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课后作业答案.pdf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课后作业答案.pdf


-0.1=
-0.1-(ES
A3+0),→ESA3=0。故: A3
=
28
0 −0.05
mm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计 10 分。) 如图示套筒零件,除缺口 B 外,其余表面均已加工,
尺寸分别为
。试分析当加工缺
口 B 保证尺寸
时,有几种定位方案?计算出各
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并选择其最佳方案。
3
关键点: 第一种方案:(本关键点 3 分) 如果可以的话,以 D 面为定位基准。
则工序尺寸为:
8+0.2 0
mm。
第二种方案:(本关键点 3 分)

C
面定位,则工序尺寸为
Xc=
7−0.1 −0.2
。尺寸链图是:
8 (
) +0.2
0
Xc
第三种方案:(本关键点 3 分)
150 − 0.1

A
面定位,则工序尺寸为
XA=
33+0.05 +0.1
。尺寸链图是:
显然,T8<T15+T40+TXA,该尺寸链没有意义。也就是说,
2
1
(1 分) (2)呈正态分布,无变值系统误差,但均有常值系统误差 (1 分)
第一台机床加工的小轴,其直径全部落在公差内,故无废品。 (1 分)
第二台机床加工的小轴,有部分小轴的直径落在公差带外,成为可修复废品。 (1 分)
从可见,第二台机床产生废品的主要原因是刀具调整不当,使一批工件尺寸 分布中心偏大于公差中心,从产生可修废品。
8
0 −0.05
和构成一个尺寸链(见习解图
5X4-2d),其
中尺寸
10±0.1
是封闭环,尺寸
A3,
8
0 −0.05

38
0 −0.1
是组成环,且
38

0 0.1
为增环,
A3

8
0 −0.05
为减环。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基本尺寸计算公式,有:10=
38-
(A3+8),→A3=28mm 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有: 0.1=0-(EIA3+(-0.05)),→EIA3= -0.05mm;
x 2max = 50.015 − (50 − 0.025 + 3 0.004) = 0.028mm x 2min = 50.015 − (50 + 0.025 − 3 0.004) = 0.002mm
改进的办法是对第二台机床的车刀重新调整,使之再进給 0.002~0.028 mm 为 宜。(2 分)
以 A 面定位时,无论如何加工,无法达到图样尺寸,
XA
8 (
) +0.2
0
即:
8+0.2 0
(mm)。
150 − 0.1
综合考虑上述三种情况,可能第二种方案比较可行。 (结论 1 分)
400 − 0.15
5-13、如图所示。已知工件的相关尺寸 L1
=
70
−0.025 −0.050
,L2
=
60
0 −0.025
习图
5-4-2
所示
a)为一轴套零件,尺寸
38
0 −0.1
mm

8
0 −0.05
mm
已加工好,b)、
c)、d)为钻孔加工时三种定位方案的简图。试计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
2
A1 、A2 和 A3。
8
0 -0.05
10±0.1
A1
A2
A3
38
0 -0.1
a)
b) 习图 5-4-2
答案:1)图 b:基准重合,定位误差 DW = 0 ,
一、试分析图中的各定位方案中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是 否合理?如何改进?
6
xz
答:图(a)的三个 V 型块各限制工件的 2 个自由度,共同完成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即 X 、Y 、 Z 、 X 、 Y 、 Z )的限制,属于完全定位,无欠定位和过定位,合理。
图(e)的底平面限制了 3 个自由度(即 Z 、X 、Y )、圆柱销限制了 2 个自由度(即 X 、Y )、
,L3
=
20
+0.15 0

L3 不便 测量。试重新给出可以测量的尺寸,并标注该测量尺寸及偏差。(10 分)
4
1、(尺寸链 图)
5
5-4.在两台相同的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小轴的外圆,要求保证直径φ 11±
0.02mm,第一台加工 1000 件,其直径尺寸按正态分布,平均值 x1 =11.005mm,均 方差1 =0.004mm。第二台加工 500 件,其直径尺寸也按正态分布,且 x2 =11.015mm, 2 =0.0025mm。试求: (1)哪台机床的精度高? (2)加工中有无变值系统误差和常值系统误差,有无废品产生?如有,可否修 复?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提出改进的方法。
7-6 试分析题 7-6 图中的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 并对方案中不合理处提出改进意见。
答:
题 7-6 图
1
a)V 型块 1 限制了工件 X ,Y 自由度;
x V 型块 2 限制了工件 y 自由度;
z z V 型块 3 限制了工件
自由度;
定位方式属于完全定位。 b)
V型块1
8
0 −0.05
为减环。2-8,→A2=18mm 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
0.1=ESA2-(-0.05),→ESA2=0.05mm;
-0.1=EIA2-0,→EIA2=-0.1mm。故:
A2
=
18
+0.05 −0.1
mm
3)图
d:尺寸
A3,10±0.1,
c)
8
0 -0.05
d)
A2
10±0.1
8
0 -0.05
10±0.1
A3
A1 = 10 0.1 mm;
2)图
c:尺寸
A2,10±0.1
和8
0 −0.05
构成一个
尺寸链(见习解图 5X4-2c),其中尺寸 10±0.1
c)
是封闭环,尺寸
A2

8
0 −0.0
5
是组成环,且
A2
为增环,
38-00.1 d)
V 型块限制了 2 个自由度(即 X 、 Z ),三个元件共限制了 7 个自由度,出现了重复限制
支承平面
V型块3 V型块2
V型块1
V型块2 圆柱销
支承平面:
Z

X

Y
自由度;V
形块
1,V
形块
2:
x,
y
。;
不完全定位,无不合理处。
c)平面限制了 Z

X

Y
自由度;短定位销限制了
X
,Y 自由度;固定
V
型块限制了 Z , X 。
属于过定位。将固定 V 型块改为活动 V 型块
4-3
(1)第一台机床的精度
6σ =6×0.004=0.024mm 1
(1 分) 第二台机床的精度
CP1
=
T 61
=
0.04 0.024
= 1.67
6σ =6×0.0025=0.015mm 2
(1 分)
CP2
=
T 6 2
=
0.04 0.015
=
2.67
所 以 , 6 σ <6 σ , 故 第 二 台 机 床 的 精 度 高 。 工 序 能 力 均 足 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