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腰痛中医健康指导资料教程

腰痛中医健康指导资料教程

【药物使用说明】
(1)氨曲南 【规格】1.0g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治疗尿路感染、腹腔内感染、术后伤口 及烧伤、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用法用量】 1、静脉滴注:氨曲南浓度不得超过2%,滴注时间 20~60钟。2、静脉推注:每瓶用注射用水6~10ml溶解,于3~5分钟内 缓慢注入静脉。 【不良反应】 常见为恶心、呕吐、腹泻及皮肤过敏反应。 【禁忌症】对氨曲南有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a. 对青霉素、头孢菌素过敏及过敏体制者仍需慎 用。b. 氨曲南和萘呋西林、头孢拉定、甲硝唑有配伍禁忌。
【入院第二天】
4.腰痛的基本知识
一般认为,腰痛(肾结石)的形成与肾虚、湿热、瘀滞等因 素有关。肾气亏虚则蒸腾气化失职,无以吸清排浊,尿浊杂质结 为砂石;湿热蕴结下焦,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浊杂质结 为砂石;下焦瘀滞,气不行水,浊质凝结,日久成石。砂石阻滞 于腰部,而出现腰痛。
主要症状:
以腰痛为主。表现为腰部钝痛、胀痛,疼痛间断发作。
碎石简介
碎石后注意事项
第二阶段 (第3—4天)
观察生命体征 观察排尿情况 病情观察 有无砂石排出 观察排便情况
中医特色治疗
穴位按摩 耳穴埋豆
排石操
调整用药:根据上级医师查房及 检查结果回报
第三阶段 (第5—6天)
第四阶段 (第7—14天)
病情观察 告知复查各项检查注意事项
彩超 腹平片 血、尿等
调整用药:根据上级医师查房及检查结




左人【穴 【
2. 1/3 1/3
图中穴退 临
为 按 摩 人 中 穴 。
穴 : 人 中 沟பைடு நூலகம்上

位 位 置 】
热 。
发 热






证 施 护 】
交 界 处 。
刺 合 谷 、 人




左上曲【
图髁池穴
为连穴位
按线:位
摩中屈置
曲点肘】
池。成
穴直









图 五
肱 骨 外
左掌合【
图骨谷穴
次要症状: 腰痛剧烈发作时多伴有血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
等。
【证侯分型】
(1)下焦湿热型: 腰部疼痛,重着而热,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
腻,脉数或弦数。
(2)气滞血瘀型: 腰部胀痛或隐痛,尿中可夹有血块或尿色暗红,小便不畅。
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白,脉弦紧或涩。 (3)肾阴亏虚型:
结石日久不消,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头晕耳鸣,小便 微涩,或带血丝,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 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4)肾阳不足型:
腰部隐痛,排尿无力,体倦乏力,畏寒肢冷,遇劳更甚,常 反复发作,少腹拘急,面色晄白。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疗原则】 调中消石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遵医嘱协助病人行体外碎石,指导病人行泌尿系结石排石 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次数,有无发热、血尿, 有无砂石排出,有无排尿突然中断等情况。 (2)患者面色苍白、出汗、呕恶、辗转呻吟时,报告医师并配 合处理。 (3)出现虚脱时,取平卧位或头低位,做好抢救准备。
经:甘,微温,归脾 。 气升阳,益卫固表, ,托疮升肌。
芒硝 性味与归经:咸、苦,寒。归胃经; 肺经;脾经;肾经;小肠经;三焦经; 大肠经。 功能: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 肿。
陈皮 性味与归经:性温,味 辛、味苦。 归脾经、胃经 、肺经。 功能:理气健脾,调中 ,燥湿,化痰。
元胡 性味与归经:辛、苦,性温。归心 、脾、肝、肺经。 功能: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 能。
中医专病护理 宣教和康复指导
——腰痛
第一阶段 (第1-2天)
入院宣教
抽血
入院评估
感染性疾病筛查
各项检查注意事项 常规检查
CT、彩超、KUB
腰痛基本知识
疾病概况 辩证分型 治疗原则
临证施护
用药调护 辩证用药—中医特色调中消石汤 静点抗感染药物(必要时)
饮食调护 情志的护理
生命体征 病情观察
排尿情况
体外冲击波碎石
【药物使用说明】
(2)注射用磺苄西林钠
【规格】2.0g(200万单位)
【适应症】
适用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 症等。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常见,包括皮疹发 热等2;、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3、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 【禁忌】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试实验阳性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1. 2. 3. 4. 5. 6.
交三膀肾胃脾
感焦胱:::
:::耳耳耳
对屏耳甲轮甲
耳间甲艇脚腔
轮切艇部消后
下迹部,失上
角内,对处部
的、对耳。。
末耳耳轮
端腔轮下
与的脚角
耳前部下
轮下。方
交部 后
界。 部


【 等、【
耳 。疼临
穴 埋 豆 常 用
痛证
者 可 耳 穴
施 护 】
穴埋
位豆
及:
位脾
置、
】肾


为中穴位
按点:位
摩处手置
合。背】
谷,
穴第
。一













5.用药调护:辩证用药
【中药调护】 (1)下焦湿热型中药宜温凉服用。
(2)肾气亏虚型中药宜温服。
(3)观察用药后反应并做好记录。
【中医特色—调中消石汤】 目的:健脾胃、清热消积、活血行气、软坚化石的目的。
药物主要组成:生黄芪、芒硝、陈皮、元胡、板蓝根、鸡内金、 白屈菜、鱼枕骨。 临床诊疗每位患者时,则在遵守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原则 的基础上,四诊合参,谨守病机,加减用药,不断提高结石病 的疗效。
板蓝根:
鸡内金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胃板小蓝根
肠膀胱经。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胃经。
功能:消食健脾,涩精止遗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鱼枕骨 性味归经:甘、咸,寒。 功能:利尿,排石。
白屈菜 性味与归经:苦,凉。有毒。 肾经 功能:清热解毒,止痛,止咳
【抗感染药物】
(1) 酰胺类药物:如注射用氨曲南等。 (2)半合成型青霉素药物:如注射用磺苄西林钠等。 (3)喹诺酮类药物:如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ß
1、使用本品前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试实验, 阳性禁用。
果回报
饮食指导 中医食疗方 情志指导 出院指导 生活起居指导 用药指导 定期复查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入院第一天】
1.入院宣教:病区环境、病房设施、介绍主任、护士长、责任护 士、主管医生
2.入院评估:进行入院评估、日常生活评分、填写健康宣教单 3.告知各项检查注意事项:常规抽血、检查,告知抽血注意事项 及检查CT、彩超、腹平片等注意事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