发售银行 香港汇丰银行 东亚银行 中信嘉银 交通银行 工银亚洲 建行香港分行
重组方式
1、补充资本金 内部: 自身积累来补充资本金,但需要较长时间,几乎 不可能。 外部: 国家财政注资、发行次级债券、税前利润抵冲、 其他资产变现; 此外,还可考虑引进国外合适的战略投资者,引 进国内合适的战略投资者。
2005年6月17日,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签署入股和战略合 作协议。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战略投资者第一次握手
入股协议: 包括从中央汇金公司手里购买9.1%的股权以及在 未来五年半内有权以建行IPO价格将总股权份额 提高到19.9%; 投资协议: 美国银行承诺于建行IPO时购买5亿美元新股; 战略合作协议: 下属七个分协议涉及公司治理、风险控制、IT、 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零售银行、资金业务 等方面。
64,972 5,934 30,738 15.243 4,337 4,304
2,122,13 186,280
1,766.388 (27,189) 3,083,195 2,559,652 107,236
2.74
2.67
资产利润率
不良贷款率 成本收入比率
分立重组
2004年9月14日,银监会批准建设银行分立为中国 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投资有限 责任公司,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准备上市。建 行采取了整体分拆上市模式。
中国建设银行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重组协议: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从2003年12月31日起,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承继原中国建设银行的商业银行业务,相关资 产与负债,以及相关权利和义务(“商业银行业 务”)。于2004年9月17日以发起设立方式成立。 中国建设银行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除商业银行业务之外的原建设银行的其他业务及 相关的资产负债(“非商业银行业务”)由中国 建设银行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承继。
建设银行的选择: 具备一定的规模 在业务领域具备专长和领先优势 愿意向建行转移技术和管理经验 其中国战略与建行无根本利益冲突
限制条件: 在中资银行中,外资持股比例在25%以下,单一 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0%。
合作者之一: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