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柳冠中教授《制造业设计创新机制》演讲PPT
柳冠中教授《制造业设计创新机制》演讲PPT
“加工型的制造业”的制造业
一、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的发祥,是基于产业革命的“大生产” 经济基础上的“社会大分工机制”,现象是“生产 力”,实质是“生产关系”变革,属于“上层建 筑”。 “BAUHAUS”的诞生是由于“Deutsche
Werkbund”的建立,是历史上第一次将银行家、企业家、
之所以存在的社会经济结构 ——“土壤”。
苏州园林和杭州黄龙洞
三、“工业设计”的本质
The Essence of “Industrial Design”: "Restructuring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chain, in order to integrate resources, make industry mechanism innovations, to guide human society to healthy, reason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4年7月11日
背景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发 展的重要支撑 。
3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的低端产业形态、“被” 国际分工的低附加值地位现状,与国际先进水平 还存在着明显差距 ,没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和知名品牌 、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社 会的整体机制和意识,规模化的大生产、集合化 的大分工体系产生了保证社会工业化体制运转的 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度和文化、价值观。
信 息 接收外因研究 资 (型理与管理) 讯 ︑ 环 条 时 信 境 件 间 息 结 接收的理论、 构 原理、机制、 重 组 方式乃至 及 对 环境、语 定 生 境系统 存
(人理)
眼、 耳、 鼻、 舌、 触 等 职业、 身份、 年龄、 性别、 个性、 爱好、 文化、 素质、 心理、 审美等
位
——
体
验
舒服? 便携? 二者的评价标准的不同,是
不同人(或同一人)由于处于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
同条件而产生不同的的“需求”,即作的
“事”不同,其评价也不同了!
中国的传统民居,“宗亲血缘”的人际关系脉络 。每日上演 各类人为的家庭“事件”,中国的传统伦理便深藏其中 。
器物——社会组织——观念 ,这三个层 次交织于此 ,这就是“事”。 文化三层次之 间的结构关系:层层形塑、正负反馈、交感 互动 。
1)工业设计的产生即源于制造业危机; 2)工业设计通过创造产品与用户之间的界面,提升产品 的价值含量; 3)工业设计能够改善生产制造流程,从而改善产品“价值 链“结构。
工业设计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三大作用
3、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产品”是“相关产业的载体”和
“产出性成果”,工业设计产业对于“产
品结构”的改变加以积累, 必然引起
(思想)的修正 。 工业设计是将工业生产引入社 会文化体系的全过程 。
它的核心成果是创造工业产品 系统的“社会文化价值”的关系 。
工业设计对工业制造企业的四大作用
1、制造产品差异:
工业设计最基本的任务是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制造 产品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工业设计可以对工业产
品的“外观”、“功能”、“结构原理”和“生态 系统”等四个层次制造差异化。
4、战略化阶段:
以形成“工业设计国家战略”为中心的阶段。 在战略化阶段中,“国家发展需求”主导工 业设计产业发展。我国需要“尽早规划”工业设计 产业在我国“战略布局”中的角色 。
二、设计的观念与评价体系
Concept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Design
Tasting
第一口:生理饥渴、 饥不择食
The “Purpose” is to handle “Matters”.
《事理学》提倡“实事求是”
“事”是塑造、限定、制约“物”的“外部因素”。 因此“设计的过程”应该是“实事——求是”。
“设计”首先要探索不同“人”(或同 一人)”在不同环境、条件、时间等因素
下的“需求”。
"Matterology" advocates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事”与“物”构成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全 部可见部分,加上不可见的观念、意义、价值等精神 层面的东西,就构成了“设计的全部意义”。
文脉是上下文的界面,而它更应关注的
是下文,即创造新的文化。当文化存在的
“语境”——“时间流”、“空间场”已
改变时,我们便需要设计师去创造
新的文化了。
设计的关系与机制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促 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工业设计产业化的四个基本阶段
1、生产化阶段:
以“促进工业设计职业化”为中心的阶段。
目前正在培植“职业化设计人才”与“设计机构”。
在生产化阶段中,职业需求主导工业设计产业发展,
2、规模化阶段:
以“扩大工业设计行业规模”为中心的阶段。
在规模化阶段中,“企业发展需求”主导工业
“重组知识结构、产业 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 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 康、合理的、可持续生存 发展的需求”。
设计才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智慧
潜能,改变已有的度量标准,创
在人类继续进化过程中陶冶我们内在的
造还未曾有过的生存方式。 “设计”似乎总体现出对于 事物的发展趋势, “设计”总是超前的,具有 指导意义的 。
政府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关键是 要促进其产业链、机制和体系的建设。
工业设计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三大作用
1、创造新兴市场:
工业设计产业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为工作目标,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着眼点,通过文化植入生产的创
新,必然创造出新兴市场。
2、撬动制造业产值:
“资源拉动型产业”。
工业设计产业是一种“价值创造型产业”,而非
First Bite : Physical hunger No fault with the cookery
第二口:炫耀地位、 科技,追求享受。
Second Bite : Display status Pursuit of enjoyment
第三口:节制、适可 而止、品鉴 生存、可持续。
Third Bite : Moderation, Tasting and Sustainability
我从80年代初就强调过: 由此引伸出:
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文化”。
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 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 的生存(使用)方式”。
I had emphasized in the early 80s: “Design is not only a kind of profession, but also a kind of culture.” The point of view was misunderstood at that time, but I still deduced that: Design is a creative work, is to “Create a more rational way of life (operation)”.
商人、艺术家、建筑师、工程师、政府官员乃至工匠组织在一起, 在客观上奠定了工业设计的组织机制。这就是“工业设计” 其影响不仅在德国,而且在欧洲普遍传开,丹麦、英国、 瑞典等国都在1911-1915年先后建立了类似于“制造同盟”的工 业设计组织。
“德意志制造同盟”以及随后的“包豪斯”标志着 工业设计的正式诞生。
《事理学》—工业设计设计方法与设计过程
求“是”
传播方式(事理) 信息要素 传播外因研究
研究、规 划、设计
实“事”
接收效率(事理) 接收者研究
方 式 认 (物理与型理) (管理) 识 环 条 时 的 境 件 间 “ 材料—词汇 表 达 结构—语法 传播的理论、 ” 形式—体裁 原理、机制、 机能—主体 方式乃至硬 设 计 件设备系统
这种使”技术市场化”的能力,导致了发达市场 经济中必然旺盛的工业设计需求。
4、构建社会协同创新机制:
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健康、公平、可 持续发展,引领工业制造业机制转型、升级 和与信息化融合,实现“产业创新”和
“社会创新”。
工业设计产业的定义与特性
工业设计产业的定义: 指参与工业设计价值生产与实现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工业设计产业的性质: “价值创造型产业”,而非“资源拉动型产业”。 工业设计产业的基础: 以“工业产品设计”为基础的产业链体系。 工业设计产业的演进: 基于“用户选择”,而不是“生产选择”,因此是中、 高级市场经济下的产物。
“细化”,在大批量生产前,“横向 谐调”各工种之间的矛盾,为整合“ 需求、制造、流通、使用”各社会
环节的“关系”。
始于工业革命的大工业社会分工的
这种考虑系统整体利益的理 论பைடு நூலகம்方法、程序、技术和管 理以及社会机制的活动—— 统称“工业设计”。
从简化的概念而言,工业设计
是人类总体文化对经济(工业)文明
认知 能力
限定性、适应性研究
创造性
判断
限定性、适应性研究
探求外部因素的创造方法论
注: *1特殊环境(special environment ) : 在一定环境下工 作的人员,如矿山、地铁、航 海等环境下; *2行业专业维修、生产: (Maintaining & Manufacturing Trades)在通讯行业中的工作人员 在生产、维修过程中的工具、工 装、测试仪表等专业用具; *3中、小行团体(Middle and Small Parties):较亲密人员,特 定工作小组、亲人、爱人等; *4信号(signal):最简单信号,如 符号、电话号码等; *5移动(mobility):移动环境下
因此,“扶植”企业的工业设计能力建设是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