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进行经济监督时必不可少的就是会计监督,它不仅是会计的职能,还是会计资料质量监督控制的重要阶段。
只有创建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才可以使得会计监督程度提高。
因为它与人类社会逐渐上升的“自控”与“外控”需要相一致,因此会计成为经济社会之中必不可少的。
自控:自己对其行为加以限制,进而使得单位的效益上升,外控:集体管理个体的行为,进而使得个体的行为可以促进整体目标的完成。
企业是社会活动的单元,因此自控与外控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监督的理论概述(一)会计监督的含义会计监督(accountingsupervision)所指代的其实是单位内部的会计组织以及会计工作者、根据法律相关内容享有经济监察权力的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法律内容审核创建的社会审计中介机制,对国家部门、社会组织以及企业所进行的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合理以及真实性等进行监督。
非广义的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组成成员,是会计众多职能之一,监管会计主体所召开的经济活动,进而完成预期目标的功能。
是会计从业者按照国家所推行的财经、会计政策,会计所涵盖的内容。
这篇文章所讲述的其实就是非狭义的会计监督,内容主要会细化为内部以及外部监督。
1.单位内部监督。
为了使得资产安全,保证所举行的经济活动符合国家的法规,进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相互监管的制度以及手段被称之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的主体主要就是单位的会计组织以及会计从业者,其被监督的主要是单位所开展的经济活动。
内部控制机制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创建完善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需要遵循会计法律,对会计监督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2.单位外部监督。
(1)政府监督。
其实就是财政部门对单位以及单位的相关工作者进行监督以及检查,以及对所产生的与法律相悖的行为进行处罚。
我国经济监督机制之中比较关键的部分就是政府监督,它与单位内部会计组织、会计从业者践行监督是互相的。
财政部分是践行政府监督的载体。
(2)社会监督。
注册会计师以及工作的会计单位遵循法律审核、鉴证受托单位所开展的经济活动就是社会监督。
(二)会计监督的特征1.监督主体。
进行解释也就是会计监督行为的实践者,只要有权对会计活动造成影响的组织以及人员都被划分在会计监督主体的范围之内并被叫做会计监督主体。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六条的内容:“不同单位的会计组织以及会计从业者对此单位进行会计监督。
”这条例对会计监督的主体进行规定,是会计从业者。
会计从业者作为会计监督的人本具有独特性。
一方面,是维护国家财经法律的人;另一方面,会计从业者有需要维护单位的经济利益。
会计从业者身份的双重性决定了会计监督的复杂程度。
这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当国家与单位之间的利益产生分歧时,会计从业者坚持对国家利益进行维护。
会计从业者会受到源自多方的阻碍。
因此会计从业者的政策以及原则性都要相对较高。
2.会计监督的客体。
客体所指代的就是接受监督的对象。
在现实生活之中,可以将监督客体分为组织机构、从业人员和会计行为。
3.会计监督的依据。
会计监督的准则是会计监督的根据。
会计进行工作的准则以及根据就是以不同类的会计规范,作为限制、评断和指导会计工作。
4.会计监督的目标。
目标所指代的是践行会计方案之后要完成的目的。
(三)加强会计监督规范化的意义1.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规。
单位在举行经济活动过程之中需要遵循的准则以及根据其实就是财经法规。
会计监督就是按照国家所推行的财经法规,对各单位所开展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是否可行进行审核,进而使得单位积极遵循国家的财经法规。
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是会计工作,会计负责一切财务收支。
因此,在对国家以及公共财产的安全进行保护、防御与财经法规相悖做法的过程之中发挥最大作用的就是会计监督职能。
2.有利于强化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
会计监督被划分在经济管理的范畴之中。
会计监督索要完成的目的就是推动单位对经营管理进行调整,使经济效益上升。
保证单位所开展的经济活动与国家财政法规相符合的同时,适合该单位的规划、预算以及经营需要,是对经济活动是否合法、是否合理等方面的监督。
使得经济效益上升、或者就是规避一些必要性较低的经济损失。
3.可以促进财务准则的践行以及财经秩序的维护。
会计奠基工作逐渐正规化,一方面对于设置会计组织和选择跨级从业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另一方面,对会计主管、会计以及出纳等业务如何分工进行规定,会计基础工作逐渐规范,站在组织的角度而言保证了专门的组织以及从业者来形式会计的监督职能。
《空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从对原始的凭证进行审核一直到创建会计档案,军队会计监督会在军事所开展的经济活动之中有所体现。
可以有效地防范和避免所有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4.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进行会计工作不仅可以准确的反映经费使用状况还可以对部分时间进行预防。
它所产生的信息,一方面对部队的财务收入、支出以及预算的践行状况进行反映,另一方面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了参考价值。
在进行军事经济管理的过程之中要使得会计信息的作用得到发挥,但是这又与规范会计的基础工作密切相关。
诸如:《空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不仅对原始凭证的要素内容、审判流程、会计账簿的记录、报表的创建要求以及其余的特殊状况进行明确的规定,还对不同层次的资金情况、预算践行状况、家庭经费等状况进行比较明确的会计剖析要求,同时对共同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上述所说的内容其实就是为了提高经费的管理以及经费的使用效率,也是为决策提供参考。
5.有利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空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针对部队不同层次跨级基础工作之中比较薄弱的阶段,比如说记录制作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以及创建会计表格等进行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会计奠基工作的过程之中极易产生不正规以及模糊的方面。
所以,《空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其做出了比较明确的固定,促进会计从业者的具体掌握,进而使得空军部队会计工作质量得到保障,最终使得工作效率上升。
二、会计监督与会计基础的规范化现状分析(一)会计监督现状1.从控制环境看。
法律管制效率低下,现如今的社会之中,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现状。
“无法可依”与微弱的会计监督进行结合就会造成会计报表数量逐渐上升,多次禁令而不能停止;因为一些行为主体对于法制理解不全面,忽视国家所推行的法律才会使得“有法不依”现状出现,“违法不究”则是因为有些法规法纪缺少明确而严肃的执法机构,使法规法纪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如同没有一样;“执法不严”造成现如今社会之中市场出现徇私舞弊现象产生。
同时,会计监督可以使得法律系统之中操作性较低的条款进行弱化。
企业之所以会产生会计监督职能弱化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缺乏诚信。
2.从控制程序看。
没有对所有者以及债权人的监督引起重视。
整个企业属于所有者,债权人是与企业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人。
债权人将属于自己的部分资产投入企业,为了保障自身的资产,必然会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
3.从信息沟通看。
会计监督体系刚刚萌芽的时候并没有将信息之间交流的问题纳入考虑范围之中,站在会计监督践行的结果分析发现,会计监督过程之中并不进行信息交流,进而使得监督形成艰难。
在在控制程序以及监控的过程之中时常会出现“扯皮”以及推卸责任。
值得深思的,是基本的监督权归属问题。
在现如今的模式之下,不同专业的监督由不同部门践行,为了实现自身所设置的行政管理目标,时常会出现分割模糊现象,一方面部门保护自身利益现象严重,这就使得部门之间权责划分比较模糊。
从而就造成权力重复。
另一方面不同部门所创建的法规与地区之间存在冲突以及分歧,权力的重复会造成“真空地带”的产生,使得部分区域脱离监督范畴。
(二)会计规范化现状1.有的单位负责人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
造成了解会计基础工作不全面,会计基础工作会比较直接的对经营管理进行影响。
觉得财务会计中心等于支付中心,忽视会计从业者的学习以及会计基础的变化,是造成会计从业者对于会计基础工作了解不全的一个因素。
根据搜集的资料,在大于县级的工作单位从业的会计,拥有高于中专学历的人数百分比为50%,拥有本科学历所占的百分比数值为5,拥有研究者学历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数值为。
通过这个我们可以知道,会计从业者的学历普遍较低,对从事会计职业发展造成了副作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中,会计从业者的工作就是反复记账、算账以及上呈报告等简单审核的步骤,这就对提供会计从业者素质造成了阻碍,会计从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仅仅只是处理财务以及收发钱财。
站在客观的角度而言,使得提高会计从业者对于职业判断能力受到阻碍。
现如今,我们国家忽视会计的职业评断,更别说是探索其规律了。
2.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存在较大的悬殊,且不能主动的进行学习。
部分财会从业者不仅对资金来源比较模糊,会计科目处理有问题,还不能正确的地收益性以及资本性的支出进行明确的区别;不能正确的对权责发生制以及收付实现制进行比较明确的区分;对税法一知半解,不能正确区分分应税以及不应税,对各种经济法规一知半解,不能对是否符合法律进行界定,导致开支比较繁琐、数据不具备真实性。
会计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会对会计工作的质量产生最直观的作用,同时也会对发挥会计监督作用造成阻碍。
3.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相关主管人员其实是单位的领导,使得会计从业者不能进行细致的询问,害怕事后会出现打击以及诬陷等状况出现,对于单位存在的问题以及与法律相悖的做法,采取不闻不问并不采取措施。
会计规范化弱话的首要原因是对单位执法不严。
其次法制观念淡薄,环境不健全。
应该明确的对会计事项相关从业者的权限进行规定,所指代的是记录账从业者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核从业者、经办从业者,应该明确的对保管采取从业者的职责权限进行规定。
并且互相分离,互相制约。
只有采取上述的做法,才可以保障监督的有效性,管制经济以及会计事项时遵循相关的规定,防止徇私现象的出现,为经济业务事项的开展奠定基础,保障会计资料的质量。
(三)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1.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以及会计信息的失真。
可能由于部分利益或者是个体的利益影响,因此在进行会计工作的时比没有遵循法规,时常出现一些鱼目混珠、浑水摸鱼现象的产生。
这样的现象造成会计工作秩序受到影响,会计信息存在作假,这就会对投资者以及社会群众的财产造成负作用。
同样也会对国家的宏观调控造成负作用,国家法制管理的正常进行。
会计监督的侧重点是监督人员利用搜集到的信息对监督对象进行监督,所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十分重要。
会计信息真实了可靠了合法了,会计监督才具有可行性。
为了审计2006年国有企业资产的经营状况,国家审计署机构开始整合力量进行检查,居然发现会计报表之中的可靠性企业所占的百分比数值仅仅只是32,违纪所产生的金额数值为1000多亿元,就连部分上市的企业也产生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