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汪清县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汪清县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汪清县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汪清县城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我县城镇化发展现状
截止末,全县总人口达到23.5万人,非农业人口14.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9%,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一)高起点制定总体规划,着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为合理地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促进城镇化建设科学发展,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汪清县城市总体规划(-2020)》。

县城规划用地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逐步优化。

该规划的正式实施对改进城市风貌及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都发挥了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聘请全国知名建筑专家担任县政府城乡规划建设顾问,提升了政府在城乡规划建设中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根据汪清镇及周边乡镇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特点和趋势,对未来县城经济圈的架构作出“设计”,实现汪清镇及周边辐射区域协调发展,打破汪清镇、东光镇行政区划界限,实现两镇行政区一体化,在实践中做大做强汪清镇中心地位,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以立足打造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编制了全县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对县城部分重点地段做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别编制了供热、燃气专项规划,完善了城市规划体系,为城市建设科学合理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制定了《汪清县镇村体系规划》,全面统筹人口、产业和城乡空间
发展布局,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城区承载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

经济增长必将带动城镇人口聚集、城市规模扩大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同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我县依托优势资源,不断发展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经过几年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林源木业、斯宅木业、盛达木业为代表的木制品加工,以地球卫士、五洲石头地板为代表的环保新材料,以龙腾能源、凯迪电力为代表的新能源开发,以博维药业、德兴酿造、中华参加工为代表的医药食品加工和以德全水泥为代表的建筑材料等主导产业。

为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我县在不断完善原有工业产业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建设物流园区、健康产业园区、柳树河工业园区等项目,为保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拉动城镇化工作做好准备。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8亿元,同比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16亿元,同比增长35%。

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25850人,其中在岗职工21087人。

全县私营企业755户,从业人员9890人;全县个体工商户9216户,从业人员14603人。

登记失业人员本期就业4563人,登记失业率3.28%。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区转移。

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产业化程度大幅提升,“丹华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全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67个,专业农
场发展到61个,流转土地1.4万公顷,带动农户7600户。

累计投入1.1亿元,完成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21项。

全县农机保有量突破5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36.2万千瓦,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69%,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综合功能显著增强。

1.加快老城区改造。

为全面提升县城整体形象,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我县全面启动汪清县景观街改造工程,计划改造汪清街及解放大路沿街两侧64栋建筑,对重点节点建筑进行外墙保温、墙体造型、墙体粉刷、牌匾改造、外挂管线整治、亮化装饰及道路绿化等改造工程,着力将汪清街打造为现代风格,将解放大路打造为简欧风格,使其成为城市形象集中展示地段。

今年将对汪延出口处南山街道路和解放大路实施美化、绿化建设工程,新增绿化面积7万平方米,新增路灯592盏。

在做好汪清街改造的同时,新建和改造森铁文化长廊、滨河公园、体育公园二期、屏风山公园二期及10条城区道路、2个休闲广场等重点工程。

2.加快新城区建设。

为全面推动汪清县城市发展,围绕“北扩东移”发展战略, 推进城区南北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我县实施了河北新区开发建设工程,经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集办公、商务、文化于一体的新城市中心。

解放大路完成道路通车,开工建设长荣大街,二中、五中教学
楼主体封顶。

重点实施精品街路长荣大街并配套建设休闲广场、实施四中、二中、五中学校建设及棚户区改造等工程,构筑“横到边、纵到底”的立体城建体系。

3.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暖房子工程”建设力度。

近年来我县共建设廉租住房3218套,16.09万平方米,其中已竣工1701套,8.5万平方米,在建1517套,7.59万平方米。

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27.05万平方米,4621户,其中已竣工8.1万平方米,1848套,在建18.95万平方米,2773套。

农村危房改造3864户,发放补助资金4143.95万元,今年计划改造农村危旧房5808套。

- 共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50.58万平方米,147栋楼,5311户,新建热源3座,撤并分散供热小锅炉房34座,更新陈旧管网52.23公里,小区综合整治25万平方米,今年计划改造50万平方米。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依托各类政策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一大批集中供热、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末,城市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9.5万人,全年供水总量910万立方米,城市道路长度61公里。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8平方米。

生活垃圾清运量
5.7万吨,生活垃圾处理率100%,成功进入省级卫生县城行列。

(五)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积极落实再就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