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由于乙醇比水易挥发,故在相同温度下乙醇的蒸气压大于水的蒸气压。
( ) 2.在液体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图上,曲线上的任一点均表示气、液两相共存时的相应温度及压力。
( )3.将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尿素分别溶解在100g水中,则形成的两份溶液在温度相同时的Δp、ΔT b、ΔT f、Π均相同。
( ) 4.若两种溶液的渗透压力相等,其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
( ) 5.某物质的液相自发转变为固相,说明在此温度下液相的蒸气压大于固相的蒸气压。
( )6.0.2 mol·L-1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力等于0.2 mol·L-1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力。
( )7.两个临床上的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临床上的等渗溶液。
( )8.将浓度不同的两种非电解质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时,水分子从渗透压力小的一方向渗透压力大的一方渗透。
( ) 9.c(NaCl) = c(C6H12O6),在相同温度下,两种溶液的渗透压力相同。
( ) 10.一块冰放入0℃的水中,一块冰放入0℃的盐水中,两种情况下发生的现象一样。
( )11.所有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均具有稀溶液的依数性。
()12.根据相的概念可知,由液态物质组成的系统中仅存在一个相。
()13.稀的水溶液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冰不断析出,因此溶液的浓度会不断上升。
()14.因为0℃的冰与0℃的水的蒸汽压相同,所以把冰投入到0℃的溶液中必可存在两相共存。
15.溶液达凝固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均以固态析出,形成冰。
( )二、选择题1. 在什么情况下,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似()A.低温和高压 B. 高温和低压 C. 低温和低压 D. 高温和高压2. 在标准状况下,25L气体重50g,则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A. 22B. 34C. 45D. 563. 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分体积是()A. 在该气体分压下该气体的体积B. 混合气体总压力下该组分气体所占的体积 C. 101.235KPa下该组分气体的体积4. 同温同压下,气体某组分A的摩尔分数与其体积分数在数值上的关系是()A.成正比 B. 相等的 C. 既不相等,也不成正比,但有一定关系5. 同温同体积下,气体某组分A的摩尔分数和其分压与总压之比P A/P在数值上的关系()A.成正比 B.相等 C. 既不相等,也不成正比,但有一定关系6. 在25o C,总压为101.325kPa的混合气体中,分压最大是( )A. 0.1g H2B. 1.0g HeC. 1.0g N2D. 1.0g CO27. NO2在密封容器中,如果温度在100o C时压力为101.325kPa,温度降低到5o C 时压力应为A. 5.066 kPaB. 70.928 kPaC. 75.994 kPaD. 三者都不对8. 在等温条件下,1L密闭容器中,装有A和B两种气体,总压力为100kPa,气体A的分压为50kP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为0.5B. A与B的物质的量相等C. A的体积为0.5 LD. 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9. 将空气相对密度为0.293的N2与H2混合气体通入合成塔,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在1020K,101.325kPa压力下,密度为0.12g/L,则N2的转化率为()A. 10.2%B. 30.7%C. 69.3%D. 31%10. 101.325kPa和313.15K下,4L空气慢慢通过CHCl3(每个气泡都为CHCl3饱和,CHCl3在313.15K下的蒸汽压为49.3kPa),则被空气带走的CHCl3质量为() A. 17.64g B. 138.04g C. 35.28g D. 8.82g 11. 295.15K和100kPa下,在水面上收集0.1g氢气,在此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7kPa,则H2的体积为()A. 1.26LB. 2.45LC. 12.6LD. 24.5L12. 在283.15K,101.3kPa下,在水面上收集1.5L某气体,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已知:283.15K下水的饱和蒸汽压为1.2kPa)。
()A. 0.064molB. 0.065molC. 0.0013molD. 0.00029mol13. 在温度T,体积V T恒定条件下,将A、B两种气体放入一容器中,A、B的分压力分别为p A和p B,总压力为p T,分体积分别为V A、V B,以下正确的是( )A. p A V T =n A RTB. p B V B=n B RTC. p A V A=n A RTD. p T V B=(n A+n B)RT 14.下列水溶液:① 0.100 mol·kg-1的C6H12O6、② 0.100 mol·kg-1的NaCl ③0.100 mol·kg-1的H2SO4。
在相同温度下,蒸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②>①>③B. ①>②>③C. ②>③>①D. ③>②>①E. ①>③>②15.下列几组用半透膜隔开的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水从右向左渗透的是( )A. 5%的C6H12O6‖2%的NaClB. 0.050 mol·kg-1的NaCl‖0.080 mol·kg-1的C6H12O6C. 0.050 mol·kg-1的尿素‖0.050 mol·kg-1的蔗糖D. 0.050 mol·kg-1的MgSO4‖0.050 mol·kg-1的CaCl2E. 0.90% 的NaCl ‖2%的NaCl16.与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有关的因素为( )A. 溶液的体积B. 溶液的温度C. 溶质的本性D.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质点数E. 以上都不对17.50g水中溶解0.5g非电解质,101.3kPa时,测得该溶液的凝固点为-0.31℃,水的K f = 1.86K·kg·mol-1,则此非电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60B. 30C. 56D. 28E. 28018.欲较精确地测定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合适的测定方法是( )A. 凝固点降低B. 沸点升高C. 渗透压力D. 蒸气压下降E. 以上方法都不合适19.欲使相同温度的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质量分数相同E. 渗透浓度相同20.用理想半透膜将0.02 mol·L-1 蔗糖溶液和0.02 mol·L-1 NaCl溶液隔开时,在相同温度下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 蔗糖分子从蔗糖溶液向NaCl溶液渗透B. Na+从NaCl溶液向蔗糖溶液渗透C. 水分子从NaCl溶液向蔗糖溶液渗透D. 互不渗透E. 水分子从蔗糖溶液向NaCl溶液渗透21.配制萘的稀苯溶液,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在凝固点时析出的物质是()A. 萘B. 水C. 苯D. 萘、苯E. 组成复杂的未知物质22.下列有关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理想的溶剂在凝固点时,系统温度维持不降,直至全部溶剂都变为固相,温度又开始降低B. 理想的冷却实际操作上作不到,一定会出现过冷现象,即到了凝固点仍为液态C. 溶液的冷却曲线在理想测定中在凝固点时出现拐点,观察凝固点比较困难D. 由于过冷使溶液的凝固点观察变得容易,温度降到最低点是凝固点E. 过冷严重将会造成较大误差,应该加以控制。
23.将0.542g的HgCl2(M r = 271.5)溶解在50.0g水中,测出其凝固点为-0.0744℃,K f = 1.86K·kg·mol-1,1摩尔的HgCl2能解离成的粒子数为( )A. 1B. 2C. 3D. 4E. 524.将0.243g磷分子P x [A r(P)=31.00]溶于100.0g苯(T f0= 5.50℃,K f=5.10K·kg·mol-1)中,测得其凝固点为5.40℃,x为( )A. 1B. 2C. 3D. 4E. 525. 在稀溶液的依数性中,起主导因素的是A. 蒸汽压下降B. 沸点上升C. 凝固点下降D.渗透压26. 稀溶液的沸点上升常数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溶液的浓度B. 溶质的性质C. 溶剂的性质D. 溶剂的摩尔分数27. 在一封闭的系统中,置入一杯水和一杯糖水,经过充分的放置,可能发生A. 糖水增多而纯水减少B. 糖水溢出而纯水消失C. 纯水增多而糖水减少D. 纯水溢出而糖水消失28. 溶剂形成溶液后,其蒸汽压A.一定降低B. 一定升高C. 不会变化 D . 无法判断29. 相同质量摩尔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凝固点最低的是A. 葡萄糖B. HAcC. NaCl D . CaCl 230. 0.1mol/kg 的葡萄糖溶液和0.05mol/kg 的NaCl 溶液,其沸点一定是A. (()b t NaCl b 葡萄糖)>tB. (()b t NaCl <b 葡萄糖)t C. (()b t NaCl b 葡萄糖)=t D. (()b t NaCl ≈b 葡萄糖)t 31. 当1mol 不挥发的非电解质溶于水3mol 溶剂时,溶液的蒸汽压与纯溶剂的蒸气压之比为 (A )1/4 (B )1/3 (C )3/4 (D )4/332.下列水溶液凝固点最高的是( )。
(A )0.1mol·L -1KCl (B )0.1mol·L -1CH 3COOH(C )0.1mol·L -1HCl (D )0.1mol·L -1K 2SO 433. 在200g 水中含9g 某非电解质的溶液,其凝固点为-0.465℃,则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 -1)为( )。
(A )135 (B )172.4 (C )90 (D )18034. 土壤中养分的保持和释放是( )。
(A )分子吸附 (B )离子选择吸附(C )离子交换吸附 (D )电离作用35. 下列四种电解质,对某溶液的聚沉值是:① NaNO 3 30.0mmol -1,② Na 2SO 4 14.8mmol -1,③ MgCl 2 12.5 mmol -1,④ AlCl 3 0.17 mmol -1,则它们的聚沉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 )①>②>③>④ (B )④> ③> ②>①(C )③>②>①>④ (D )①=②=③=④36. 250g 乙醚中溶解了10.6g 某难挥发性的非电介质,测得它的沸点上升了0.844℃,已知乙醚的沸点上升常数K b =2.11℃·kg·mol -1,则该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为A . 106g·mol -1 B. 10.6 g·mol -1 C. 26.5 g·mol -1 D. 53 g·mol -1三、填空题1. 计算下列气体在25o C,总压力为101.325kPa的混合气体中分压:1.0 gH2,1.0 g He ,1.0 g N2,1.0 g 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