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2创新永无止境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2创新永无止境 教案

(2)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怎样“加快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能够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增强忧患意识,自觉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
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教兴国。
难点
科教兴国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作用。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利用歼-20和歼-31的图片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创新。(2)同意。理由符合实际即可。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6.创新的目的是什么?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我们今天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1.了解科技创新的作用;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认识万众创新以及教育对创兴的作用。
2.通过教育对科技重要性的学习,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能够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增强忧患意识,自觉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
学习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教兴国。
学习难点:科教兴国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作用。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创新强国
(1)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不高、科技对经济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4.你认为在“万众创新”大背景下企业应该怎么做?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5.阅读教材第26-27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1)从裘法祖、吴孟超和王红阳三代人的创新事迹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2)有人说:“科技创新既需要关键人物的开拓探索,更需要研究团队的接续积累。”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3.思考:(1)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取得了哪些成就?(2)为什么要把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长期面对的工作主题?
(1)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2)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创新永无止境
1.创新强国
2.万众创新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3)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又要学会自己的知识产权。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让生活更美好。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论,后讲解。
1.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如何?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020-2021学年 春季 部编版(统编)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2.2 创新永无止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做法;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全面认识万众创新。
能力目标:
通过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的学习,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
(3)教育是和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的根本途径。
(4)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教育普及程度,取得重要进步,稳步提升。
(5)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能力,坚持、支撑发展、的方针。
2. 万众创新
(1)当今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
(2)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