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山东团会上的发言
栗甲
各位代表:
听了吴邦国委员长朴实的报告感受颇深,一年来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虽然没有政府工作那样轰轰烈烈,其扎扎实实的特点也独具风格,报告对2009年工作总结的客观、精练、实在,对2010年工作部署的简洁、明确、清晰、完全赞同。
对人大常委会工作总的评价和感觉是:作用越来越大,办事越来越实,路子越走越宽。
借此机会,谈四点期待和建议。
一、法眼看社会,着力关注执法,在提高立法质量上再下功夫
法治,民族复兴的心由之路,依法治国,虽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但是却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可以这样说,正是法律的神圣和法治的理想,成就了这个世界井然有序的生活。
今天,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法律都成为了一个国家制度体系中最具权威的部分。
人类的历史已经证明,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安。
值得欣慰的是,身为立法机构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牢记使命,竭心尽力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历经这些年波澜壮阔的立法进程,特别是09年迈出决定性步伐之后,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有法可依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从无法无天的岁月走出,到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到今天也不过三十来年的光景,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甚至更长的立法
进程,纵观世界,解读中国,点评法治,可以自信的说:立法!这块历史的丰碑是完全可以高高的树立起来。
昨天下午的人大会上又爆出立法的亮点,激起世界舆论关注和共鸣的是“选举法修正案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与时俱进,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大飞跃,这使我国最大群体,最基层农民兄弟进一步实现了当家作主的夙愿。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立法进程过快,难免出现有些法律本土化程度不高,过于笼统、原则,缺乏力度。
如: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的决定》,虽然改善了当时全国司法鉴定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群龙无首的局面,但由于《决定》仅有短短的十八条,很多法律问题尚未涉及到。
曾有这样一个案件,前后五家鉴定机构鉴出五个结论,令当事人哭笑皆非,法官举棋不定,大众一头雾水,如何防止重复鉴定,久鉴不决,需要法律的规定。
因此完善和提升立法质量仍任重道远,尤其要下决心排除部门利益的干扰,清除“立无大错,也无大用”的“豆腐法”,人民期待看“人大”在立良法的进程上再出发。
二、爱心察民情,着力关注民生,在完善食品监管机制上下功夫
我们常说,人大、人大,人民的事最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天温饱问题解决了,吃的好又要吃的健康,吃的安全,多少血的教训证明,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自然也就成为当前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的大问题。
这些年来,我们注意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执法检查和监督工作中,着力向涉及民主生问题倾斜,持续不断地采取措施,加大力度,
工作卓有成效。
如09年针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调查,对食品安全法草
案作了进一步修改,今年2月份审议通过食品安全法,随后开展全国范围的执法检查,督促有关部门,清理法规,完善制度,制定标准,加大治理,可谓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然而问题远还没有那么简单。
时至今日,食品安全监管仍在艰难前行,几乎在座的所有代表都还清楚记得,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氨,以至于近期发生的“毒豇豆”事件,屡查屡犯,屡屡查,屡屡犯,可谓“烈火烧不尽,邪风吹又生”。
从这些普遍存在,又反反复复发生的事件中,从人大角度上透视,除了不法之秆徒,利益熏心,以身试法之外,是否折射出“体制之痛”,可否考虑将已经建立起的机构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重组和创新,探索建立全方位的、大食品范围的、系统的监管机制。
即要让人民看到人大高高至上的权力的威严和神圣,又要让老百姓感受到人大就在人民中间,扎扎实实的为人民办事,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
三、全力保增长,充分发挥作用,在应对金融风险中下功夫
发展是硬道理,在金融危机时期,这个道理要“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然而针对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的中国,发展不是一帆风顺,风大浪急,瞬息万变,去年的金融风暴,说来就到,深不可测,中国这条巨轮急令转舵,能否顶住风浪,渡过难关,走出低谷,创出新路,一要大海航行靠舵手,二是中华儿女齐拼搏。
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一马当先不彷徨,认真听取,审慎审议国务院有关报告,判断形势,分析国情,权衡利弊,合理取舍,充分发挥和履行职能,为中国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如何具体地阐述这个作用?前天在人民大会
堂山东团会上,家宝总理开场白一段话,激发灵感,总理说:“山东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并从历史文化、地理区位、东西部发展特点等三个方面作了诠释。
其实在应对金融危机,夺取经济企业稳回升向好方面山东与全国也何其相似,这里不妨通过山东人大常委会工作的窗口来佐证。
去年,山东人大常委会审时度势,积极作为,果断制定和出台了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地方法规,审查批准了济南、青岛、淄博等市报批法规12件。
有力的为山东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使山东09年工作出现三大亮点,即:一是打赢了一场战役,大家知道,山东第一季度GDP增速仅7.1%,形势相当严峻,“全国保八”而做为占全国经济总量贡献率1/10的经济大省山东,增速仅7.1%,彼时彼刻,总书记、总理也为山东捏把汗,否则几下山东指点江山,出谋划策,此举也应是来山东的题中之意。
山东人的确争气,有打硬仗的传统,按着省委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基调,奋起直追,最终实现全年GDP增长11.9%的可喜战果。
二是演绝了一场大戏,即全运会办的精彩绝伦,办理好赛得也好,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三是布局了一盘好棋,即我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有了历史性突破,为今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没有省人大常委会在关键时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鼎力支持,怎能取得如此成果,山东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此情此景,何尚不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缩影。
四、切实加强监督,着力推进司法公正,在力争取得实效上下功夫公正是公平正直,合呼法度,公正是法治的核心,是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都普遍追求的理念。
社会失去了公正,就失去了稳定,尤其是失去
了司法公正,和谐社会无从谈起,司法是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
也可以说,司法公正是社会最后的良心,一个人失去了良心,不可救要,一个社会失去良心,就没有了说理的地方,天下无真理可讲,无公平可言,无公道可讨,那样的社会是黑暗的,于是可以推导出这样一个结论,司法腐败是社会最黑的腐败,反之司法公正是社会光明的标志。
监督法律的执行,把几经锤炼打造出台的法律落到实处,通过法律的执行,实现人民的意志是人大的重要职责,尽管这些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广大司法人员恪尽职守,坚守着这条公正的底线,维护了社会的公平,赢得人民的赞誉。
然而,我国的法治建设仍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司法腐败的现象频频被媒体与网络曝光和披露。
我们常从新闻报道,电视广播中看到和听到这样的一些报道,《朗朗乾坤,光天化日,知法犯法》、《一场官司打了十年,还再打》。
这些现象仅靠司法部门通过加强自身建设解决,恐怕相当困难,加大监督,特别是通过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监督不失是一个有效的好办法。
从我国的制度设计中,尽管已经充分想到了。
然而,官员们的(包括法官、检察官)习惯性特权和监督习惯性乏力的现象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强烈的希望人大的监督要与最高权力机关的层次和份量相适应,要使被监督者一提到人大的监督,虽然不能象新加坡惩治腐败的鞭刑一样,听起来毛骨悚然,想起来心惊肉跳,但至少应产生俱色,到那时,我以为公平正义的阳光就会普照中华大地。
各位代表,我还以为权力只有先在人大真真切切的目光下运行,才有实现在阳光下运行,这一天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实现。
谢谢!
二〇一〇年三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