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生活》第九课

《经济生活》第九课


A.劳动报酬比重
B.社会消费水平
D
C.全社会就业率 D.资源配置效率
(2012年全国新课程卷—13)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一些国家先后陷入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
的困境。为提振经济、摆脱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
济干预措施,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各国政府对市场
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其依据是
B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
(1)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可以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 ,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的速度,使市场上的 企业数量增加,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和竞争加大;
(2)供给增加意味着,商品种类的丰富和数 量的增加,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要;
(3)竞争加大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降低商品 价格,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科学宏观调控
二、规范市场秩序 1、必要性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 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措施
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 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2)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
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
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 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3)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要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
的规范;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
守市场道德。
(2015年高考课标卷Ⅰ文综政治13)2014年11月,国务
【特别提示】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
性作用不等于完全由市场调节,还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4、弊端(市场失灵)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某些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解 决不了,有些商品市场不能调节。 如:???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
危害性: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 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 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放宽市场准入规则的总体思 路,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放松市场主体准入管制,降 低准入门槛,实行注册资本认缴 登记制;改革年检制度 和简化住所(经营场所) 登记手续等。政府放宽主,市 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 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14分
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实现资源配置。
3、市场如何配置资源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 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 合理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 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推动科学技术 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 利用。
3、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如何加强宏观调控)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聿怀政治
市场配置资源
一、资源配置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要求 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 场经济.
③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 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 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3·新课标全国II)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重心已由流通
环节向生产环节、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初步形成
了支持价格、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特相结合的农业
补贴模式。我国农业补贴重心转变的目的在于( B)
宏观调控
1、含义 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必要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 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 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充分发 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宏观调 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宏观调控是 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缩小政府
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
B 格改革旨在( )
①破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②扩大生产规模,增加
产量③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
④以市场化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5年高考重庆政治2)想像一下,你走进餐厅遇到 的不是服务员,而是“萌萌哒”的机器人,他们会迎 宾、送餐、报菜名,甚至还会跳舞。随着中国人口与 产业结构转型,劳动力成本增加,对机器人需求大幅 度增长。机器人的使用有助于提高
(2)供求机制:生产者、经营者根据供求的变化不断调节生产经营活 动,引导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3)竞争机制:通过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围绕价格和 质量方面的较量,使社会资源不断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 业流动,价值规律的要求得以贯彻。通过竞争,价格在供求影响下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①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
②优化农产品需求结构
③缩小农产品供需缺口
④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4新课标1。
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 减小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是新一届政府推动行 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2014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本 登记制
市场调节实质是价值规律在调节,价值规律引导商品 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市场配置资源的“三机制”
(1)价格机制: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指示器。 价格提高,将会促进生产,增加供给,抑制需求;反之,则会减少 供给,刺激需求。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使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之 间保持适当的比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