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图的运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问题导入
提出问题:
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那么在地图上应该怎样辨别方向呢?
思考回答
以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一、地图上的方向 1、经纬网定向法 读图活动:
让学生读“中国行政区划图”,指导学生读图讨论
回答:
1、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2、成都在北京什么方向?新疆在成都什么方向?
读图讨论回答 通过读图活动,掌握经纬网定向方法
2、指向标定向法 读图活动:
A 在
B 什么方向?
C 在A 的什么方向?
读图讨论回答 通过读图活动,掌握指向标定向方法
3、一般定向法 提出问题:
没有经纬网,没有指向标的地图,如何确定方向? 读地图册,判定方向。
读图讨论回答 通过读图活动,掌握一般定向方法
4、极点的方向 提出问题:
1、一个人站在南极点,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
2、一个人站在北极点,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
3、一面红旗插在南极点上,飘扬方向是什么?
4、想建造一座四面窗户朝北的房屋,能行吗?建在什么地方?
讨论回答 通过讨论和回答,认识到在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
5、实践与拓展 展示几幅图片,进行方向的判定 读图判定方向 勤学巧练,掌握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技能
目标检测
1.D 点在 A 点的__________方向。
B 在A 的 方向;B 在D 的 方向。
2.地点( 60°W , 10°N )位于另一个地点( 15°E , 70°N )的: A. 东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北
A
B C
二、地图的比例尺
1、比例尺的概念布置任务:
将长1.2米,0.8米的桌面分别缩小40倍(A)和
10倍(B),绘在纸上。
1、A、B两幅图上,1cm分别代表实际距离多少?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
2、A、B两幅图使用的比例尺分别是多少?
参与活动通过活动,了解比例尺概
念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1、读课本三幅“广东省地图”,看比例尺有哪三种
表示方法?
(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2、请用不同表示方法把比例尺标在A、B图上。
3、进行比例尺转换训练。
参与活动通过活动,掌握比例尺的
三种表示方法。
3、比较比例尺的大小1、课本活动1 ,1/1000和1/10000,哪个比例尺
大?(1/1000大)
参与活动通过活动,能够正确比较
比例尺的大小
2、观察课本三幅“越秀公园地图”回答:
A、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B、哪幅地图表示内容更详细?
C、比较三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D、通过以上比较,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4、在地图上测算距离活动:
在P27页,测算广州和北京的距离。
参与活动通过测算,掌握在地图上
测算距离的方法
目标检测1、在下列图幅相同的四个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 1::10000
B. 1/10000000
C.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
2.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 3 厘米,图上比例尺是 1 : 10000000 ,算得两地间实地
距离大约是:A . 300 千米 B.3000 千米 C.30 千米 D.3 千米
三、图例和注记1、让学生阅读课本30页,说说什么是图例,什么
是注记?
2、记忆常用图例
参与活动了解常用图例
四、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活动;
让学生完成课本32页活动
(要读懂地图,先要阅读地图的名称,了解比例尺
的大小,确定地图上的方向,再根据地图上的图例
和注记查找所需的信息)
参与活动通过活动,掌握使用地图
的技巧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