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方法)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方法)


• 四、烃链同系化、环的大小改变及环位置异构体
•环的大小改变和环位置异构体对活性产生影响 •环的大小、位置、环上取代基位置影响分子的电子分布; 环位置的异构是最常见的结构优化方式。
NCX-4016是一个NO-Aspirin。NCX-4016抑制直肠癌细 胞生长的活性强于Aspirin 2500-5000倍。
•烃链同系化 •烃链的增长或缩短会影响: •①化合物的疏水性,改变分配系数,导致体内药动学性 质的变化; •②同时还会影响立体性,以及引起占位性的位阻,影响 分子的构象。
•受体结合叔胺的腔穴不能容纳较大基 团
•N上的甲基→烯丙基、环丙甲基
•阿片受体激动剂→阿片受体拮抗剂
•吗啡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例:氟卡尼 •抗心律失常药氟卡尼(Flecainide)R 型和S型异构体的抗 心律失常和对心肌钠通道作用相同,药代动力学性质也无显著 差异,因此,临床使用其消旋体。 •类似的药物: •普罗帕酮(Propafenone) •美西律(Mexiletine)
•抗疟药氯喹有(+)、(-)之分,但二者的抗疟活性、 强度均相同。
•甲氧基→丁氧基,
•与受体的亲和力(Ki):
•850 μmol/L→17μmol/L •较大的烷基,疏水性增大,有 利于激动作用。
•3-(2-烷氧基-3-哌嗪基) -1,2,5,6-四氢-1-甲基吡啶
•M1受体激动剂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 四、烃链同系化、环的大小改变及环位置异构体
双季铵离子作用以及强度随亚甲基链的长度变化而改变。 当n=5或6时,为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具有扩张血管和降 低血压作用; 当n=10时,药理作用翻转,成为胆碱能受体拮抗剂。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第二节 拼合原理
•一、概述
•拼合原理( Combination principles)
或结构骨架

•评价活性,建立结
•注意的问题:
•分子的相似性与多样性, 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对 立的概念
•开始设计的化合物结构 应尽可能多样和不相似性, 这虽然很难,但非常必要
构与活性关系(SAR)
•在药物中并非含有相同
药效基团的类似物都有相
•揭示 •提高 作用机 优化效
似的生物活性。药物的生 物活性是在复杂的体系中 呈现,与生物靶标结合时,
•NCX-4016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同时, 还能诱导凋亡,抑制肿瘤转移; •还用于治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抗 血栓
•注意:有些取代基在环上的位置是不可改变的,如磺胺类药物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五、光学异构体和几何异构体 光学异构体:旋光性质相反,其余理化性质完全相 同 人体内:细胞膜、酶和受体具有不对称性,能“识 别”两个手性分子的差异。 光学异构体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与受体的作 用类型和强度通常不同,因而造成药效、药代和/或毒 性差异。
•苯并氮氧杂环辛烯 •开链苯乙酮化合物, •强效β受体阻断剂 活性为环状物的25%
•苯并二氢吡 喃化合物
•消除了β受体阻断作 用,为钾离子通道开 放剂,具有降压活性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5-HT3受体拮抗剂 昂丹司琼(Ondansetron),5-HT3受体拮抗剂 ,广泛用于肿瘤化疗后抑制恶心呕吐。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第一节 类似物
• 一、概述 •先导化合
•具有相同/相似 的药效基团和/
•结物构改 •相似性原理 造 •类似
或结构骨架

•天然产 物的先导 物
•评价活性,建立结 构与活性关系(SAR)
•结构复杂 •合成困难 •资源有限 •疗效欠佳
•揭示 •提高
作用机 优化效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1、对映体活性相似但强度不同 例:氧氟沙星 S-(-)-异构体对各种细菌的抑菌活性强于R-(+ )-异构体 8-128倍。
•手性中心的甲基在母核平 面的取向不同,导致与酶 活性中心结合能力的不同, 决定了它们的抗菌效力的 差异。
•抗菌药氧氟沙星 (Ofloxacin)
•吲哚环和环已酮环再稠合成环
昂丹司琼
西兰司琼
•活性提高10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合环操作也可能引起活性发Leabharlann 质的变 化•麻黄碱 •平喘药
•芬美曲秦 无支气管解痉作用 ,而是食欲抑制剂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开环 环状物的开环,伴以分子剖裂的操作,常见于天然 活性产物的结构简化和修饰,也是确定药效团的过程 。•例1:镇痛药吗啡的修饰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靶标的确证是新药研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究中众多新技术的推动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建立生物学模型,以筛选和评价化合物的 活性。建立的模型可有不内的层次,但均 应反映出是针对所选定的靶标的作用。
•新药设 •模型的建立
计与研究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对先导物结构作 化学改造和修饰, 以优化物理化学和
生物学活性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药物设 计的经典 原理和方 法
•相似性原理 •拼合原理 •物电子等排原 理 •前药原理 •软药原理
此外,还有导向原理、基于受体结构的设计、 基于配体分子的设计等。
•新药设 计与研究
•靶标的确定 •模型的建立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天然产物 •化学合成物 •生物合成物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先导化合物不能 直接成为药物的原 因
•靶标的确定
•作用强度或特异性不高 •药代动力学性质不适宜 •有较强的毒副作用 •化学上或代谢上的不稳定性
•侯选药物
•相似性原理在很大程度 上不需要了解药物作用靶 标的分子结构,即使不清 楚先导物的作用机理,也 可根据一定的法则从分子 结构出发进行变换,实现 分子的优化操作。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第一节 类似物
• 一、概述 •先导化合
•具有相同/相似 的药效基团和/
•结物构改 •相似性原理 造 •类似
•分子结构相似(相对分 子量、分子式、功能基团、 分子骨架、原子类型和位 置、分子构象、范德华表 面和分子力场等)
或结构骨架

•评价活性,建立结
•相似性原理在药物设计中 应用最为广泛,形成许多
构与活性关系(SAR) 原理和假设,指导新药设
计和构效关系的研究。
•揭示 作用机 理
•提高 优化效 率
•比先导化合物具 有更好疗效、更小 /少毒副作用的新


•例如:吗啡和局
麻药可卡因的结 构修饰和改造。
•侯选药物
•修饰/ 改造碎 片类似 物
•结构简化 •便于合成 •毒副作用更小/少 •利于工业化 •药 效 提 高 、 新 的 药 效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第一节 类似物
• 一、概述 •先导化合
•具有相同/相似 的药效基团和/
•结物构改 •相似性原理 造 •类似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 设计原理和方法)
2020/11/26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药 物设 计
•药物分子设计:以理性的构思和科学的 策略方法,构建具有预期药理活性的新 化学实体(NCE)。
•剂型设计 :确定剂型、给药途径、处 方组成、单元剂量等。
•剂量设计:用药剂量、频率和疗程等。


分子的大小、结构、形状 (构型或构象)的不同,
•侯选药物
都会导致不同的活性。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二、生物电子等排取代 • 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体进行似物的设计,既可产生相 似的生物效应,也可产生相反的生物效应。 •例:哌替啶衍生物的镇痛活性

R

H
-O-Ph
-CH2-Ph
-NH-Ph
•从吗啡到芬太尼 •①简化结构 ②不含手性中心 ③活性提高80倍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例2:雌二醇的开环类似物
•在优势构象的空间位置活性基团相对应
•C D
•雌二醇
阿仑雌酚
•雌二醇受体激动剂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开环的分子操作有时也会导致活性降低
例3:色满卡林开环修饰 色满卡林(Cromakalim):钾离子通道开放剂 ,具有降压活性。
-S-Ph
相对镇痛作用
1 12 20 80 1.5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三、环类似物 •合环与开环 •合成环状物,或环状物开环后,分子的形状、构象 和表面积发生变化。 •①影响分子与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②影响药代动力学性质。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合环 将链状结构连接成环,增加分子的刚性,限制分子 的构象,减少低能构象体数目,有助于提高选择性。 此外,还可用合环操作来推断药物的药效构象。
• 将两种药物的结构或药效团拼合在一个分子内:
①使形成的药物兼具两者的性质,强化药理作用,减
小各自相应的毒副作用;
•②使两者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药理活性,协同完
成治疗作用。
•一般说来,通过拼合原理得到的多数药物都是前药。
药物设计学(第二章药物设计原理和 方法)
•二、拼合原理的应用 •1、 阿斯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的拼合:
•哌替啶(杜冷丁)
•镇痛作用为哌替啶的2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