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教育广播稿篇一:廉洁文化进校园广播稿广播稿一:廉洁文化进校园广播稿男:采撷一屡阳光,编织七彩童年。
女:留住一阵春风,播撒希望明天。
男:付出一份真情,打造爱的世界。
女: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中午好!红领巾广播站又与大家见面啦!女:今天我们节目主题是廉洁文化进校园说起廉洁,会有很多同学要说,那是大人的事,我们还是学生,不需要廉洁,俗话说得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
反腐廉政要从我们抓起。
男:廉洁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德传统之一。
使我们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真正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亲爱的同学们,孟子曰: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就让我们一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以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廉洁的作风投入学习、社会中去中去!女:自古以来,有关廉洁的故事,传扬许许多多廉洁伟人,像老一辈革命先烈毛泽东,周恩来等。
还有东汉时期南阳太守羊续。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等。
他们的名字我们耳熟能详,他们的故事更是激励我们一大又一代人。
男: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三个有关廉洁的小故事。
以廉为宝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
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
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女: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三个小故事一定和我一样感触很多吧。
古往今来。
历史告诉我们,清正廉洁之日,则国家昌盛,叶圣陶爷爷告诫我们,好习惯要从小养成,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更要学会廉洁。
男: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肩负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我们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作为学生究竟如何清廉呢?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攀比,更不要所谓的名牌,要充实自我,踏实做好每一件事,不要乱扔杂物,时时要有俭朴的意识,处处要有美化的环境。
这就是我们尽本分能够做到的。
女:古人云: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让我们时时刻刻以别人为镜子,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
让我们从小做一个廉洁,正直的人。
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让我们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而成大德,只有这样廉政之花,才会在我们的校园开花、结果。
女:同学们,今天的播音到从结束下周三再见。
男:下周三再见。
广播稿二:廉洁文化进校园广播稿同学们:今天红领巾广播站的主题是廉洁文化进校园。
刚开始听说廉洁两字,同学们一定认为这是大人的事。
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同学们我们是祖国未来,反腐倡廉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
廉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们同学从小就要懂廉洁,讲廉洁。
廉洁就是责任、节俭、自律、奉献、知耻、诚实、惜物、不昧金、不攀比。
自古以来,我们祖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上记载着许许多多的有关廉洁的故事,传扬着许许多多讲廉洁的伟人。
像:老一辈革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等,东汉时期南阳太守羊续、北宋的包青天包拯、唐朝的著名诗人白居易、明朝的爱国英雄于谦等等,真是举不胜举,这些名字我们都耳熟能详。
今天我就为同学们讲三个个关于廉洁的故事:故事一:羊续悬鱼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腐败,奢侈铺张。
他为人谦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钉的被子,乘坐的是一辆破旧的马车。
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是粗茶淡饭。
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
焦俭怕羊续拒收,就笑着说: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饷鲤鱼’所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笑纳!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等焦俭走后,羊续便把这条鱼,挂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
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到羊续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
羊续便指着那条枯干了的三月望饷鲤鱼,说:你去年送的还在这里呢!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
故事二:温家宝总理罢宴据《人民日报》网报道介绍,十六大之后,温家宝总理的第一站到了贵州。
在吃饭的问题上,他对自己和随行人员要求特别的严格,谢绝基层同志的宴请。
他对个人吃饭有三条标准,即:第一,不让任何人陪吃,自己默默地进食;第二,要求饭菜够吃即可,不得剩下;第三,关于饭菜的质量提出十二个字: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
故事三:周总理廉洁从政周总理的廉洁从政深入人心,不是表面的,是实实在在的。
70年代初,素有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连续20多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雨,许多群众不仅缺衣少食,连饮水都十分困难。
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廉洁教育广播稿)考虑什么重大的事情一样,紧锁双眉,脸色特别严肃。
他没有过多地回答大家提出的许多新奇的问题,而是把部队集合起来,慢慢地从兜里掏出一份师秋收指挥部办的《秋收战报》,然后才从容不迫地对大家说:“同志们,师首长在《秋收战报》上号召全师向我们十三连学习,大家好好想一想,全师学十三连,我们应该怎么办?”指导员的声音并不大,可是字字句句扣动了战士们的心弦,大家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指导员,心里像开了锅似的久久不能平静。
指导员短短的一席话,给战斗在蘑菇原的兵团战士带来了上级首长的关怀,带来了兄弟连队的支持,带来了全师指战员抗灾夺粮的必胜信念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虽然指导员带来的只是一份《秋收战报》,但是同志们的心里深深懂得,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过去,我们的队伍是在前进,今天,取得了一点成绩以后,我们的队伍还要不要前进,又应该怎样前进?党支部在新形势下,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们把上级首长的关怀当作鞭策部队前进的力量。
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要带领部队继续前进,就要找出当前部队在前进中的差距,发扬成绩,克服问题,加快部队前进的步伐。
于是,在蘑菇原上的帐篷里,战士们以“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再接再厉、继续前进”为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这天中午,指导员领着部队在割豆的现场参观割豆的质量。
指导员指着一堆十分凌乱的豆铺说:“从速度看,我们是挺快的,可是看看质量?我们是不是辜负了首长对我们的希望?同志们,我们每天辛辛苦苦在这里战斗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多打战备粮,消灭帝修反吗?我们的血汗不能白流,浪费一点粮食,就为世界革命少做一点贡献啊!”在前进的时候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前进的希望,这才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的真正态度。
对革命事业精益求精的精神,为世界革命做出大贡献的崇高理想,激励我们更加脚踏实地地拼命干革命。
在蘑菇原的大豆地里,受到巨大鞭策的十三连指战员,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大了,而留在他们后面的脚印,却比过去更加实在了。
我们的队伍永远向前进蘑菇原战役到了关键性的时刻。
留在连里坚持日常工作的同志,为了迎接这个关键时刻,在思想上动员再动员,从人数上压缩再压缩,又集中五、六十人,每天清晨两点起床,两点半坐爬犁向蘑菇原挺进,和住在蘑菇原的八十人汇合在一起,在蘑菇原大豆地数千米的战场上,摆开了一个决战的架势。
一杆红旗在前面引路,我们的队伍在红旗下挥动镰刀刷刷向前挺进。
一片片大豆在战士们的刀下乖乖地倒下。
前进就是力量,前进就是胜利,前进就是希望!十天前,这里还是豆秸林立、一望无边,十天后,这里已是趟趟豆铺、通向天边。
不能忘记,为了夺回这些粮食,战士们挨了冻、受了累、流了血、出了汗,付出了何等巨大的代价。
十三连的英雄战士们,用小镰刀在三千亩大豆地上,杀出了无产阶级的威风,为毛主席赢得了胜利,争得了光荣。
只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才是我们前进的力量,只有前进,才是我们革命战士最崇高的理想。
前进,部队团结了,士气高涨了,敌人消灭了,胜利赢得了。
后退,纪律松散了,军心动摇了,革命失败了,人民受苦了。
这就是历史给我们的经验。
十三连在前进中,越练越硬,越练越坚,十三连在前进中百炼成钢!革命还没有完,我们还要继续前进。
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着我们的前人从未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前进!迎着东方初升的朝阳,在毛泽东的旗帜下,我们的队伍永远向前进!一九七一年十一月篇二:校园廉洁文化广播稿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廉洁文化进校园”,学校把廉洁教育作为我们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各个班级通过班队课等让廉洁教育进课堂,培育大家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加强学校的廉政文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落实“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争取每个人都成为正直的人,六(4)班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节俭廉洁手抄报比赛”、“廉洁文化知识大比拼”、“背诵廉洁警句比赛”等。
篇三:“节俭廉洁”手抄报比赛落下帷幕近日,六(4)班开展别开生面的“廉洁文化十二个一”活动,即:每周班队课前3分钟播放一则以“敬廉崇洁”、“廉洁修身”为主题的广播;学唱一首廉政歌曲;编一首廉洁童谣;开展“小眼睛盯大眼睛”活动,当好家长的廉洁监督员;每月开展一次“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