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暨南大学中医基础医学综合考研真题一、单选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答案代码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5分,共40题,计60分)1、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2、藏象的基本含义是:()A.五脏六腑的形象B.内在组织器官的表象C.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D.内脏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3、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先天与后天方面B.性状与分布方面C.生化与运行方面D.功能与结构方面4、血和津液的共同功能是:()A.滋润和濡养作用B.作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C.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D.排泄代谢产物5、“天癸”是指:()A.来自父母的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质B.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基本物质C.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D.决定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基本物质6、以下哪种说法是对的:()A.脾喜燥恶湿,胃喜湿恶燥B.脾喜燥恶湿,胃喜燥恶湿C.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D.脾喜湿恶燥,胃恶燥喜湿7.下列除哪项外,均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A.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B.诸寒收引,皆属于肾C.诸风掉眩,皆属于肝D.诸湿肿满,皆属于脾8、以下哪项是暑闭气机证的特征表现:()A.恶热,汗出,口渴,疲乏B.胸闷,腹痛,呕恶,无汗C.高热,神昏,抽搐,惊厥D.胸闷,腹胀,苔腻,发热9、下列何证表现为脘腹振水声,水声辘辘,吐清水,苔白滑,脉沉滑:()A.脾阳虚证B.寒湿困脾证C.饮留胃肠证D.胃阳虚证10、诊断食滞胃脘证,下列哪项最有意义:()A.胃脘胀痛B.大便溏泻C.恶心呕吐D.嗳腐吞酸11、下列哪项并非真实假虚所说的“假虚”:()A.脉象沉细B.身体赢瘦C.便溏不爽D.神情默默12、病人舌淡白胖嫩,舌苔水滑,多为:()A.气虚挟湿B.阳虚水停C.热痰内蕴D.气分有湿13、表证挟痰饮,常见的脉象是:()A.浮脉B.浮缓脉C.浮滑脉D.浮紧脉14、下列哪项不宜诊断为气分证:()A.谵语狂乱B.咳喘痰黄C.舌红苔黄D.身热夜甚15、既利水渗湿,又泄热的药是:()A.猪苓B.茯苓C.泽泻D.葫芦16、首创将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医书是:()A.《太平圣惠方》B.《伤寒杂病论》C.《医方集解》D.《黄帝内经》17、越鞠丸的君药是:()A.栀子B.苍术C.香附D.川芎18、哪一项不属于川芎茶调散的组成?()A.荆芥、防风B.羌活、白芷C.当归、生地黄D.细辛、薄荷19、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用是()A.化痰熄风,健脾祛湿B.涤痰熄风C.镇肝熄风,滋阴潜阳D.凉肝熄风,增液舒筋20、《医方集解》的作者是:()A.张秉成B.喻昌C.汪昂D.吴仪洛21、能利湿退黄的祛风湿药是()A.地骨皮B.青蒿C.胡黄连D.秦艽22、既善泻下攻积,又善活血祛瘀的药是()A.芦荟B.大黄C.牵牛子D.番泻叶23、煨用行气力缓而多用于止泻的药是()A.香附B.木香C.葛根D.青皮24、体现“入营尤可透热转气”理论的方剂是()A.清营汤B.凉膈散C.仙方活命饮D.普济消毒饮25、以下哪一方剂组成中无茯苓?()A.补中益气汤B.参苓白术散C.真武汤D.败毒散26、乌梅丸组成中无()A.附子B.蜀椒C.白芍D.黄连27、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被称为第一次大总结的著作是()。
A.针灸甲乙经B.针灸大成C.针灸大全D.灵枢经28、与阴维脉相通的腧穴是()A.公孙B.列缺C.内关D.足临泣29、足厥阴肝经经循行起始于()。
A.足大趾外侧B.足大趾内侧C.肺中D.肝中30、以下穴位中不属于络穴的是()。
A.外关B.内关C.公孙D.太溪31、运用夹脊穴治疗心肺疾病,常选择哪个节段的夹脊穴()。
A.一至五胸椎B.六至八胸椎C.九至十二胸椎D.二至五腰椎32、根据俞募配穴理论的特性,膀胱病症证应该选择()穴治疗。
A.膀胱俞、关元B.膀胱俞、中极C.肾俞、气海D.膀胱俞、曲骨33、根据下合穴的理论,治疗泻痢宜取()。
A天枢B.上巨虚C.下巨虚D.曲池34、哮病之治,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的医家是()A.张仲景B.虞抟C.张景岳D.朱丹溪35、提出肺痈初起在表者宜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抑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等治疗原则,见于()A.《医学入门》B.《备急千金要方》C.《外科正宗》D.《金匮要略》36、胸痹,寒凝心脉证的治法为()A.通阳泄浊,豁痰宣痹D.辛温通阳,宣痹散寒C.通阳散寒,理气活血D.益气养阴,活血通脉37、患者头痛且眩,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失眠多梦,面红目赤,口苦,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宜选方()A.八珍汤B.通窍活血汤C.半夏白术天麻汤D.天麻钩藤饮38、“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语出哪位医家()A.朱丹溪B.李东垣C.刘完素D.张仲景39、患者胃脘痞满,灼热急迫,按之满甚,心中烦热,咽干口燥,渴喜冷饮,身热汗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宜选方()A.甘草泻心汤B.生姜泻心汤C.大黄黄连泻心汤D.半夏泻心汤40.把阳黄、阴黄辨治系统化的著作是()A.《伤寒微旨论》B.《卫生宝鉴》C.《景岳全书》D.《圣济总录》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并请将其题目编号与√、×符号写在答题纸上。
每小题1.5分,共20题,计30分)1、热入营血,血得热则薄疾妄行,故不会导致瘀血的形成。
()2、六气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它不会导致人体发病,因而不属于病因。
()3、手三阴经在上肢外侧的分布是:太阴经在前,厥阴经在中,少阴经在后。
()4、宗气又名大气,积聚于膻中。
()5、身目发黄,色鲜明如橘,胁肋灼热胀痛,厌食,腹胀,口苦,泛呕,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应诊为脾胃湿热证。
()6、证候相兼的临床表现,一般是有关纲领证候的相加。
()7、战栗鼓颌,口唇振摇,称为口动。
()8、在临床上中医医师可以先辨证后辨病。
()9、李东垣所创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为主药()10、《此事难知》九味羌活汤属于辛凉解表剂()11、附子须先煎,煎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12、莱菔子能降低人参的补气作用()13、生姜、乌梅是二陈汤的佐药()14、痛泻要方主治脾虚肝郁之痛泻()15、列缺配内关主治肺、咽喉、胸膈病症,属于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16、肾经的募穴是京门,位于胆经上。
()17、足厥阴肝经循行,在内踝上8寸行于脾经之前。
()18、治疗急性胃痛宜选胃经郄穴足三里治疗。
()19、呃逆是由胃气上逆所致。
()20、便秘的基本病机为大肠通降受阻。
()三、填空题(请将题目编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每空1分,共20空,20分)1、化生血液最基本的物质是——。
2、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在于——。
3、五脏中与气的生成无关的脏器是——。
4、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称为——。
5、《灵枢·五色》认为,鼻端候——。
6、主阴寒内盛和疝气癥瘕的脉象,最常见者为——。
7、心悸怔忡,畏寒,尿少肢肿,唇甲青紫,舌淡紫,脉弱。
宜诊断为——。
8、依据性能与功效,将止血药分为——四类9、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的原方用量是;方中的君药为;本方功能;主治之中风证——。
10、毫针行针的基本手法是——,下合穴是——。
11、——督脉起于穴、止于穴。
12、——是治疗肥胖的最常用方法,贯穿于本病治疗过程的始终。
四、名词解释题(请将题目编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每题3分,共10题,计30分)1、五行2、逆治3、恶色4、气滞证5、使药6、固涩剂7、八会穴8、灸法9、厥证10、关格五、简答题(请将题目编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每题15分,共6题,计90分)1、心血虚证和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有和异同?2、胆为什么既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3、简述温里药的使用注意4、简述十枣汤中应用大枣的意义5、举例说明针灸的处方原则?6、如何辨别萎黄与黄疸?六、论述题(请将题目编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20分,共3题,60分)1、试举出四种脉力较强的脉象,并指出其脉象特征和主病意义。
2、比较真人养脏汤、白头翁汤主治之异同,由此说明两方的治法各是什么?3、试述在胸痹治疗中应如何以通为补、通补结合?七、病案分析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共1题,计10分)刘某,男,77岁,退休干部。
因大便溏烂反复9年余,症状加重一周,于2019年8月来院就诊。
患者9年前因吃隔夜置于冰箱中之冷盘食物后,出现大便溏烂,日解3~6次,无粘液血便,后经某医院诊为“肠炎”而服“氟哌酸”“藿香正气水”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未能根治,稍因饮食油腻而常反复出现上症。
一周前因进食油条半截后又出现解稀烂便,日解3次,为了要求中医药治疗而来就诊。
现症见: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腹胀,乏力气短,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请根据以上资料,要求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代表方药(方及药物和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