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

教案
教 与 学 互 动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内 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时间 ➢ 导入新课(步步引导)
学生对现代工业发展有一些了解,对普通机床方面的知识已经学习过,并且进行了普通机床的实习。

通过回顾普通机床的结构组成、刀架和主轴的运动方式及其应用场合等方面进行比较和讨论学习。

➢ 讲授新课(合作、探讨) 一、数控机床的产生背景 1、产生背景的语言描述
采用实例法论证。

随着工业发展,特别是航空、航天、造船、家电、模具等行业的发展。

采用反问法,强调数控机床产生的重要意义及其迫切性。

2、产生年代
采用预习讨论法,论述数控机床在国内外的产生的年代。

采用讲授总结法,系统分析。

(1)1948 由美国帕森斯公司提出研制加工加工直升机叶片轮检验用样板的设想。

(2)1952 试制成功第一台三坐标立式数控铣床。

(3)1955 进入实用阶段。

(4)1958 我国开始研制数控机床。

二、数控机床的发展与趋势 1、数控机床的发展
主要采用讲授法,论述数控机床经历的发展阶段。

采用引导对比法,试述数控机床发展与计算机发展的关系。

(1)两个阶段
NC 数控阶段(又称硬件数控阶段):1952 数控机床经历 ——1970
的两个阶段: CNC 计算机数控阶段:1970——至今
带领学生综观现代制造业发展,回顾普通机床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各抒己见,举例生活中应用到的的场合
8分 10分 20分
教与学互动设计
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2)六个年代
第一代:1952 电子管电路专用数控NC
第二代:1959 晶体管数字电路专用数控NC
第三代:1965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专用NC
第四代:1970 大规模集成电路通用计算机CNC
第五代:1974 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储器微型MNC
第六代:1990 PC为基础的PCNC
2、相关符号含义
主要采用引导讲授法,目的在于学生了解新知识。

(1)DNC(直接数控控制或分布式数字控制)
(2)FMM(柔性制造模块)
(3)FMC(柔性制造单元)
(4)FMS(柔性制造系统)
(5)FML(柔性制造生产线)
(6)FMF(柔性制造工厂)
(7)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8)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9)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3、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采用讨论法。

让学生发挥想象,你希望将来踏上
工作岗位时能够操作怎样的机床。

发展趋势:
(1)高精度;
(2)高柔性;
(3)高效率;
(4)减轻了劳动强度;
(5)良好的经济效益;
(6)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

三、数控机床相关概念及组成、特点
1、数控机床相关概念
主要采用总结讲授法,在于阐述原理性概念。

(1)数控
即数字控制,简称NC。

通过特定处理方式下的数字信息去自动控制机械装置进行动作。

(2)数控加工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部件的一种工艺方法。

联系和比较计算机
的发展经历的阶
段,总结和发现规

此部分为新知识补
充,目的在于学生
了解新知识、新方

学生讨论、分析、
总结,对学生分析
情况作出评价
7分
6分
10

教与学互动设计
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
(3)数控机床
是一种通过数字信息控制机床按给定的运动规律进
行自动加工的机电一体化新型加工设备。

2、组成及加工过程
组成
数控装置
伺服系统
检测装置
控制介质
机床主体
加工过程
信息输入
信息处理
伺服执行
3、特点
优点
缺点
➢课堂总结及课堂练习
◆数控机床产生背景
◆数控机床发展及趋势
◆数控机床组成与特点
➢拓展延伸
增补DNC、FMS、CIMS、CAM等方面知识
➢布置作业
1、解释数控、数控加工与数控机床的概念。

2、简述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加工过程是怎样的?
3、简述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10分
8分4分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