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例说一、介绍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二、对“深刻”的理解和应对措施1、立意深刻①透过现象,努力挖掘本质力避老生常谈,人云亦云,刻意求新求高求深,方能引人入胜以“乐于助人和悄悄走开”为例(对人对已的不统一,理想与行动的不统一,知与行的不统一,说与做的不统一……都明显体现出一个双重道德标准的问题。
优秀考生善于思辨,抓住两则材料暴露出的矛盾,透过现象深挖本质,提炼出“高扬道德的大旗”、“道义对人类精神有巨大影响”、“无为即有错”等哲理性论题,使文章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元·陈绎曾《文说》)②通过对一些看似平常小事的描写,表达深刻主题,有振聋发聩之音以“我说90后”为例(校园围栏内的18岁的高三学生,围栏外的18岁的打工者;商场门口的匍匐的乞讨少年,商场内的失去一只手掌的收银人)可以捕捉生活中人人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却蕴含着重大的立意的材料,小中见大;也可以旧题新解,老话新说,化腐朽为神奇,另辟蹊径。
③通过具体材料、现象去推导发生的原因④多角度构思,选择最新鲜、最深刻的立意A从实立意与从虚立意 B肯定立意与否定立意 C顺向立意与逆向立意 D纵向立意与横向立意以“珍惜”为话题作文1、从实立意与从虚立意有些东西是具体的,有些东西则是抽象的。
值得我们珍惜的对象有许许多多,可以从"实"立意,如珍惜大自然;珍惜环境;珍惜土地;珍惜水资源;珍惜粮食;珍惜动物;珍惜鸟类;珍惜植物;珍惜朋友……也可以从"虚"立意,如:珍惜荣誉;珍惜幸福;珍惜感动;珍惜灵感;珍惜诚信;珍惜创新精神;珍惜美好的情感;珍惜纯真的友谊;珍惜锻炼的机会;珍惜自己的个性;珍惜自己的思想;珍惜时间;珍惜今天;珍惜现在;珍惜每一天……许多题目都既可以从实立意,又可以从虚立意,诸如:《路》--脚下的道路、成长的历程,《窗》--房屋的窗户、对外的开放,《桥》--山涧的桥梁、感情的沟通;《脚印》--地上的脚印、人生的足迹;《春风》--吹面不寒的和风,轻言细语的教诲……2、肯定立意与否定立意所谓肯定立意,就是从歌颂、赞美人、事、景、物的真、善、美的角度立意,从肯定、赞成某种思想、观点、行为、潮流的正确性、正义性、积极性的角度立意。
珍惜值得珍惜的,这应该肯定,如:珍惜人生;珍惜青春;珍惜年青;珍惜自己的职责;珍惜自己的权利;珍惜你现在拥有的幸福;珍惜亲情;珍惜友情;珍惜机遇;珍惜高三;珍惜集体荣誉;珍惜绿色……所谓否定立意,就是着重从贬抑、鞭挞人、事、景、物的假、丑、恶的角度立意,从否定、批判某种思想、观点、行为、风气的错误性、消极性、反动性的角度立意。
不珍惜值得珍惜的,就应该否定,如:不要总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别受邪教欺骗,珍惜宝贵生命……3、顺向立意与逆向立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一些事物、人物逐渐积淀成比较一致的情感倾向,诸如:草木生长、百花盛开让人喜说,树叶飘零、鲜花凋谢惹人愁绪;昙花一现,让人感慨生命短暂,仙人掌耐旱生长,使人感叹生命顽强;乌鸦报丧,喜鹊报喜;鹦鹉人云亦云,狐狸狡猾多疑……提到关羽,便赞其义气,说起孔明,就褒其智谋;曹子建才华横溢,陶渊明脱俗隐逸……某些观点、看法也逐渐为大家所认同而广泛流传,诸如:开卷有益;名师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忠言逆耳利于行;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从与通常的情感倾向或与传统的观点、看法一致的角度来确立文章的中心,就是顺向立意。
反之,则是逆向立意。
珍惜友谊;珍惜生活;珍惜事业;珍惜文物;珍惜文明;珍惜文化遗产……这些立意都是顺向立意。
人们往往认为美丽的风景在远方而忽视身边的景致,由此可以逆向立意:珍惜眼前的风景;人们往往对失败、挫折、磨难等没有好感,甚至深恶痛绝,由此也可逆向立意:珍惜失败、珍惜挫折、珍惜磨难……逆向立意,反弹琵琶,容易写出新意,让人耳目-新。
但"反弹"也要成曲调,切忌"乱弹"一气4、纵向立意与横向立意人和万事万物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看法、情感、态度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着重从发展的角度来确立文章的中心就是纵向立意。
我们往往不是天生就懂得珍惜,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由此可以纵向立意:学会珍惜;终于懂得珍惜……世界上的人和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着重从联系着眼来确立文章的中心,就是横向立意。
诸如:珍惜地球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生命才能与提升生命的价值;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你会更加幸福;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珍惜绿色就是关爱生命;珍惜时间就是延长生命;生活因珍惜而更加美好;人生因珍惜而精彩;珍惜你所拥有的你会更快乐……作文立意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追求新颖、高远、深刻。
古人云:"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
"(元·陈绎曾《文说》)第一次、第二次想到的立意都不用,要花一番的功夫,力避老生常谈、人云亦云,这样刻意求新、求高、求深,才能引人入胜。
选定立意时,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能体现材料、话题的本质意义;新颖、高远、深刻;自己有话可说。
一篇作文只能表现一个主题,防止"意多乱文"。
当然,有时一个主题可以分几个方面表现,如珍惜人生,就可以从珍惜生命、珍惜事业等方面来表现。
⑤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体裁、内容2表达深刻①抓住本质、核心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一针见血,言之成理②探究原因,抓住要害,以近及远,以此及彼说理透彻③讲求分析观点和方法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方法:对比法、立驳发、因果法、喻证法……④忌用老生常谈、陈辞滥调,可以仿造新鲜的语言和判断,要理直气壮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王安石“世之奇伟、瑰丽、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马克思“在科学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毛泽东“无限风光在险峰”⑤巧借古典诗词中一些富含哲理性的名言诗句,化为文章的中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不识庐山真面目;陈舟侧畔千帆过;为有源头活水来;月是故乡明;梅花香自苦寒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化玉帛为干戈;苦读廿载图高考,扬帆蹈海是英雄;3、打开思路,放开手脚,相信自己能写好①想一想,身边发生过的事情,有没有可经改造加工采用的事例②想一想,课上学过的有关课文,有没有可以吸取之处③想一想,自己知道的事例史实,有没有可以采用的材料④想一想,看过的书刊杂志影视作品有没有可参考的动人的画面情节⑤想一想,自己喜爱了解的事物,有没有可以写入文章的内容4、方法A、议论文运用哲学观点,在透字上下功夫正反、对比结合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因果关系的论证层层推进立驳结合B、记叙文小中见大;近中见远;旧中见新;托物言志,景中见情合乎情理,出乎意料卒章显志三、对“丰富”的理解和应对措施1、材料丰富:指的是议论文、散文中的材料是必要的、足够的:①跨越时空。
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人物传奇以及故事、寓言、神话、传说均可使用。
②范围广泛。
五行八作、各行各业,政治、经济、军事、体育、文化均可入题。
③名言警句、原则、定理、规律、常识都可适用。
④衣食住行、生活、游戏、社会现象都可采纳。
2、形象丰满:主要指记叙文,尤其是描写时要努力做到:①景物描写:目的是为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以及抒情创设典型环境,因此:首先要确定氛围特征,或肃穆或悲怆,或欢乐或萧瑟,或热烈或凄凉,或浓郁或幽静……其次在描写时紧扣氛围特征进行描写,注意以下描写角度:有远有近、有点有面、有动有静、有形有色、有声有味以“赤壁怀古”“雨霖铃”“琵琶行”“药”“祝福”“故都的秋”等为例。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故都的秋郁达夫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写人物,目的是展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因此,首先要确定人物的个性特征,让人物以鲜明的个性化言谈、举止,感情丰富的进行表演,不需作者代劳写活动:注意语言、动作、感情、神态凝聚在一起进行表现,以避免重谈以“药”“项链”为例写心理活动:心理活动要通过心理、感受、独白等方式,力避单一,应化瞬间无形的心理活动为一个短暂的过程,写出心理感受在不同阶段的表现。
举“又迟到了”为例。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举“林黛玉进贾府”“琵琶行”为例。
③重点部分必须多用笔墨,让读者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有同感,但又应要言不繁,留有余韵,有潜台词。
3、意境深远:主要表现在文章的内涵要丰富,尽量引起读者的共鸣①将对人生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对问题的探究融入文章中,以“变形记”为例。
②调动知识储备,利用自己掌握的意境深远的诗句进行造境,即创设情景。
赏析借鉴提供3—4篇例文,学生自己发现评价:你认为此文如何做到“丰富”的例文:婆婆和妈妈的区别(片断)作者:陈艾自从生了女儿,才知道婆婆和妈妈的区别有多大。
同样的一句话,妈妈说来总是十分的舒服,而婆婆说来不说是不怀好意吧,至少也让人十二分的不耐。
比方说,老人们看见宝宝差不多都会说“哎哟,囡囡瘦了”,如果这话是我妈妈说的,我自然而然地觉得是外婆心疼孩子,总嫌她还不够胖;但若换了婆婆说这话,立刻让我像刺猬似的汗毛直竖:这不是嫌我养得不好吗?再比如我妈妈关心我老公,那是慈母;我婆婆如果说一句“儿子白天还要上班,晚上小孩又吵”我马上就心生反感:我就不辛苦吗?类似的例子可以一直举下去。
学会历史般的旁观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
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
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
霸王骑着乌骓化为了鬼雄,虞姬将生命之花化作了矛尖的湛蓝,于是心被感动了,那殿上之君只不过是无耻小人,听听汉家小儿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就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