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_《尊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尊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尊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逃难、僵硬等词语,理解并积累疲惫不堪等词语,能正确书写“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手法,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把人物形象写具体。

理解有深刻意蕴的句子,理解尊严的内涵,做有尊严的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手法,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把人物形象写具体。

教学难点:理解“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一、解题导入(提前板书)——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请大家和老师齐读课题。

《尊严》1.齐读课题2.课题尊严的尊字,是本课的一个生字,需要我们会认会写。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1)字源识字:甲骨文——有趣故事认识“尊”。

A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尊:我们的祖先再造字之初,尊的写法是这样的(如图)。

这是一个甲骨文,尊是一个象形文字,也就是模拟事物形状创造的汉字,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图画文字。

我们观察一下,尊字代表的意义。

我们可以把他分为两部分,上面部分像古时候的酒坛,下面部分像两只张开的小手。

合起来的表示的意义,像双手捧着酒坛,献礼祭拜,以示敬意的意思。

这就是尊的本义。

直到后来,历史更迭,华夏汉字形态不断演变,上面的代表酒坛的部分演变成酋字,下面的两只小手演变成了寸字。

尊字,最终成为现如今的写法。

——(2)指导书写:先观察结构——看细节——定点。

我们认识了尊字,那么它在田字格里,我们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先来观察一下尊字的结构:尊是上下结构。

上面是酋长的酋,下面是一寸长的寸。

在重点书写细节上,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书写要上窄下宽。

酋长的酋写得要紧凑一下,一定不要漏掉里面的短横。

下边寸字的横写要舒展,长一点,平一点,因为是是主笔,要把整个字稳稳地托起来。

还要注意在田字格的定点站位。

这样才能写出一个漂亮端正大气尊字。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示范书写,(完毕后)好,同学们在你的学案纸的田字格里规范地书写两个尊字。

(走进学生,巡视,拍照)提醒:请注意你的写字姿势。

(4)写后展示、评议(学生姿势和书写的汉字可投影)。

大家来观察下某同学的书写,你来评价一下(生说)。

随后同桌两人可以互相点评下看谁写得更漂亮。

3.理解“尊严”原意,简单交流对课文用“尊严”为题的理解。

(学生简要交流)我们认识了尊字,也会写了。

那我们把他放回词语中,尊严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一下尊严在汉语词典里的解释:4. 出示尊严在汉语大词典的两种解释。

尊严(zūn )1.形容尊贵而庄严:2.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如民族尊严、法律尊严、个人尊严等————那么尊严在本节新课中,是什么寓意呢?让老师和大家一起共同走进课文,共同学习尊严这一课。

【设计意图:导入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利于学生质疑破题,直奔课文重点,着眼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思维训练,让他们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交流预习,学会归纳。

(归类识词)出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此之前先听清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3分钟)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清脆悦耳,我相信大家一定对课文充满了好奇。

那么课文中的生字词你都认识吗?请看大屏幕第一组词语:自己借助拼音先小声读一读吧。

谁读会了,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2个同学)(谁还能正确、响亮、流利地读出这些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1)读词语第一组:沃尔逊杰克逊哈默例外款待赞赏捶背喉结僵硬许配第一组词语难不住大家,那么加深难度,第二组谁能读?(你读得铿锵有力,字字如肌,真好!)那么同学们能读是一项本事,善于发现更是一项难得的本事,那么第二组词语你们发现了什么?2)找发现:第二组:面呈菜色枯瘦如柴疲惫不堪狼吞虎咽A.学生交流(这些四字词语,都是描绘人困苦生活,艰难不幸生活的词语。

真希望同学们时刻保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灵。

相信你们会收获更多。

)————过渡:让我们学习继续,这些特色鲜明的词语,你能不能试着用上两组词语中的任何几个词,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3人即可)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A 选择两组词语中几个你喜欢的词语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哈默年轻的时候,逃难来到沃尔逊小镇上,他疲惫不堪,得到了杰克逊先生的善良的帮助,但他坚持劳动之后,再获得食物,获得了杰克逊先生的尊重。

)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答年轻人——哈默———借助课文关键字词概括课文的内容,是一种很重要的读书方法和阅读能力,同学们很了不起。

今后,咱们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不妨多使用这种读书法,把书读薄,多加练习,相信会更好!(预设:哈默和杰克逊,我们先来看哈默。

)从质疑开始,学会带着疑问合作交流:这个逃难的年轻人哈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也给沃尔逊小镇镇长杰克逊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杰克逊先生是怎么评价这个年轻人的呢?B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逃难人,可沃尔逊小镇的镇长杰克逊却是怎样评价他的呢?“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指名2人读,齐读。

)1.指名读;齐读。

2.学贵有疑,会提问就会学习。

我在第一次读这个句子的时候充满了疑问。

你们也读读,看看有什么疑问?(生交流,质疑?)预设:(让学生学会质疑。

预设:为什么说他有尊严?为什么他什么都没有,却百分之百是个富翁?为什么只要有尊严就是富翁?)3.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提出问题就是思考的起点。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课文,走近哈默,探个究竟。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通过课前检查了解到的情况,把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最有价值的问题抛出去,进而引导学生抓住兴趣点、疑点展开自主探究学习。

】三、研读课文,体会尊严,领悟写法。

——请同学们带着老师再次走进这个故事,我们师生接读课文,看看正在发生的这段神秘故事吧。

课件出示共同学习的具体要求:(小组合作5-7分钟)(ppt出示问题+学习要求)1.自主研读,独立思考:默读课文,独立思考。

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哈默是个有尊严的人,用“___”画出描写哈默的相关语句,简单批注,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过渡:(从独立思考到同伴互助)咱班同学既会读书又会思考,很多同学都在自己的书上留下思考的痕迹。

并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处,愿意把自己的思考与大家交流吗?小组四人交流。

2.共同体学习要求:结合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结合具体描写哈默有尊严的语句,说说你读出了什么?在协同学习过程,老师想先明确下要求—共同协作学习要求:小声交流、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补充观点、乐于分享、求助同伴(投屏学生思考的过程表现和记录痕迹)预设:教师相机(随机)点拨三)、汇报交流,突破重点,品味感悟过渡:这一群逃难的人疲惫不堪,饥饿万分,这种情况下,面对善良朴实的沃尔逊人拿来的食物,哈默的表现是什么?他是怎样做的呢?他心中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大胆的分享你们小伙伴的观点,我们认真在听——上。

)预设:1)外貌:屏幕出示:句子一: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你抓住的是对哈默的什么描写?——外貌)A.读句子;B.理解: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发青、发暗,疲劳的受不了了;脸色苍白——脸上没有一点血色;骨瘦如柴——瘦的就像柴火一样。

C.用心地再读句子:你仿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你看他(十分饥饿,脸色苍白,非常瘦弱,瘦的皮包骨头,好像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倒)。

D.读出虚弱,读出渴望。

小结:我们透过哈默的狼狈的外貌描写看到了一个饥饿到极点虚弱不堪的逃难人的形象,就是这样一个虚弱的年轻人,此时此刻他最需要什么?可是当食物摆在面前时,他却拒绝了,为什么?哪个组来交流一下年轻人的语言?预设:(2)语言:屏幕出示三次对话:*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你抓住的是对哈默的什么描写?语言)理解:哈默的请求,期待,渴望,希望能用劳动换取食物。

指导有感情朗读。

A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B他会想着什么?C体会哈默的礼貌、自食其力。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们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A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B他会想着什么?C体会哈默的疲惫,坚定、不愿意不劳而获。

理解:三个“不”字,体会到哈默的坚定。

指导朗读:语调并不激昂,但却字字透露着坚定。

第二句:我听出了你的疲惫;无力;还有坚决的态度。

你为什么非得干活才吃东西呢?难道你不饿吗?*“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A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B他会想着什么?C体会哈默的讲原则,认真。

D指导朗读。

理解:体会到哈默听到有活儿干时的高兴。

第三句:刚才的“不”为什么读的这么短促,这么坚定?(一定要先劳动再吃饭的原则)你再给大家读一读?更加坚定了!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回顾引读(课件出示哈默的三句话):师:我们再来读哈默的话,感受他的内心: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疲惫不堪的哈默急需食物充饥,可是当杰克逊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时,哈默却真诚请求说-- 当杰克逊回答没有活儿需要他做时,哈默毅然地拒绝说-- 当得到杰克逊安排给他的劳动后,他痛快高兴地说--小结:透过哈默的语言(板书:语言)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内心。

预设:(3)动作神态其实,哈默的动作也蕴含在对话的过程中。

哪个小组愿意交流?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A.读句子,说体会:仰起头:地位平等,人格平等,不准备让别人施舍;目光灰暗:说明哈默很失望,没有活干,他就不能吃东西;轻轻地捶背:干活认真;B.课件出示: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说:指名读句子;说说发现了什么?喉结上下动了动,说明了什么?(通过一个细小的神态就能读懂他的内心啊!来我们在看看的一个细微的动作,从这个动作中你又明白了一些什么啊! )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年轻的哈默坚持干完活再吃饭,我们来看: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C.课件出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串联)狼吞虎咽:什么意思?+视频:(1942动态片断)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又急又猛地吃东西。

说明哈默非常非常饿)哈默已经饥饿到了极点,但他仍然坚持干完活再吃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