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

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

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的意见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党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党委(党组):根据《湖北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的意见》精神,为进一步推进全市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用,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市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重要意义1、建好用好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是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部署。

中央和省、市委对建好用好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强调,着力加强和改进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设施建设,努力把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充满活力、作用明显、群众满意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省委《三年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到2012年底,每个社区都有不少于300平方米的办公活动场所(中心城区一般不少于200平方米)。

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党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部署,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建好用好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落实。

2、建好用好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是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在要求。

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是社区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基本阵地,是社区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组织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群众的有效载体,是社区基层党组织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的基本平台。

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党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要充分认识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对于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础性作用,坚持高标准建设、高实效用好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着力建设服务型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增强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

3、建好用好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是优化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城市居民群众对社区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建设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就是要充分整合各种服务资源,打造面向社区居民群众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党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党委(党组)要把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为重大的惠民工程来建设,坚持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建好用好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便捷化、集约化、人性化和现代化的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4、建好用好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是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重要部署,城市基层是社会管理的重点领域。

建好用好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就是要把社会管理的力量和资源充分整合到城市基层,强化社区基层组织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从而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加强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秩序,回应社会诉求,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党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要把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来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水平。

二、准确把握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规范建设为基础、完善功能为关键、发挥作用为根本,按照“统一功能设置、统一标识牌匾、统一制度规范、统一宣传标语”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功能作用,着力构建以社区基层党组织为主导、以党员干部为主体,面向广大居民群众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全面落实社区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要求,努力使社区基层党建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为争创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排头兵和全国文明城市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工作原则1、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把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做到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相融合,与城镇建设规划相配套,与人民群众需求相统一。

在搞好当前建设的同时,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为后续建设和功能提升预留空间。

2、科学谋划、统筹考虑。

按照“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划转调剂一批”的要求统筹建设。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既充分考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性、一般性服务需求,又兼顾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群体的差别化、个性化服务需求,注重发挥“一室多用”的综合效益,尽量减少社区干部办公用房,扩大服务居民群众场所。

3、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从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防止片面地强调整齐划一。

整合各级各部门有效资源搞建设,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避免铺张浪费,防止重复建设,不准举债搞建设。

4、以用为本、强化功能。

坚持管用结合,加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综合利用效率,使之成为集服务党员群众、居民议事活动、文化宣传、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党员之家、居民之家。

(三)目标要求按照强化党务、规范居务、拓展商务、优化服务、协调事务“五务合一”的工作要求,统一部署,整体规划,全面实施,扎实推进,通过“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划转调剂一批”,确保用两年时间使全省社区都建有“基本场所适用、配备设施完备、功能健全完善、工作制度规范、作用充分发挥”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实现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全覆盖。

2011年全市累计完成80%以上的建设任务,到2012年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三、进一步明确建设标准,规范功能设置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要按照综合性服务平台的目标来建设,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中心城区一般不少于200平方米),在内外功能设置上,要统一规范,符合“二十七个一”的标准和要求。

(一)统一功能设置1、规范室内设置。

室内至少要符合“十个一”的标准和要求,即:一个党员群众服务大厅、一个多功能会议室(党员活动室)、一个谈心说事室、一个办公室、一个远程教育站点、一个文化娱乐室、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市民学校、一个档案室、一个警务室。

(1)党员群众服务大厅。

用于为居民群众开展各类服务及社区干部处理社区日常事务,一般设在一楼,开放式布局。

(2)多功能会议室(党员活动室)。

用于社区“两委”召开会议、党员学习培训和开展各类活动。

(3)谈心说事室。

一般设在一楼,用于接待党员群众来访说事和谈心谈话。

(4)办公室。

一般只安排一间办公室,用于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办公,工作用房比较宽松的社区,可增加一间综合办公室。

其他社区干部日常办公,主要在服务大厅进行。

可以加挂“党代表工作室”,方便党代表联络服务党员和居民群众。

(5)远程教育站点。

安排专人管理,建立播放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收看现代远程教育节目。

(6)文化娱乐室。

主要用于居民文化娱乐活动。

应配备桌椅、棋牌、电视机、音响设备等。

(7)图书阅览室。

一般设在一楼,用于提供居民阅读学习。

(8)市民学校。

用于社区开展党员群众思想道德、科普文化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劳动技能培训等。

(9)档案室。

用于存放社区组织、财务等档案资料。

(10)警务室。

用于人口管理、巡逻检查、案件受理、民事调解、群众求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功能室(站点)要根据实际情况一室多用,总体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简朴实用,至少要确保有“一厅六室”,即党员群众服务大厅、多功能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市民学校、远程教育电教室、荣誉室)、谈心说事室、文化娱乐室(图书阅览室)、办公室、档案室、警务室。

2、规范室外设置。

室外至少有“七个一”,即:一面室外国旗、一个党员干部值班公示牌、一个党员群众意见箱、一个公示宣传栏(橱窗)、一个文化体育活动场地、一个爱心超市、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1)室外国旗。

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屋顶或门前设置旗杆,升挂一面国旗。

(2)党员干部值班公示牌。

一般设在室外醒目处,将值班时间、党员干部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值班期间工作职责等内容向党员群众公示。

(3)党员群众意见箱。

在醒目位置设置党员群众意见箱。

(4)公示宣传栏(橱窗)。

在醒目位置设置带有防雨设施的公示宣传栏(橱窗),定期公开相关事务。

公开内容包括党务公开、居务公开、政策宣传、文化教育、信息发布、居民群众反映事项办理情况等。

(5)文化体育活动场地。

规划一定面积的场地,便于召开居民大会和开展群体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并配套完善必要的文化体育设施(如篮球架、乒乓球桌、体育健身器材等),满足群众开展文体活动需要。

(6)爱心超市。

主要用于集中管理各级政府下拨的救助物品和社会各界捐赠的物品,开展社区救助服务和献爱心活动,为生活困难的党员和群众提供必要的生活物品。

(7)社区卫生服务站。

主要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应依托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置,或设置在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地点,以方便居民就近就医。

3、规范配套设置。

配套设施建设至少有“十个一”:(1)党员群众服务大厅内至少配套有“两个一”,即配有一部公共服务电话,为居民群众提供有偿或免费话务服务;放置有一本服务指南,将市、街道(乡镇)、社区三级服务网点、服务项目、办事流程、服务承诺、联系方式等向群众公开,方便群众办事。

有条件的社区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做好服务记录和建档工作。

(2)谈心说事室配备有桌椅等必要办公设备和专门记录本。

(3)远程教育站点配备有必要的学习、电教设备(电视机、投影仪、广播)等。

(4)文化娱乐室配备有桌椅、棋牌、电视机、音响设备等。

(5)图书阅览室配备有党报党刊、文学、艺术、科普和生活保健等各类图书、报刊和电子音像制品,有条件的,可配备电脑,提供电子阅览服务。

配备有书柜、书架、报架、阅览桌椅等基本设施。

所有图书要编目登记,分类陈列。

墙壁上应张贴图书管理规定、管理员职责、图书借阅制度和程序,明确专人管理,做好借阅登记。

室内墙壁上张贴相关的书画、宣传标语。

(6)市民学校配备有必要的教学设备,墙上张贴年度教学计划。

(7)档案室配备有规范的档案柜,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作档案、居委会工作档案、党员干部(含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流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档案、主题活动档案等,逐步建立居民信息档案。

室内墙壁上张贴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

(8)爱心超市内配有货架,建立有救助物品目录和救助台帐,开办救助证(卡)。

(9)警务室墙上张贴有值班制度和驻区民警值班表,要求执勤记录齐全。

(二)统一标识牌匾。

为了树立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整体形象,统一全市社区标识,标识牌以简洁、醒目为原则。

1、规范室外标牌。

全市社区统一在办公活动大楼正上方、外墙、门楣等醒目处悬挂“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字样,字体黑体,颜色为“中国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