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PPT培训资料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PPT培训资料

2、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限制竞争行为。主要形式 有: *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活动 *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5
反不正当竞争法
限制竞争行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限制竞争行为有
以下种具体表现形式:
3、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 4、招标、投标中的串通行为。主要表现为两类:一
②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生产、销售的商品或 提供服务,应当遵守该法。
③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 资料,也可适用本法。
16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 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消费者是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人 *消费者的消费性质是生活消费(包括商品消
9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不正当竞争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是指不正当地获取、 披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 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 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0
反不正是指经营者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之外,为 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价格倾销商品,扰 乱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合法 权益的行为。 下列4类情形不属于低价倾销行为: ①销售鲜活商品,如蔬菜、瓜果等。 ②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③季节性商品降价。 ④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2
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 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两类:一类是限制竞争行为; 另一类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违法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其他经营者的合法 权益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类是招标者和投标者串通,损害其他投标者的利 益,以排挤竞争对手的不公平竞争行为;另一类 是投标者与投标者串通,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 损害招标者的利益的行为。
6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不正当竞争行为 •欺骗性交易行为
具体表现为以下4种形式: ①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②与知名商品相混淆。 ③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 为是他人的商品。 ④伪造、冒用各种质量标志和产地的行为。
11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有奖销售是市场经济中经营者常用的一种促销手 段,法律并不禁止所有的有奖销售行为,只有符 合以下3种情形之一的,才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 为。 ①欺骗性有奖销售。 ②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③巨奖销售行为。对于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奖 的金额超过5000元即构成巨奖销售行为。
费和服务消费) *消费者的消费对象是商品和服务 *消费的方式包括购买、使用和接受
17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的权利 •安全保障权
该权利是消费者各项权利的基础,消费者的 安全保障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权,即消费者享有生命、 健康不受侵害的权利。 ②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权,即消费者享有财产 不受侵害的权利。
20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经营者的义务
•履行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 •接受监督的义务 •保障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
此义务包括3个方面:
①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 产安全的要求。
②警示说明义务,指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 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 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 发生的方法。
7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不正当竞争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了获得交易机会或 有利的交易条件,在交易之外采取各种手 段向交易相关单位或个人提供某种利益的 行为。
8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不正当竞争行为
•虚假宣传行为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
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 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所作的 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
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于1993年12 月1日起施行。 •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 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 道德。
1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狭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仅指1993年 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 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 护法》。
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该法的3个使 用范围:
①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 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到本法保护。
18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的权利
•知悉真情权 •自主选择权 •公平交易权 此权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 等公平交易条件。 ②消费者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19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的权利
•获得赔偿权 •获得相关知识权 •受尊重权,也叫做人格尊严权 •结社权 •监督批评权
12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不正当竞争行为
•诋毁商誉行为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 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 誉,从而削弱其竞争力,为自己取得竞争 优势的行为。
13
反不正当竞争法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的机关主要
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部门。
3
反不正当竞争法
限制竞争行为 •限制竞争行为,是指相关市场主体利用自己
的各种优势妨碍甚至完全阻止、排除其他 市场主体进行公平竞争的行为。
4
反不正当竞争法
限制竞争行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限制竞争行为有 以下种具体表现形式:
1、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 限制竞争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