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活断层和地震工程地质研究练习题
1. 活断层的定义。
2. 活断层的基本特征。
3. 活断层的识别标志。
4. 活断层区的建筑原则。
5. 地震波的含义。
6. 地震与活断层的联系。
7. 震源机制求解及震源参数。
8. 地震的断层学机制。
9. 解释震级、烈度的含义,基本烈度与场地烈度的区别。
10. 地震的活动方式。
11. 地震地质的基本特点。
12. 地震效应的类型。
13. 地震振动破坏效应的反应谱分析、静力分析及其关系。
14. 地震小区划的基本原理。
15. 解释卓越周期、动力系数两个概念。
16. 场地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17. 简述地震区抗震设计原则与建筑物抗震措施。
第八章斜坡变形破坏工程地质研究练习题
1. 斜坡应力分布的基本特征。
2. 影响斜坡中应力重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3. 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形式与特征。
4. 滑坡与崩塌的基本区别。
5. 崩塌产生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6. 滑坡的基本要素与基本类型。
7. 滑坡的识别标志有哪些?
8. 主要的滑坡分类方案有哪些?
9. 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10. 分析水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11. 斜坡稳定性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2. 刚体极限平衡评价的原理是什么?
13. 稳定性系数与安全系数的区别。
14. 解释摩擦锥的概念。
15. 斜坡变形破坏预测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16. 滑坡防治的主要措施与原则?
第九章岩溶工程地质研究练习题
1. 岩溶作用的溶蚀机理。
2. 解释混合溶蚀效应。
3. 分析影响岩溶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4. 岩溶渗漏的主要类型。
5. 河间地块水文地质条件对岩溶渗漏的影响。
6. 岩溶区选择坝址应考虑哪些条件。
7. 岩溶渗漏的主要防治措施。
8. 岩溶地基破坏有哪些主要形式。
9. 土洞及其形成条件。
10. 覆盖区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
11. 裸露区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
12. 岩溶地基的主要处理措施。
第十章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练习题
1. 渗透变形的基本类型。
2. 渗透变形产生的基本条件。
3. 渗透变形的预测途径。
4. 渗透变形的主要防治措施。
第十一章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练习题
1.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2.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与活动特点。
3. 泥石流的主要分类方案。
4. 泥石流的特征。
5. 泥石流预测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6. 泥石流的主要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