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施工方案完整版

路基施工方案完整版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CHINA NUCLEAR INDUSTRY 22ND CONSTRUCTION CO., LTD.文件更改记录单目录1 工程概况2 编制依据3 场地岩土条件4 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5 投入的机械设备和人员计划6 路基雨季施工控制措施7 路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8 路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 工程概况吴楚大道西接武汉,东连黄石,由吴楚大道西段、吴楚大道中段、吴楚大道东段组成。

本次施工的吴楚大道东段位于城东新区,是连接主城区的一条重要干线,西接滨湖南路,东接燕沙路,沿途经过汪家湾、付家畈、艾家土门、徐家湾、曹家大湾、曹家细湾、胡家湾、冷竹湾、陈家湾、大马园、叶家畈、盛家道、榨铺湾等村庄,道路用地范围内分布有多处小山丘,水田及池塘密布,并且横穿球团矿进矿铁路。

吴楚大道东段道路、排水一期工程起点桩号为K0+000,止点桩号为K5+220,路幅宽度为110m,采用双向八车道、四板块的形式。

2 编制依据2.1 建设单位的有关文件、施工图纸等;2.2 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情况;2.3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2.5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D31-02-2013;2.6 本工程设计文件中的地质说明;3 场地岩土条件3.1 吴楚大道东段道路、排水工程拟建场地原为低丘地貌,低丘之间的洼地多经人工改造成水田或鱼塘。

根据钻探揭露,本工程土工分为3种。

3.2 场地路基土工特性评价3.2.1 ①-1、①-3素填(耕植土):结构松散、土质不均一,强度低,压缩性高,不宜作为路基持力层。

当其厚度较薄时宜挖除换填;当其厚度较大时宜进行地基处理。

3.2.2 ①-2素填土、②-1层粘土:呈可塑(稍-中密)状态,有一定强度,压缩性中等偏高,可作为路基持力层。

3.2.3 ②-2层粘土:呈硬塑状态,强度高,压缩性中等偏低,厚度较大、分布稳定、下部没有软弱下卧层,可作为路基持力层或下卧层。

4 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4.1 测量准备4.1.1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工程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检查各设计图的平面位置、高程是否有矛盾,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业主有关人员反映。

4.1.2 人员组织4.1.3 测量仪器配置详见测量仪器配置表4.2 施工过程4.2.1 按图纸设计桩号每个30m放出中线、边线,测量点上打入木桩写上桩号,木桩头用红色薄膜袋包裹以便于发现。

4.2.2 将边桩点线相连,撒上石灰白线,再用挖掘机沿边线开挖1m宽、平均深0.8m沟槽,既作界沟防村民误种带来二次赔偿,也作外侧临时排水沟使用。

4.3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开工前,对设计部门提供的施工区平面控制起始坐标点(应不少于三个点),配合甲方用全站仪按多边形导线网或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联测点复核完成并经内业平差计算,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后,按监理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报送项目总监及业主签认,否则不得进行后序测量工作。

起始平面控制坐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监理签认后即可进行平面控制坐标点加密测量。

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及布点埋石:鉴于该工程的特点,其加密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采用导线测量,其加密桩尽量设置于施工区间沿线路两侧的现有高度适宜的永久建筑物的上(无建筑物可利用时埋石布点并加固保护),布点原则以能履盖全标段的测量放线之需要,平均边长控制在(50-200m)左右。

平面控制点加密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按GB50026-2007规范中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平面控制加密导线点外业测量完成,并经内业计算满足要求后,应填写测量成果报验单,连同加密导线计算表一同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如监理工程师提出疑议和要求对加密导线进行复核,应积极配合,并提供所需测量设备和相关测量人员。

4.4 土方挖运方案4.4.1 技术准备施工前对取土场地的土质作颗粒分析及液塑性指数、击实试验、最佳含水量等试验,以试验数据指导现场施工,不合格的土质杜绝用于现场,为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4.4.2 路基土方工程施工4.4.2.1 路基施工主要分三种:路基挖方、路基填方、软土路基处理。

4.4.2.3 路基挖方施工a 开挖遵循从上到下人机配合的原则,并按设计平台标高进行分台阶开挖。

针对不同路段、不同开挖深度采取不同的开挖方式,开挖深度较小处采用一次开挖到位。

b 对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匀、强度低,压缩性高的土壤进行清除外运,废弃土方运至弃土场堆放。

路槽土方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人工配合修整边坡及找平,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用相对而行方式进行。

路槽开挖完毕后立即进行基底检查验收,经检验合格后,及时进行运土分层回填。

当基底含水量过大时,请示相关技术部门,进行基底处理,应看好天气,尽量做到随挖随填,及时压实。

c 对可利用的土方,采用挖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至填方区内回填。

d 对施工区域内所需土石方数量,均按天然密实体积折算。

e 内部运距按本次标段全长的1/2另加外部运距确定。

f 施工时若有超挖,应用与挖方相同的土填补,并夯实至规定要求的压实度。

若不能达到规定要求,应用毛渣石填补压实。

g 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若发现土质松软或含水量过大,在采取必要的降水措施条件下经碾压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报监理、设计并提出建议处理方案。

h 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应注意根据土质情况适当预留虚高,应注意深挖地段土基的特殊处理,以便压实后符合设计高程,同时表面必须平整。

不得有凸凹不平的现象。

最后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4.2.4 路基填方施工a 先对所开挖完毕的土路床进行碾压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下步骤施工。

土路基填筑先选合格土质,按施工规范采用分层填土、分层碾压施工,碾路机采用22T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路床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尽量做到随挖随填。

区域内山体石方运至回填区用作回填时,应先将石渣用履带推土机捡踩推平,平均推距40m推土机型号为90kw,再用22T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要求步骤同上述。

b 试验段填土路基填筑前,先做全幅不少于100m的压实试验段,以确定压实设备的组合方式、压实遍数、松铺厚度、松铺系数及最佳含水量的控制范围等。

并将压实试验成果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大面积推广应用,做为后续施工的依据。

c 摊铺施工具体事项填土作业按照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土,填土分层厚度根据机械性能、设计密度、不同填料等经过试验确定,一般每层填筑厚度30cm,不小于10cm由低处向高处,由两边向中心填筑。

路基边坡按设计要求采用1:1.5系数进行填筑,以确保路基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测量人员跟随压路机及时检测密实度,根据各底层标高,控制好表层的顶面标高,使填土达到控制的厚度,并应注意虚铺厚度。

土方填筑采用机械化流水作业施工,即、自卸车拉运、推土机推平、压路机碾压、密实度检测等施工工序。

分层填筑时,要按设计要求控制横坡,以利面层排水,雨期施工要适当加大横坡,避免积水。

施工时要勤测填土含水量,一般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土质太干时用水车洒水湿润,太湿时要在取土场或填筑现场翻填晾晒。

d 碾压施工具体事项压实采用大型振动式压路机碾压。

压实前,对填土层的分层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碾压。

碾压遍数由实验路段提供的参数确定,碾压顺序从两侧逐渐向中间,每次碾压轮迹重叠15~20cm,避免漏压;碾压过程中要控制压路机行驶速度不大于2km/h;道路边缘,检查井周围以及其它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应采用机械打夯完成压实后的表面应无空鼓、轮迹和无隆起、裂纹、起皮、松散等现象,如压实过程中含水量不够应洒水,如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应翻晒后再进行平整碾压。

压实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密实度检测,密实度不够要继续碾压。

e 施工检测做好碾压密实度的检测控制。

每层压实后及时进行密实度的检测,采用灌砂法的方式检测,并做好记录,经监理工程师抽查合格同意后方可继续回填上一层。

路拱成型一段后刷坡整型,将多余土方调运至下段使用。

4.4.2.5 软土路基处理施工方案本工程设计图纸软土路基处理均为清除素填土,回填毛渣石及粘土至设计土路床标高的方法进行软基处理,而渔塘、沼泽、河道均为淤泥,在计算工程量时应扣减素填土数量及增加淤泥数量。

a 挖填软基段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抽水→挖软土→挖淤泥→挖降排水沟→装车→外运→土路床碾压检验→填料运输→路基填筑料分层摊铺→分层碾压→压实度检测→铺筑至结构层以下。

b 淤泥软土挖掘运输路基开挖遵循从上到下、人机配合的原则,施工采用斗容量0.6m3挖掘机装6T自卸汽车外运,施工过程针对不同路段、不同地理结构,采取不同的开挖方式和开挖深度,开挖深度较小,地质结构较好处,采用一次开挖到位并装车。

开挖时运输车辆无法靠近挖掘机作业半径进行装车时(如开挖后含水率较高、软基沼泽地、水塘淤泥等)采用挖机分次倒转至施工可装车处,挖机实际作业半径按4m计算。

对淤泥、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匀、强度低,压缩性高土壤进行清除外运至废弃场堆放。

路槽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路槽开挖完后立即进行基底检查验收,经设计、地勘部门同意后,及时进行运土分层回填。

当基底含水量过大时,请示相关技术部门,进行基底处理。

软基换填,如遇水塘或地下水较丰富地段施工过程中需挖滤水沟、积水坑,滤水沟不小于1.2m*1.5m,集水坑不小于4m*4m*2m深。

滤水沟、积水坑应采用片石满填有利于水滤到积水坑进行集中抽排。

弃土、取土,土石方立方运输量均按天然密实体积折算。

c 毛渣石运输及铺装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填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运输车辆,在装车过程中,注意粗细料的均匀搭配,不同岩性的石料不得混合运输,毛渣石运距按本次标段全长的1/2另加外部运距确定。

摊铺及整平,石料如其岩性相差较大,应将不同岩性的石料分段填筑及碾压。

挖土时应注意:①挖掘机派专人指挥,不得超越挖土范围,严禁超挖。

②在挖掘机工作范围内,不允许进行其他作业。

修土人员必须在挖掘机工作半径以外施工。

当石料粒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间隙较大时,可在每层表面空隙填入石渣或石屑,使空隙填满为止。

③毛渣石底层摊铺前,应对土路床进行碾压检验,当软基挖至图纸设计深度,若发现土质仍然松软或含水量过大时,有反弹现象,应及时通知相关技术部门,采用其它有效办法进行处理,(如继续超挖、采取用石料换填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