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应力管桩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桩基础凭借着工程造价便宜、桩身内空,强度高,混凝土用量少,节约资源等优点,正不断的被各方接受。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
1.规格分类
管桩按桩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PH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PC)。
管桩按外径分为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等直径。
管桩按抗弯性能或有效预应力值分为A型、AB型、B型、和C 型。
2.管桩的发展
2.1国外管桩的发展
1920年澳大利亚人发明了混凝土离心法生产工艺;1925年日本引进该项技术,于1934年开始制作钢筋混凝土离心管桩(RC桩);1962年日本开发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桩);1967~1979年日本又开发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 桩)。
1996年日本PHC桩用量达到1280万米,2002年应用量为2500万米。
近10年,预应力管桩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很快,生产直径为1200mm的管桩,单节长度达46米,现在正在研发52米单节桩。
2.2国内管桩发展
我国1944年生产钢筋混凝土管桩(PC桩);1966年丰台桥梁厂开发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桩),1984年广东建立第一家生产预应力管桩的工厂,1988年交通部三航局(上海浦东)全套引进日本设备和技术,首先生产PHC桩。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全国管桩厂已经由当初的20余家发展到现在的400余家。
从1995年600万米的使用量发展到2006年的20000万米。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到,管桩已越来越广泛的在全国使用。
3.管桩的优点
(1)设计范围广泛;(2)对持力层起伏的地层条件适用性强;(3)工程造价便宜;
(4)吊装运输方便;(5)桩身耐打,穿透力强;(6)接桩快捷可靠;(7)施工速度快,工期短;(8)成桩质量可靠;(9)可冬季施工;(10)桩身内空,强度高,混凝土用量少,节约资源。
管桩强度高,耐压性、耐打性好,比较适合作摩擦端承桩及端承摩擦桩。
在淤泥质软土地区,如采用混凝土沉管灌注桩,很难保证混凝土的灌注质量,而采用管桩基础可避免这一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工期短,造价低。
应用管桩基础的工期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施工前期准备时间短,经高压蒸养的PHC桩,成型后到使用只需几天时间;二是施工速度快;三是检测简单快捷。
造价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管桩单体长度的价格较低,其承载力较高,单位承载力的造价较低;二是工期短,可以节省施工费用,缩短投资回收时间。
4.实例分析
在普兰店的某小区项目中,场地条件是:(1)淤泥质粉质粘土,1.0米,承载力特征值100KPa;细砂,2.8米厚,承载力特征值100KPa;粗沙,1.7米,承载力特征值160KPa;全风化片麻岩,1.8米厚,承载力特征值220KPa;强风化片麻岩,承载力特征值300KPa。
场地施工钻空均见有地下水分布,地下水水位在2.0~2.5米。
地质部门建议基础类型可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方案,基础持力层可选择经加密或换土法处理的细砂层或粗沙层,也可选择全风化片麻岩。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对于基础形式及持力层的选择设计人员做了仔细的分析和比较。
如果选择粗砂作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
以5#为例,建筑平面尺寸为52.8x13.7,按45度放坡开挖基坑计算,开挖土方量是3850立方米,开挖、回填土方这笔费用为24.5万元。
独立柱基础这部分的费用约为11.9万元,总费用约为43.65万元。
如果选择全风化片麻岩作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土方开挖量为5322立方米,土方开挖和回填的费用为33.2万元,独立柱基础的费用为10.67万元,总费用约为43.87万元。
如果选择做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必须座落在强风化片麻岩层上。
人工挖孔桩可以满足一柱一桩的承载力要求,也避免了大开挖,但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必须连续排水,因此施工很困难。
人工挖孔灌注桩按每延米650元/米计算(包括人工费和材料费),桩长按7.8米计算,单根桩的土建成本为38.4万元,桩帽部分的费用为3.7万元,总费用约为42万元。
如果选择做预制方桩。
虽然避免了排水问题,但经过现场静压实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只有300Kpa(400x400,AB型)。
经过计算,建筑柱轴力都在850Kpa 左右,单柱下至少需要3根桩,同时承台也将加大。
预制方桩按115元/m,单桩长度按8米计算,预制桩这部分的费用为23.5万,承台部分的费用为7.7万,安装承台开挖排土的费用为78480元。
因此选用预制方桩基础的总费用为39.5万元。
考虑选用预制管桩作为基础形式。
经过现场的静载试验,单桩承载力能达到950Kpa(AB400型),1000Kpa(AB500型),可以做到一柱一桩。
预制管桩同预制方桩相比,单桩成本相差不大,但单桩承载力确能提高很多。
预制管桩部分的费用约为10.1万元,桩帽部分的土建成本约为2.5万元,开挖排土的费用约为7.8万元,总费用约为20.45万元。
本小区建筑面积12万平,建筑占地面积约17500平方米,按此计算选用独立柱基础形式的费用约为1213万元,选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的费用约为1167.6万元,选用预制方桩的费用约为1098.1万元,选用预制管桩的费用约为568.51万元。
通过比较,可以明显的看出选用预制管桩作为基
础形式的优势。
因此,设计人员选用预制管桩作为本小区的基础形式。
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桩基础,凭借着自身的优势,正在不断的被各方接受。
■
【参考文献】
[1]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4]静压管桩基础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