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个人防护用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
个人防护用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
4、规定了未成年工的就业管理办 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 年工从事粉尘、有害物超标的作 业环境的工作,以及重体力工实行特殊 的管理,如就业前健康检查,由 地方劳动管理部门核发《未成年 工登记证》等。
五、特殊岗位劳动保护知识
1、特种作业
特种作业包括: 1)电工作业;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3)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5)登高架设作业; 6)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 7)压力容器操作;
2、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者必须了解所使 用的防护用品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对结构和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防护用品, 如呼吸器要进行反复训练,达到能迅速 正确使用。
3、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前,必须严 格检查,损坏或磨损严重的必须及时更 换。用于急救的呼吸器更要定期检查, 以免急救时无法正常工作。急救呼吸器 平时要妥善地存放在可能发生事故的邻 近地点,便于及时取用。
隔离密封系统要检查维修,因为即使很小的泄漏,也可能 在环境中产生危险浓度,维修人员必须穿有防护服和器具;另 外隔离密封系统要装有警报器,当危害开始泄漏即发出警报。
(2)通 风
控制作业场所中的有害气体、蒸气 或粉尘,通风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借助 于有效的通风,使气体、蒸气或粉尘的 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通风分局部通 风和全面通风两种。对于点式扩散源, 可使用局部通风。使用局部通风时,污 染源应处于通风罩控制范围内。对于面 式扩散源,要使用全面通风,亦称稀释 通风,其原理是向作业场所提供新鲜空 气,抽出污染空气,从而稀释降低有害 气体、蒸气或粉尘浓
4、妥善维护保养防护用品。这样不但可延长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更重 要的是能保证用品的防护效果,要仔细阅读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说明书, 按要求正确维护防护用品。
四、女职工和未成年工
女性在一生中其生理和心理都与 男性有许多不同。国务院颁布了 许多规定。概括起来有:
2、规定了妇女在生理四期(月经期、 怀孕期、产期、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 动范围。如怀孕和哺乳期妇女禁止从事 接触铅、苯、镉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 家卫生标准的作业等。
操作姿势与健康
企业员工要适合自己的岗位作业,要经常进行必要的锻炼,对自己所从 事的作业要十分熟悉。
八、与化学品接触的个人防护
隔离是指采用物理的方式将化学 品暴露源与工人隔离开的方式。是控 制化学危害最彻底、最有效的措施。 最常用的隔离方法是将生产或使用的 化学品用设备完全封闭起来,使工人 在操作中不接触化学品。如隔离整个 机器,封闭加工过程中的扬尘点,都 可以有效地限制污染物扩散到作业环 境中去。
七、操作姿势与健康
作业过程中,最少用力、最少疲劳、对身体健康影响最小、最高效率的 操作姿势的动作法则如下:
1、排除不必要的动作,使作业简单、容易。 2、动作尽可能用最短距离进行。 3、双手的动作应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4、双手除在休息时间外,不应同时休息。 5、两臂应同时在相反方向对称动作。 6、动作应尽量用最低次的适应身体部位进行。如手的动作从低次到高次的顺 序为:手指、手腕、前臂、上臂、肩。 7、尽量利用物体的惯性和重力。 8、避免方向突变的动作,采用连续曲线运动。 9、使用无拘束的舒适动作,发挥人所固有的运动速度。 10、建立合适的作业节奏。
1、规定了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禁忌从事的劳 动范围:
某些特别危险的行业,如矿山井下作业、 架设登高作业;特别繁重的体力劳动,如 第六级体力劳动强度作业等不允许女性和 未成年工从事。
3、规定了妇女在四期应享受的基本待 遇。如产假休息不少于90天,此间工资、
福利待遇保持不变;不得在女职工怀孕 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等。
4、护耳器。护耳器包括耳塞、耳 罩、耳帽,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噪声危 害。
5、防护手套。主要是棉手套,也 有用新型橡胶体或聚氨脂塑料浸泡制成 的手套。不同材质的手套可用于不同的 工作场所,如防溶剂、耐油、耐漆、防 污染、耐热、耐寒冷手套等。
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
1、企业有义务为工人配备必要的 个人防护用品。企业工人应了解自己的 工作需要哪些防护用品,根据不同的使 用场所及工作岗位的不同防护要求,正 确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绝不 能选错或将就使用,特别是不能以过滤 式呼吸防护器代替隔离式呼吸防护器。
(2)个体防护和卫生
工程控制措施虽然是减少化学品危害的主要措施,但 是 为了减少毒性暴露,工人还需从自身进行防护,以作为补救 措施。工人本身的控制分两种形式:使用防护器具和讲究个 人卫生。 个体防护用品 在无法将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 度降低到最高容许浓度以下时,工人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 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既不能降低工作场所中有害化学品 的浓度,也不能消除工作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阻 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防护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着保 护屏障的消失,因此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 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
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培训
一、个人防护用品知识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会伤害劳动者的身体,损害健康,甚至 危及生命。劳动防护用品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 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 1、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及 鞋盖等,主要是防止热辐射、射线、 微波和化学污染物损伤皮肤或经皮 肤侵入人体。
8)制冷作业; 9)爆破作业; 10)矿山通风作业(含瓦斯检验); 11)矿山排水作业(含尾矿坝作业); 12)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
合管理部门或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提
出,并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的 其他行业。
五、特殊岗位劳动保护知识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合 格后由安全生产综合部门发给《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工作。
《特种作业操作证》,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
六、有毒有害作业岗位
高温、有毒、接触粉尘、繁重劳动、高空作业的岗位属于有毒有害作业 岗位。
有毒有害作业岗位
从事有毒有害岗位作业,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 绝缘护品、放毒面具或防尘口罩等。
※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 电发生的场所作业时,决不能 使用化纤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