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有着很多问题,例如基础薄弱、学
习习惯不够好、师范技能不足等。
教育工作者们应认真分析并加以解决。
加强学
生英语基础的教学、加强教学管理力度和加强师范技能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学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9-0000-01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这原因是
多方面的。
例如:由于生育率的下降,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源数量急剧减少;本
科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数量增多,由于学历差距,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
在就业竞争上处于弱势;由于高校的扩招,许多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入学时
英语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在校期间没有学到应有的知识和技能……目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较为困难,而就业困难也就使得许多报考高职院校的高中毕
业生不愿就读英语教育专业。
就业难——招生难——就业难……的问题形成了恶性
循环,使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发展困难重重。
当然,导致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面临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人口
大趋势的问题、国家政策的问题、全国就业形势的问题以及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许多问题不是单凭一些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或者一两所高职院校所能完全解决的。
但是,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
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应认真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
育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学生的质量提高了,其就业才有保障,
才有利于英语教育专业的发展。
对此,本文对相关问题作简要分析。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1. 英语基础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普遍偏低。
以我院为例,近几
届新生入学时提供的高考成绩显示:高考英语成绩90分以上的比例很低,不足10%,多数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在60~80之间,还有一些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在
60分以下(注:高考英语满分为150分)。
当然,完全以高考成绩评价学习状况
并不科学,高考英语成绩不能完全公正而客观的反应出学生的英语水平。
但是,
高考英语成绩过低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学生在高校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是比较
薄弱的。
英语基础差就导致了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
不少学生上课听不懂、作业不
会做,学习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
还有一部分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2. 学习习惯的问题。
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教育专业也不例外。
许多学
生下课不及时复习,不愿花时间积累单词,不知道背诵一些经典英语文章,没有
投入足够的精力在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
3. 师范技能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验收大学三年级学生的师范试讲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在经过两
年多的大学学习后其师范技能仍然是严重不合格的!许多学生在课堂用语、课堂
板书、教学安排等方面均有很大的问题,其中为数不少的学生根本不清楚该如何
有效地组织课堂,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上讲台就手忙脚乱、紧张失措,完全无法开
展正常教学。
这样的毕业生必然是不会受到中小学或其他初等教育机构的欢迎的。
二、相应对策
1. 加强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力度。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这一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专业课的教师
不应该回避,而应该实事求是,花大力气给他们补好英语基础这一课。
大一的第
一学期,专业课教师应带领学生把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知识认真梳理一遍,为以
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借此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以后的教学中,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几大基本语言技能更应放在重要地位。
2. 加强教学管理力度,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普遍不够好,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应担当起监督者和引
导者的作用。
应该要求学生养成每天朗读文章、记忆单词的习惯并加以督促和检查。
还可以每学期给学生规定一定数量的篇章背诵任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加以
检查,把其作为学业评定的一个标准。
当然,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
和管理过程中也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对于基础相对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大
其学习任务的难度,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开始时的要求则不要太高,要特别注
意循序渐进。
以背诵为例,有些学生基础很差,完全读不懂所要求的材料,更别
说背诵了。
对于这些学生,刚开始时就没必要强制要求非把这些材料背诵下来不可,可以给他们另准备一套内容简单的材料要求背诵,并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加以
鼓励,等他们的英语水平有所提升后再加大材料的难度。
3. 加强对学生师范实践的训练。
首先,应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定期邀请优秀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给英语教育
专业的学生作讲座和上示范课,使学生们对如何组织英语教学和如何成为一名合
格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有充分的认识。
同时,应多组织学生去中小学和其他基础教
育机构进行教学见习。
另外,改进现行的试讲训练模式非常重要。
目前,大一的
学生不进行试讲训练,到大二时开设英语教学法等课程,到大二下学期甚至大三
才开始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试讲训练,于大三上学期验收。
这种模式问题很大。
笔
者认为应从大一开始就进行试讲训练。
当然,刚开始时的要求不宜过高,重点放
在训练学生应对课堂的能力上,对教案规范等要求可以适当放松。
学生有一定的
实践基础后,再学习英语教学法等课程。
学习完相关课程后,则相应地提高要求。
这种方式优点很多。
首先,可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试讲训练。
经过近三年的训练,至少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游刃有余的进行课程教学。
其次,学生在有一定教学实践
的基础上再学习英语教学法等课程则比较轻松,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也较为容易,
从而能更好地运用理论指导教学。
这种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感性认识的认知
过程是符合学习规律的,也非常有利于学生师范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的确不少。
对此,教育工作者
不应该一味地怨天尤人,而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的态度,认真分析相关问题并加以积极解决。
笔者相信,在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
努力下,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简介:
吴桂先,男,1972年2月出生,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