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选择题1. 文物古迹保护是一项社会事业,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
文物古迹保护是一项公共事业,是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A. 对2. 文献记载可以印证文物古迹年代的准确性,但不应作为判断年代的主要依据。
A. 对3. 在对文物古建的修缮工程中,木构件的断白,是指在木构件的表面上用单批灰遮盖住木料的本色。
B. 错4. 文物古建保护修缮勘察设计中,拍摄的现状照片,应重点反映工程对象的整体风貌、时代特征、病害、损伤现象及程度等内容。
A. 对5. 在实际评价古建筑残损状况时,可以套用相关工程的检测文件的基本数值,确定其危害程度。
B. 错6.古建筑木结构中,角梁的修缮要点是要确保其受力要求,形制可变。
B. 错7. 明清官式古建筑瓦顶修缮时,滴子瓦蚰蜒当,圆眼勾头之下,应放两块遮心瓦。
B. 错8. 在古建筑修缮工程中,石陡板安装灌浆时,不宜一次灌满,最少不低于三次,每次灌浆需凝固后,再灌第二次。
A. 对9. 在文物修缮中,对于采取局部拆砌方法施工的新砌筑石砌体,应按现代工艺做法规范施工。
B. 错10. 对夯土体进行锚固,能够较充分调动和提高其自身的强度及其自稳能力,大大增大了结构物体积和增大结构物自重。
B. 错11. 古建筑木构件的单披灰地仗是不使麻的地仗,传统的单披灰均指四道灰。
A. 对12. 北方地区的古建筑用传统大漆施工较为适宜。
B. 错13. 掐箍头彩画是北方官式彩画中最简单的一种彩画形式。
B. 错14. 古建筑地仗中的油水比指的是灰油和石灰水的重量比。
A. 对15. 搭材作是清代建筑营造中的一个专用名称,搭材作现代称作“脚手架”。
A. 对16. 砌体的所有破坏是由于砖石达到强度极限造成的。
B. 错17. 砖石结构的塔,塔体倾斜普遍存在。
A.对18. 北方官式建筑的普通台基由土衬石、陡板石、埋头角柱、阶条石和挑檐石组成。
B. 错19. 古建筑的基础一般距离建造的时间久远,经建筑物长期压实后绝大多数已经沉降稳定,地基土已经达到平衡的状态,应尽可能不去扰动才是安全的。
A. 对20. 相同的材料质量和配合比,不同的操作方法,不会影响灰土的强度。
B. 错21. 土遗址的建造方法主要有:生土挖造、粉土夯筑、土坯砌筑、湿土和泥垛筑以及以上几种方法综合建造。
A. 对22. 在西北地区,大批古代土遗址都已不同程度地遭到严重的风蚀和风化破坏。
A. 对23. 砌丝缝墙的工艺流程为:弹线、样活→拴线→打灰条砌筑→背里、填馅→灌浆、抹线→打点墙面→打点灰缝A. 对24. 古建筑管理与使用单位的行政领导人,即为该单位的防火安全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A. 对25.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选择的电器设备和线缆可以不必考虑当地自然环境条件。
B. 错26. 文物建筑防火保护区内安全出口或安全疏散通道不宜少于两个;因客观条件限制不能满足前述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限制文物建筑的使用方式和同时在内的人数。
A. 对27. 《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中规定: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技术防范是安全防范的重要措施,应优先采用当地的技术防范。
B. 错28. 古建筑技术防范系统的传输线路宜采用阻燃线缆,并用金属管保护。
A. 对29. 文物建筑防雷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中,新增的防雷装置应安装牢固、设计寿命长,不必与文物建筑风貌协调一致。
B. 错30. 在对文物建筑进行防雷设计前,应对文物建筑所在的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进行调研,特别是要了解文物建筑本身和邻近区域内雷击灾害的史料。
A. 对31. 文物建筑防雷工程中接闪器的布置,对高度相对较低的文物建筑,如城墙、桥、经幢、墓塔(塔群)、低矮的群体文物建筑、密集组群宜采用独立接闪杆的形式。
A. 对32. 当文物建筑因为复杂的花脊或因年久而造成正脊或垂脊塌陷,无法安装接闪导线时,宜在文物建筑周边设立独立接闪杆。
A. 对33. 根据《文物建筑防雷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试行)》规定,有重檐的庑殿、坛、塔、亭,第一类防雷文物建筑重檐高度为 45m 或以上和第二类防雷文物建筑高度为 60m 或以上时,应在重檐檐口安装呈闭合状的接闪导线。
A. 对34. 设计单位对各专业设计意图和图纸问题进行交底,并负责将交底内容按专业汇总整理成《设计交底记录》。
B. 错35.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竣工后应随施工资料一并归档。
A. 对36. 文物建筑的修缮工程,原则上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如业主单位有需求,在不影响全局的情况下,和施工单位协商后可做部分修改。
B. 错37. 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业主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A. 对38.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施工单位编写工程竣工报告内容相同。
B. 错39. 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审批机关视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成立验收小组或者委托有关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A.对单选题1. 文物古迹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或遗留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其中的附属文物;以下遗产类型不属于文物古迹范畴的为________。
B. 自然景观2. 许多文物古迹类型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呈现出________特征。
在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中文物古迹所在社区的参与,是这类文物古迹保护的基础。
C. 活态3.以梁思成先生为代表的营造学社在当时提出的古建筑修缮原则是________。
B. 整旧如旧4. 文物古迹原状的状态不包含下列哪一项?B. 文物古迹价值中所包涵的现有环境状态5. 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是对其生命过程的干预和存在状况的改变。
采取保护措施时,应当把干预限制在保护文物古迹________的程度上。
为减少对文物古迹的干预,应对文物古迹采取预防性保护。
A. 安全6. 在古建筑测绘过程中,除了要对建筑细部构造尺寸进行测量外,还需要对建筑进行________的控制性测绘。
B. 总尺寸7. 越来越多的现代检测技术被应用到古建筑的勘测,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现代检测技术的是________。
D. 使用铅垂检测柱子歪闪情况8.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木材病害类型?D. 酥碱9. 古建筑基础由于土质差别,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匀、建筑长度较大或结构有差别等原因引起的地基基础不均匀变形而产生裂缝属________。
C. 沉降裂缝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屋面瓦顶一般保养性维修的是________。
D. 挑顶维修11. 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中,不属于现状勘察报告内容的是________。
D. 针对病害采取的修缮防治措施,必要时可作多种措施的方案比较12. 古建筑木构件中,踩步金专用于________建筑山面。
A. 歇山13.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中,要求原木或方木构件,包括梁枋、柱、檩、椽等含水率不应大于________。
C. 20%14. 大木安装主要由木工和________配合进行。
A. 架子工15. 木工立架安装工作,可撤掉戗杆的时间为________完成后。
B. 屋面、墙身工程16. 古建筑瓦屋面按所使用的材料防水性不同可分为以下哪两类?A. 琉璃瓦和布瓦17. 古建筑修缮中,布瓦屋顶的一般操作程序是________。
A. 苫背→分中号陇→调脊→瓦瓦18. 北方官式建筑,琉璃瓦屋面垂脊小兽的位置按先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B. 龙、凤、狮子、天马、海马19. 在古建筑修缮中,传统石活焊药的粘接材料是________。
D. 白蜡、芸香、松香、黑炭20. 古建筑台阶与台帮安装时,要注意预留________,以利排水。
B. 泛水21. 在古建中________不仅作为罩面油,也是调配金胶油的主要原料。
C.光油22. ________是古建地仗中调满的主要材料,并专用于古建地仗,起胶结砖灰的作用,增加地仗灰壳的强度,并使其防潮、耐水、延年。
C.灰油23. 古建中使用的金箔有库金和赤金两种,它们的含金量分别是多少?B.98%和 74%24. 油漆与________同属于一类工艺。
A.粉刷25. 一麻五灰的工艺流程是以下哪项?①捉缝灰,扫荡灰②使麻,磨麻③压麻灰,轧线④中灰,细灰,磨细灰、钻生油A. ①②③④26.在古建油漆彩画中,以________为界,将木构分为上架和下架,上架大木多做彩画,下架大木多做油饰。
A.各檐枋下皮27.施工修缮中搭设脚手架立杆间距一般为________。
A. 1.5 米28. 脚手架坡道上铺设的脚手板应加防滑条,两侧必须绑搭________。
B. 两步护身栏29. 砖石砌体作为建筑的受力构件,主要承受________。
A. 垂直压力30. 下列不属于古建筑墙面砖缝形式的是________。
A. 满丁满条31. 在古建筑修缮中,灌浆机械的选择应根据需要选择专业设备,灌浆嘴可用金属管或塑料管,布设于砌体的灰缝处,布嘴距离根据实际情况,一般以________左右为宜。
C. 0.5~1m32. 在古建筑修缮中,对于砖石砌体局部松动、开裂严重,局部濒临坍塌或已经出现坍塌的部分,应进行________维修。
C. 局部拆砌33. 下列哪项是以承受单方向的轴向压力为主的结构形式?B. 拱券34. 拱券是以承受单方向的________为主的结构。
B. 轴向压力35. 治理穹隆的开裂裂缝,可以在穹隆下部采取哪项措施?C. 增设支座环梁36. 券脸正中间的一块石料叫做________。
37. 古建筑修缮传统材料工艺中,泼灰过细筛后分层用青浆泼洒,闷至 15 天以后即可使用,白灰与青灰的重量比为 100:13,这种灰浆是________。
B. 泼浆灰38. 以下哪类遗址是遗址文物中最难保存的一类文物________。
B. 土遗址39. 用 PS 加固的夯土主要具有以下哪个性质?B. 耐风蚀性40. 根据《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文物建筑防火保护区内安全出口或安全疏散通道不宜少于____个。
B. 两个41. 根据《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文物建筑内每层配置的灭火器不应少于________具。
B. 242. 根据《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室内配电线路埋地敷设时,应穿壁厚不小于________的热镀锌金属导管保护。
管线应敷设在夯实的基础土层,并采取固定措施。
A. 2.0mm43. 各古建筑的管理与使用单位,要把________火灾列为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切实做到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使防火工作做到经常件、制度化。
A. 预防44. 文物系统博物馆一级风险单位应建立室外周界报警系统,周界报警系统应覆盖全部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