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经关雎蒹葭练习题

诗经关雎蒹葭练习题

诗经关雎蒹葭练习题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诗经》关雎·蒹葭【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

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编为“风”、“雅”、“颂”三部分。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

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

“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

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

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窈窕..()()好逑..()()寤寐..( )( ) 溯洄..( )( ) 坻.( )荇.菜( ) 2、填空题。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 、 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 .“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 。

“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 .“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 .“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 .《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 .《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 .《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 周南》。

【能力提高】5、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6、《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7、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8、《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9、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诗经》两首答案达标训练1、j ū ji ū y ǎo ti áo h ǎo qi ú w ù m èi s ù hu í Ch í x ìng2、(1)《诗经》 305 风 雅 颂 (2) 赋 比 兴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C .4、B能力提高5、[析]我国远古时代的诗论就提出“诗言志”说,因此,读诗应该努力分析、感悟出蕴藏在诗歌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6、[析]本题考查《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

但是,关键不只在于识别,更在于体会这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

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

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7、[析]写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

[参考答案] 景语情语。

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

一条河流,蜿蜒而去。

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

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

但景物又有不同。

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

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

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8、[析]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诗经》中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 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J、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9、《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测试题一班级姓名01关雎一、默写二、课文阅读题(一)《关雎》1.本诗以、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2分)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3分)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02蒹葭一、默写二、练习1.本诗选自《诗经》,《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本诗属于2.诗歌抒发了一种3.体现诗的全部旨意出来,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4.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5.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的追求爱情,“溯洄”二字写寻找意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了,“溯游”二字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心情。

6.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

7. 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02蒹葭1、风2、敬慕、怀念与怅惘交织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4、①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

②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人的深挚感情。

③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5、道路迂曲回盘,坎坷难行失望、惆怅6、诗中景物描写都是静态描写,而诗人忽上忽下地寻找伊人,伊人忽隐忽现,忽远忽近是动态描写。

7、举例:每章的后四句。

反复抒写道路的险阻,表达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

Ⅱ.三、1.起兴。

用雎鸠鸟的和鸣声引出下文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速”。

点拨:从比兴手法考虑。

2.失去故国后的孤独、寂寞、无奈等复杂的情感。

点拨:联系作者介绍考虑。

篇二:关雎练习练习:1.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2.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3.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4.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参考答案:1.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

(意思接近即可)4.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

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2分)连用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的淋漓尽致。

(一)《关雎》(8分)1.本诗以、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2分)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3分)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二)《蒹葭》(6分)1.本诗选自,是一首典型的(内容)诗。

(2分)2.本诗以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2分)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1.起兴。

用雎鸠鸟的和鸣声引出下文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速”。

点拨:从比兴手法考虑。

2.失去故国后的孤独、寂寞、无奈等复杂的情感。

点拨:联系作者介绍考虑。

3.《诗经》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虞美人》Ⅲ.一、1.《崔颢集》崔颢唐2.《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3.《东坡乐府》苏东坡宋 4.窈窕淑女5.溯洄从之 6.芳草萋萋鹦鹉洲 7.会挽雕弓如满月二、(二)《关雎》第一节:用雎鸠鸟的叫声起兴,写一个男子对心中偶像的向往之情。

第二节:用采摘荇菜起兴,写对中心偶像的日夜思念之情。

第三节:直接描写对心中偶像求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第四节:用采摘荇菜起兴,写要用琴瑟去取悦心中偶像。

第五节:用采摘荇菜起兴,写要用钟敲去取悦心中偶像。

《蒹葭》第一节:以蒹葭起兴,写心爱的人在水一方,难于追寻。

第二节:以蒹葭起兴,写心爱的人在水之湄,难于相见。

第三节:以蒹葭起兴,写心爱的人在水之涘,难于寻觅。

1、请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A、君子好逑:______________B、参差荇菜:______________C、寤寐求之:______________D、左右芼之:______________2、选择下列诗句放到文中①②③④处,保持诗文的完整,正确的顺序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A、钟鼓乐之B、左右采之C、左右芼之D、琴瑟友之3、请从诗中找出三个成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