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煤仓漏斗施工方案

原煤仓漏斗施工方案

中煤建安第七工程有限公司专项施工方案设计项目名称:内蒙古汇能集团尔林兔矿井选煤厂方案名称:原煤仓漏斗施工方案文件编号:受控标识:实施日期:2016年12月29日中煤建安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汇能尔林兔矿项目部中煤建安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方案审批表原煤仓漏斗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内蒙古汇能集团尔林兔矿井选煤厂原煤仓,由两个30m直径的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圆筒仓组成,单仓储量28000t;仓顶标高49.4m,仓上为框架结构,建筑物最高点标高73.0m。

基础为平板式筏板基础,筏板厚度1.6m,混凝土除垫层、构造柱、砖墙过梁以外其余均为C40。

抗震等级:三级,构筑物类别:丙类,安全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标高9.000m处为漏斗层,每仓16个钢筋混凝土漏斗,斜壁厚度450mm,角度64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漏斗壁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漏斗层主梁为东西方向800mm宽、4500mm高。

次梁为南北方向800mm 宽、3000mm高。

环梁600mm宽、4500mm高,漏斗平台为500mm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斜壁内衬为40mm厚JY-M01高强耐磨料。

二、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5、《建筑工程施工规范》;6、《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建筑施工手册》。

8、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纸。

三、脚手架材料要求1)钢管: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采购时要规格统一。

统一采用Φ48×3.5,对新购进钢管要先进行内外壁防锈处理。

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亦需进行防锈处理。

禁止使用严重锈蚀,弯曲变形或有裂纹的钢管。

钢管的壁厚应定期测定。

用于立杆、大横杆、斜杆的钢管长度为4-6米,小横杆、拉结杆2.1-2.3米,不合格的钢管决不允许使用。

2)扣件:使用生产厂家合格的产品,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标准,并持有产品合格证,锻铸铁的技术性能符合《钢管脚手架》GB15831-1995规定的要求,对使用的扣件要全数进行检查,不得有气孔、砂眼、裂纹、滑丝等缺陷。

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要严格整形,保证与钢管扣紧的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扣件的活动部位转动灵活,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要小于1mm,扣件螺栓的拧紧力距达60N*M时扣件不得破坏。

3)、脚手板:竹脚手板发现螺栓断裂、松动、锈蚀严重,竹片腐烂、断片,磨损严重的脚手板严禁使用。

木脚手板一般用杉木或松木,凡腐朽、扭纹、破裂的木板均不能用。

板厚宜不小于50mm,板宽200~250mm,板长2~4m。

板的两端80mm处用10#钢丝或落铁皮包箍并予钉牢。

4)、安全网:密目网和小孔安全网无破损,腐蚀,符合国标GB5725-1997《安全网》和GB16909-1997《密目式安全立网》强制性标准。

四、操作人员脚手架搭设人员是国家确定的特种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动作灵活,反应敏捷,且熟悉本工种操作规程和相关的安全知识。

高血压、晕高症、贫血、癫痫病等疾病和肢体不灵活的工人均不适合从事架子作业。

操作时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着紧口工作服。

五、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施工特点,仓内漏斗采用满堂红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

满堂手架搭设工艺流程为:基础承载实验、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钢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横杆→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1.定距定位根据构造要求在筒壁内侧四周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

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点出立杆标记。

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双管立柱应采用双管底座,底座下垫枕木,并垂直于墙面设置。

2.基础处理本次脚手架支撑系统坐落于原煤仓-0.3m平台板上,平台板施工完毕时间已达28天以上,混凝土强度经检测已达到100%。

上面铺设厚5cm厚、20cm宽以上的脚手板沿筒壁周围及室内通长布置,之后在脚手板上放置钢底座,钢底座上放置立杆,之后按设计的立杆间距进行放线定位,铺设木脚手板要平稳,不得悬空。

3.脚手架计算书3.1荷载计算3. 1.1、模板及支架自重(Q1)Q1=Sk1=3850×0.75=2887.5KN式中S——漏斗层模板面积k1——模板及支架自重取值系数,按规范取0.75kN/m2 3.1.2、新浇混凝土自重(Q2)Q2=Vk2=1100×24=2640KN式中V——新浇混凝土体积(m3)K2——混凝土重力密度,按规范取24KN/m33.1.3、钢筋自重(Q3)Q3=V1K a=350×1.5=525KN式中V1——漏斗混凝土体积(m3)K a——梁钢筋取值系数,按规范取1.5KN/m33.1.4、施工荷载(Q4)Q4=SK4=706.4×1=706KN式中S——平台面积(m2)K4——施工荷载取值系数,按规范取1KN/m23.2、模板支撑架初步构造:3.2.1、双向满设扫地杆,扫地杆距地面的距离h0=300mm;3.2.2、立杆纵距l a=0.9m,立杆横距lb=0.9m,步距h=1.2m,其他计算参数为:立杆截面积A=489mm2,立杆截面抵抗矩W=(5.08×103)mm3,立杆回转半径i=15.8mm,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0.205KN/mm2。

3.2.3、初算立杆轴力的设计值N1N1=1.2×(N GIK+N1G2K+1.4N1QK)式中 1.2——荷载分项系数N G1K——初算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在立杆中产生的轴力(KN),取:N G1K=0.038nH0=0.038×3.0×4=0.456KNn——考虑横杆和斜杆设置的系数,h>ι。

按规范其值取3.0H0——搭设高度(m)N1G2K——其他自重标准值在立杆中产生的轴力(KN),N1G2K=N G2K/【(a/0.7)(b/0.7)】=21497.8/(29.43*29.43)=24.85KNN1QK——施工荷载标准值在立杆中产生的轴力(KN),N1QK=N QK/【(a/0.7)(b/0.7)】=333/(866)=0.385KNN1=1.2×(0.456+24.85+1.4×0.385)=25.845KN3.2.4、立杆步距的计算根据普碳钢管支架立杆的稳定承载力Rd中查得,当Rd=33.3KN时,h+2a=1.8,此时Rd=37.2﹥1.2×25.845=31.014KN,满足要求。

h+2a=1.8 则h=1.8-2×0.54=0.8m3.2.5、模板支撑架的确定根据上述计算,支架立杆纵距la=0.7m、横距lb=0.7m,横杆步距为1m 3.2.6、梁板模板支架立杆的稳定承载能力验算N=1.2N GK+1.4N Q K≤φAf/0.9r1mN= 1.2×25.306+1.4×0.385≤φAf/0.9r1mN=30.906KNL0=k1k2(h+2a)=1.243×0.95×1.8=2.125mλ=l0/i=2.125/15.8=134.5查表得φ=0.376 Rd=100.245×0.376=37.692KNΦAf=0.376×489×0.205=37.692KNN=30.906KN<ΦAf=37.692 满足要求r1m=1.59【(1+η)/(1+1.17η)】其中η=N QK/N GK=0.385/28.845=0.01r1m=1.59【(1+0.17)/(1+1.17×0.17)】=1.33φAf/0.9r1m=37.692/(0.9×1.33)=31.488KNN=30.906K N<φAf/0.9r1m=31.488KN 满足要求N=30.906K N<Rd=37.692KN 验算合格由于原煤仓漏斗,工程量较大,设置双扣件,搭设必须按经过计算后的脚手架搭设规程施工。

3.3、梁和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3.3.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3.3.2.立杆步距的设计: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3.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3.3.4.剪刀撑的设计: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3.3.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 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

3.3.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d.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3.3.7.施工使用的要求:a.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