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滑轮基础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分别用F1、F2、F3、F4 匀速提升同一重物,
擦,则
若不计滑轮自身的重力及
摩
A.F1=F2>F4>F3
B.F1> F2> F3> F4
C.F1=F 2> F3>F4
D.F1=F 2> F3=F 4
2.如图所示,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如果物体
重为
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1 牛顿,不计
A.1牛顿B.0.5 牛顿C.2牛顿D.0.5 牛顿
3.如图所示,分别沿着三个方向通过定滑轮拉同一物体G,所用拉力
A .较大B.较大 C .较大 D .三个力一样大
4.如图所示,
在相等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相
等,
F1、F2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力
P2 的大小关系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分别用力
则力F1、F2 及其功率P1、
F1、F2
C.F1>F2 5.用动滑轮
提起货物,大小关系
正确的是(
P1=P2D.
B.F1>F2 P1>P2
F1<F2 P1<P2
分别沿三个不同方向匀速拉绳子(如图所
示))
,关于三个力
的
B.F 3 > F 2
D. F 3 = F 2
C. F 1 >
6.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
重
F 1
F 1
400N,受到的摩擦力
为
200N,用力 F 拉动木
箱使它匀速直线运动了3m(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 F 的大小为400N
B .拉力 F 的大小为
200N
C.绳自由端移动了6m
D .绳自由端移动了9m
7.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N,G2=38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 F 作用下静止。
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9.滑轮在使用时,如果它的轴__________ ,这种滑轮叫定滑轮,使用定滑轮能够
_____ ,但是不能______ ,它实质上是一个_____ 的杠杆。
10 .动滑轮实质是不等臂杠杆,它的动力臂是动滑轮的_________ ,阻力臂是动滑轮的_______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所以它省________ 力.
11.如图所示,此装置是_______ (填“定”“动”)滑轮,使用它的好处是
_______ ;若要使重为20 牛的物体匀速上升,则在竖直方向上需要加 _______ 牛的力.(不计摩擦和滑轮重)
12.如上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个滑轮匀速提起重力均为50 牛的物体,其中甲装置为____ (选填“定”或“动” )滑轮,使用它提升重物的好处是_______ .若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分别用力F A、F B和F C匀速提升重物时,F A、F B、F C 的大小关系
是_____ (选用“ >”、“ =”或“ <”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13 .用如图的滑轮组,将重为12N 的物体匀速提升8cm,在此过程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_ c m,手拉力的大小______ 4N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
于” )。
A .3N B.6N C.11N D .22N
8.如下图处于平衡状态,在不计滑轮重及绳子摩擦的情况下,G1∶G2为
1 C.2∶1 D .3∶1
14
.如图所示,取两根光滑的木棍甲、乙,将绳子的一端系在甲木棍上,再依次绕过
两根
木棍.甲、乙两根木棍分别由两位同学在木棍的两端握紧.另一位同学用力缓慢拉绳子的自由端,_______________ (甲/乙)木棍受到绳子的拉力更大;若甲木棍保持静
止,拉动过程中乙木棍向左移动1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________ m .
15 .如图所示的装置,重50N 的重物,以0.1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5N,物体 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_____ N ,10s 内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是____ m(不计滑轮与轴间的摩擦)。
三、作图题
16.按要求给滑轮组绕线.(G 为物体重,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绳子的重力)
17.如图所示,为三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的两个滑轮组,现在小明要使用其中一个效率较高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请你在这两个滑轮组中选一个合.适.的....绕上绳子。
四、计算题
18.用动滑轮提起货物如图所示,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及其他摩擦,货物重
20 秒内被匀速提升 5 米,求:
200 牛,
(1) 拉力 F 的大小;
(2) 拉力所做的功;
(3) 拉力的功率大小.
19.工人利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s 内将重400N 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所用拉力为250N;求:
( 1)物体上升的速度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 2)若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拉力应为多大?
20.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2牛,物体 A 的重力为50牛;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 A 匀速移动了 4 米,所用的时间是10 秒。
求:
(1) 拉力 F 的大小;
(2) 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 f 大小;
(3) )拉力在10 秒内做的功;
(4) 拉力的功率。
参考答案
1.
B
D
C
B
C
B C 不随物体移动 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 等臂 直径 半径 一半 动能够省一半的力 10 定 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F A =F B >F C 24 大于 甲4
15 3
(1)100 (2)1000 (3)50
(1)0.1m/s 0.2m/s (2)500N 1)12牛;(2)24 牛;(3)96焦;(4)9.6瓦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