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镇开办“农民夜校”工作实施方案

全镇开办“农民夜校”工作实施方案

全镇开办“农民夜校”工作实施方案
为满足广大农民求知、求富、求乐的需求,切实加强农民教育引导工作,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加快脱贫增收步伐,按照县委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决定依托村办公室活动阵地,开办“农民夜校”。

特制定如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脱贫攻坚“12345”重大工作部署,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出发点,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农民夜校”为重要阵地,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分类指导,逐步推进,实现村村有“农民夜校”,集中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打赢脱贫奔康攻坚战,建设幸福美丽新渠县”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举办“农民夜校”培养脱贫攻坚明白人,勤劳致富自强人,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三、机构设置
1、夜校校长。

村第一书记任所在村“农民夜校”校长。

2、夜校教师。

①贫困村第一书记;②乡镇农技人员;③乡村教师、医生;④致富带头人;⑤农村道德模范;⑥县级帮扶领导;⑦县级部门、乡(镇)帮扶工作组组长等。

3、夜校学员。

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广大农民朋友。

四、教学形式
充分尊重贫困户的意愿,根据农时农事活动科学安排,利用夜间或劳作之余,集中授课,分组学习,相互讨论,对贫困户可按“六个一批”分组教学,分类因人施教,以期取得更好效果。

五、教学内容
1、法律法规。

及时组建法律宣讲、法律咨询队伍,有计划地开展法律讲座、法制宣传,组织农民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让农民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方针政策。

以夜校为阵地,以大喇叭为平台,以简单、直接、及时、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提高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知晓率和覆盖面,特别是脱贫攻坚相关政策,要做到入心入脑,家喻户晓。

3、农技知识。

根据农民创业致富的需求,本着“想干啥就学啥,学好啥就干啥”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和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培育技能,提高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致富技能。

4、脱贫信息。

组织农民阅读科技信息、播放农业种植技术光盘,为农民开通咨询服务热线,教会农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网上销售农特产品,多渠道收集整理并及时发布政策、市场、价格、劳动用工需求等信息,让夜校成为农民致富的“预报站”和“信息台”。

5、日常知识。

本着“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
普及地灾防治常识、森林防火常识、防汛抗旱常识、卫生保健常识、用电用气常识、环保常识、生活小常识、信息网络知识、日常安全常识等,让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成为常态。

6、文体娱乐。

组织农民群众结合道德讲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礼仪传播活动,经常性地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让农民活跃起来、高兴起来、团结起来。

通过各种文体活动集聚农民,沟通思想,交流经验,达到邻里互相关心帮助,共同发展致富的目的。

7、民主议事。

增强党务、村务、财务工作透明度及农民参与度,组织农民学习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等,对村级需要民主决策的事项,组织农民代表进行讨论和表决,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六、运行机制
(一)农民夜校的组织管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驻村工作组为基础,培训工作要与学校、卫生院、农业服务中心、畜牧站、司法所、扶贫工作站等部门对接,并要积极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帮助教学,提升办学质量。

(二)农民夜校的活动计划内容和时间要在广泛征求农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年度活动计划,课程表和教学内容做到一月一计划、一月一公布、一月一开展,让农民心中有数,提早准备,积极参与。

(三)农民夜校的活动方式坚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原则。

在培训方式上,把集中办班与民主议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授课方式上,要把专业人员讲课与当地致富能人、
道德模范的现身说法紧密结合起来;在活动方式上,要把教育培训与文体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凝聚人气,寓教于乐。

(四)农民夜校的过程管理各贫困村第一书记牵头,要明确专人负责日常教学管理,组织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要把“农民夜校”组织领导、师资队伍、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每次教学活动的过程资料(含教案、教学资料、签到册、现场照片等)规范存档。

每月最开展2次教学,每次教学活动后将教学视频图片等上传渠县农民夜校群:QQ号X。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

所涉各村社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及时挂牌成立并开办“农民夜校”。

2、科学安排。

细化教学日程,丰富教学内容,立即开展夜校教学工作。

定期开展集中培训,确保在家群众每人每月参加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

3、强化考核。

切实加强“农民夜校”教学管理,各村要明确1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对农民参学情况做好考勤记录。

最大化地发挥“农民夜校”作用,提高学习培训实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