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现状,提出了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建设目标,并结合教学实际,介绍了我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086-01
1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现状
在高等学校课程中,高等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与其他学科有着重要的关联。

高等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后继的学习与思维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作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尝试,见文献[1~5],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没有根本的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仍旧不能达到各学科发展和工程技
术实践对数学的要求,主要存在两方面的:(1)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与调整。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独立学院也随之增加,在教学要求上引用公办本科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更加繁重,这引起了内容多、可是少的问题,高等教学的严密性与严谨性更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与学生学习的难度,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较差,部分学生因此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和模式单一与信息技术发展脱节。

高等数学的教学方式依然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的“填鸭式”教学,这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数
学素质的培养带来了阻碍。

一方面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愈来愈大,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完全一样,不能很好的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教师工作量较大,整天忙于备课、上课、改作业,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

2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不仅是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数学工具的主渠道,它更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我们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从专业实际需要出发,在高等数学内容深度上,本着“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高等数学内容构架体系上,坚持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出发点,以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把高等数学教学的侧重点定位在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素质的培养上;在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上,侧重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力争把学生从复杂证明和繁杂的运算过程中解脱出来,培养和训练学生应用数学思想和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目标
我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目标:第一,构建教学内容满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具有体系新、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体系。

第二,形成“通俗易懂、易教易学、解决问题”的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第三,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理论体系,克服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

第四,推进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4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实践
(1)通过精心调研,确定教学大纲和特色教材。

我们针对多年来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与认识,针对专业提出的问题,对照培养目标,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独立学院高等数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模式必须改革。

我们调查了有关课程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要求,同类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现状,收集毕业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根据专业特色和定位有针对性地制定高等数学教学大纲,选用适合独立学院教学的特色教材,精选教学内容,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使教学内容更加精炼,富有时代气息。

(2)结合各系专业设置课程内容。

我院是以经管类专业为主、兼有汽车等工科专业的财经类学院。

数学教师认真学习学生后续专业课,切实从学生专业出发,找到讲授数学的新途径。

在授课过程中,尽量用专业实例引出数学问题,用专业课知识阐释数学定理,紧密联系数学课和专业课。

经过这样的实践尝试,改革后的数学课与专业课充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具作用。

如经管类专业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重点讲好一元函数的微分和积分及其应用。

在工科高等数学教学中,不但要讲一元函数微积分还要讲多元函数微积分。

(3)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实践。

第一,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院学生为三批次录取考生,学生数学基础多为较差。

针对“一些学生吃
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了”的现象,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式。

从课堂教学上,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例题选用上分级选择,大多数例题选择基础题,题型比较有代表性,对这些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消化吸收基础知识,使绝大多数同学都“吃好”;适当选择中高等题目,这些题目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不要求所有同学都掌握,解决一部分同学“吃不饱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学生的听课状态,学生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第二,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

我们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尝试合理地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

课件教学能够动态、直观地展现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的意义。

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提高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将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引入到高等数学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在高等数学等课程中增设实验课,加强学生数学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实验课程中设计与现实问题联系紧密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数学建模理论方法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软件来进行解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极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多次组织了全校的建模讲座与培训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东北三省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

第四,改革考试评价方法。

改革考试方法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首先,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改变期末算账、一卷定论的做法。

其次,将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测验按一定权重记入平时成绩,把平时成绩比重增大,降低学生期末考试压力,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平时学习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全过程的考核,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进展[j].大学数学,2007,23(4):20-26.
[2] 杨朝丽.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4):79-81.
[3] 张孝理.论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1):117-119.
[4] 史俊贤.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2):17-19.
[5] 杨宏林.关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4(2):42-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