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碱地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及改良措施

盐碱地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及改良措施

盐碱地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及改良措施作者:刘景升指导老师:赵经华摘要:盐碱地是指土壤含有过量可溶性盐类的土地。

土地盐碱化的原因是由于土壤和地下水含盐过高,在强烈的地表蒸发情况下,土镶盐分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并积聚于土壤表层。

盐碱地由于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表层土壤盐演化的加剧,使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关键词:盐碱地;土壤改良;水利改良;物理改良;园林绿化前言:盐土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可提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从而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使植物根系及种子发芽时不能从土壤吸收足够的水分,甚至还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

土壤含盐量过高,尤其在干早季节,盐类集聚表土常伤胚轴,其伤害能力以碳酸钠、碳酸钾为最大。

在高pH值下,还会导致氢氧根离子对植物的直接伤害。

有的植物体内集聚过多的盐,而使原生质受害,蛋白质的合成受到严重阻碍,从而导致含氮的中间代谢物的积聚,造成细胞受害。

正文:形成原因:在干旱荒漠气候条件下,加之受封闭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含盐母质和盐生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地下径流和盐分出路不畅,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盐分不断向地表聚集,使耕地产生次生盐渍化。

另外,伴随着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人类的活动也必然对土壤盐碱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碱土的形成条件与特点:土壤碱化过程往往与土壤脱盐过程相伴随,但土壤脱盐并不一定必然会发生碱化,它是土壤碱化条件之一。

土壤碱化形成条件为:(1)土壤质地较为粘重,土壤吸收复合体吸收性能较强;(2)土壤溶液中含有较多钠离子;(3)有水参与作用,使土壤溶液中钠离子有在土层中上下移动的能力和条件。

改良措施:1.1物理改良(主要是农业技术措施)物理改良主要是对土层的整改。

有平整地面、深耕晒堡、客土抬高地面、微区改土、大穴整地等方法。

对于平整地面应当注意留一定坡度,挖排水沟,以便灌水洗盐。

凡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结构不良的土地,特别是盐碱荒地,在雨季到来之前要进行翻耕,疏松表土,增强透水性,阻止水盐上升。

四周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小型绿地,采用客土抬高地面下设隔离层,利用高差进行排水淋盐,达到改土的目的。

土壤临界深度减去地下水位深度即为抬高高度。

还有就是事先将塑料薄膜隔离袋置树穴中添以客土。

有时在树穴内铺隔盐层,通过铺粗砂、炉灰渣、植物秸秆等然后添以客土。

有效地控制土壤次盐演化,并通过采取适地适树、小苗密植、适时栽植、合理灌溉、及时松土、多施有机肥等一系列栽培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盐碱和大风对树木的危害,有效的抑制客土发生次生盐演化,从而保证栽培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

对盐碱土增施有机肥和化学酸性肥料,有机肥能增加土壤的腐殖质,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盐碱地的通气、透水和养分状况,有机质分解后产生的有机酸还能中和土壤的碱性,施用其他有机质,如:腐叶土、松针、木屑、树皮、马粪、泥炭、醋渣及有机垃圾等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化学酸性废料,例如:施用硫按和过磷酸钙,可使声值降低,同时磷能提高树木的抗性。

施人适当的矿物性化肥,补充土壤中氮、磷、钾、铁等元素的含量,有明显的改土效果。

1.2水利改良(水利工程措施)水利改良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盐随水来、水散盐留”的水盐运动规律加以运用的,有蓄淡压盐、灌水洗盐、下部设隔离层和渗管排盐。

在盐土周围筑存降水,促使土壤脱盐。

降水条件较好的地区,在田内灌水洗盐,可加快土壤脱盐速度。

在一些大型绿地中渗管排盐是绿地改土的常用方法之一。

铺设暗管把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止次生盐演化的目的。

一般分为3种形式,一是用水泥渗漏管或塑料渗漏管,埋于地下适宜深度排走溶盐。

二是挖暗沟排盐,沟内先铺鹅卵石,然后盖粗砂与石砾或铺未烧透的稻糠壳灰,然后填土。

三是开沟排水,主要在盐碱较重,地下水位浅,排水有出路地区,可建立排水系统,排水沟深度应在1.sm以上,有利于土壤脱盐和防止返盐。

1.3生物改良措施(1)种植绿肥作物据试验,每公顷产鲜绿肥.2871-3.4995万kg,当年返压,第2年土壤o~20cm土层含盐量降低0.112%司.148%,有机质提高0.11%一0.29%。

(2)大面积小苗密植,成片成林,可降低风速,改善区域小气候,减少地面蒸发,减轻土壤返盐。

(3)使用微生物菌肥等。

1.4灌溉洗盐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把水灌到盐碱地里将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淋洗出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再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

它既要满足作物对水分的要求,又要淋洗土壤的盐分,以调节土壤溶液浓度,并结合其他农业技术措施,巩固和提高土壤的脱盐效果。

1.5排水除涝盐碱地改良利用最主要的水利工程措施就是排水,及时排水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含盐地下水向地表运行,引起土壤积盐和地表返盐,避免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及时排水还能加速排除因降雨、灌溉和洗盐过程所带的盐分,使土壤逐步脱盐,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

1.6化学措施化学改良是应用一些酸性盐类物质来降低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的阳离子代换能力,并降低土壤含盐量,增强土壤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另外,化学改良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加速洗盐排碱过程。

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 3 类:一是钙剂,如石膏、过磷酸钙等;二是钙活化剂,如粗硫酸、黑矾、黄铁矿等含酸、含硫物质;三是其他改良剂,如腐殖酸肥料,土壤结构改良剂、炉渣、工矿副产品等。

展望:在盐碱地改良利用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改良措施。

水利措施虽被认为是治理盐碱地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旱地农业中是不经济的。

因为,一方面要冲洗土体中的盐分;另一方面还要控制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土壤返盐,这就必须具备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排水条件,做到灌排结合。

物理措施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且成本低,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化学措施是专门针对碱土和苏打盐土采用的改良措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生物改良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可以在盐碱地中直接种植耐盐作物,进行常规灌溉管理,即灌溉水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所利用,同时在植物根系和水向下运动的共同作用下,将土体盐分随根系向下推移。

整个过程既没有经济上的大量投资,也没有严格的条件要求,符合新疆当前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在盐碱地改良利用过程中,采取的改良措施经历了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

水利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改良等盐碱地改良的多种技术和措施具有不同的改良效果,但由于盐碱地改良是一个较为复杂、难度较大、涉及面广的综合治理系统工程,所以今后对于盐碱地改良利用的研究,还应以发展的观点,因时因地对各种措施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

在具体措施上,坚持以水利改良为中心,水利、物理、化学和生物措施综合应用的原则,因地制宜,统一规划。

盐碱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势必需要用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利用新的技术方法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结论:经过改良的盐碱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复杂性。

盐碱地的发生发展受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及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影响,也受人为活动如土地利用方式、农业耕作技术、水利工程设施等因素的影响。

在同一类型盐碱地上,危害程度往往不同,改良利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2)不稳定性。

经过改良的盐碱地,由于土体仍保留有部分可溶性盐类,如果灌溉、排水措施不当,或遇内涝积水,又会造成次生盐碱化。

(3)地区性。

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土壤含盐量与盐分组成也有差异,改良利用必须因地制宜。

(4)综合性。

因为盐碱地的发生与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所以对其改良利用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由于盐碱地的改良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治理系统工程,所以对于改良盐碱土多采取以水肥为中心,包括水利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改良等综合治理方法,这是改良治理盐碱地的主要方向。

但在多种盐碱地改良技术方法中,利用工程排水洗盐是一项重要的水利技术措施,只有健全排水设施,其他措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土壤改良应与种植计划密切结合进行,选种耐盐植物,并在种植和养护过程中继续改良土地。

参考文献:[l]林成谷.土坡学(北方本)[M]北京浓业出版杜,1983.[2]邢军武.盐碱环境与盐碱农业〔]J.地球科学进展,2加1(2):257-266.[3]那金标,邢尚军,张建锋,等.几种重要盐碱地土坡改良利用模式的比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印3.31(6.)[4]沈万斌,茸德明,包国章,等.农灌区土坡次生盐演化的防治方法及实例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1:)l03一I孤[5]一种土城改良剂.中国农业网〔EBIOL],2侧洲卜2-1.0[6]“禾康”盐碱土城改良剂.中国农业网【E.叼L」,五协卜2~1.0[7]康地宝作用机理及使用技术.中国农业网【El刃。

L],2以洲卜11一[8]尹美娥.咸水滋溉下的土坡水盐运动规律〔]J.水利水电技术,2以X)(7):24一26.[9]孙瑞玲·现代农业建设的路径与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8: 36·[10]杨重光·国外土地制度和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地产市场, 2004, 11 (12): 85·[11] A. Y. Hoekstra,A. K. Chapagain. Water footprints of nations: Water use by people as a function of their consumption pattern[J].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7,21(1) .新疆农业大学专业文献综述题目: 盐碱地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及改良措施姓名: 刘景升学院: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业: 农业水利工程班级: 农水082班学号: 083831244指导教师: 赵经华职称: 讲师2012年3月10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