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一、选择题1.1.下列物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42℃B. 一只老母鸡的质量约为2.2kgC. 乒乓球的直径约为8cmD. 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36V【答案】B【解析】【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一只老母鸡的质量在2kg左右,故B符合实际;C、标准乒乓球的直径为4cm。
故C不符合实际;D、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也是220V.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也都是220V,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2.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房屋在水中的“倒影”B. 小鸟在镜中的”像”C. 日食的形成D. 竹筷在水面处“折断”【答案】D【解析】【详解】A、房屋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A错误;B、小鸟在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B错误;C、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水中筷子“折断”是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现象,故D正确;故选D。
【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3.3.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 放在衣柜中的卫生球慢慢消失B. 荷塘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C. 嘉陵江上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D. 武隆仙女山上冰雪消融的过程【答案】A【解析】【详解】卫生球逐渐变小或消失是由固态变为气态的升华过程,故A符合题意;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雾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意不符合题;冰雪消融过程中,冰熔化放出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4.4.我国电力供电系统全球领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 手机充电器永久的插在插座上B. 断开电源后,再更换灯泡C. 使用测电笔时,手直接接触它的笔尖D. 家庭电路保险丝断了,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答案】B【解析】【详解】A、充电器长时间插在电源插孔上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会发热,容易引起线路安全事故,也不符合节能的原则,故A错误;B、更换灯泡时,要先切断电源,然后再换新灯泡,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B正确;C、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测电笔尾部的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的金属体,故C错误;D、家庭电路的保险丝断了,不能用铜丝代替,是因为铜的熔点高,当电流过大时不能熔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保险丝由电阻较大,熔点较低的金属材料制成,当电流过大时,会熔断从而自动切断电路,而铁丝或铜丝在电流过大时也不会熔断,不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故不可用铁丝或铜丝代替保险丝。
5.5.如图所示的四个物理情景中,相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 建筑工人推的独轮车是费力杠杆B. 用力未搬起石块,这个力做了功C. 用吸管喝饮料时利用了大气压强D. 雕刻刀的刀口很薄,是为了减小压强【答案】C【解析】【详解】A、人推独轮车运送货物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独轮车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B、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起,有力无距离,没有做功,故B错误;C、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部分空气吸走,吸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故C正确;D、雕刻刀的刀口很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理解用吸管“饮料”牛奶时,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详细解释的话,还利用了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即吸管与口、肺部连通,胸腔扩张时,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口中。
6.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灯泡L发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B. 向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C. 向左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D. 向左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AB、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向右移动滑片P,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根据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正确,B错误;CD、向左移动滑片P,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根据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故CD错误。
故选A。
【点睛】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利用好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特点,以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阻的变化,是电路的最基本规律,是分析电路的基础,一定要熟练掌握。
7.7.部分农户在新建住房时,常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提升建材。
在一次提升建材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400N的拉力,将重600N的建材在10s内匀速提高3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1200JB. 滑轮受到的重力为100NC.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η=75%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大小为0.3m/s【答案】C【解析】【详解】A、滑轮所做的有用功:,故A错误;B、则图知n=2,不计摩擦和绳重时,,所以动滑轮的重:,故B错误;C、做的总功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C正确;D、由图知,绳端移动的距离,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大小为,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涉及机械效率的问题时,关键是要清楚总功、有用功、额外功都在哪,特别要清楚额外功是对谁做的功,弄清楚这些功后,求效率就显得简单了。
8.8.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容器底面积为80cm2,用细线拴着体积为为100cm3的金属球沉入容器底,这时液体深度为10cm,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9N,如图所示。
现将金属球从液体中取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改变了100Pa,从容器中取出金属球时,表面所沾液体与细线的体积均不计。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金属球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为1NB. 容器中液体所受重力大小为6.4NC. 取出金属球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00PaD. 金属球的密度为2.7×103kg/m3【答案】D【解析】【详解】取出小球后,液面下降:将金属球从液体中取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改变了100Pa,根据得:;A. 金属球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为:,故A错误;B. 容器中液体体积为:;流体重为:,故B错误。
C. 金属球的重为:;取出金属球后,容器对桌面减小的压强为:,故C错误;D. 金属球的密度为:,故D正确;故选D。
【点睛】重点是阿基米德原理和压强公式的应用,先根据液面下降的高度,结合液体压强公式计算出液体密度的大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浮力的大小,以及球的重,最后计算取出球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二、填空作图9.9.生活中用铁锅加热菜油,菜油的温度很快升高,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增加了菜油的内能;用热油炒菜时,远远的就闻到炒菜的香味,这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_____运动。
【答案】(1). 热传递(2). 无规则【解析】【详解】炒菜时,铁锅加热菜油,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菜油的内能。
炒菜时,温度很高,炒菜的芳香分子运动剧烈,扩散到空气中,远远的就闻到炒菜的香味,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0.10.图(甲)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它的S极与条形磁铁的N极相互_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
2018年5月21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名叫“鹊桥”的卫星,如图(乙)所示,该卫星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若以“鹊桥”卫星为参照物,地面上的建筑物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1). 吸引(2). 运动【解析】【详解】(1)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答。
司南的S极与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时,它们是异名磁极,会互相吸引。
(2)以“鹊桥”卫星为参照物,地面上的建筑物与卫星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点睛】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得出不同结论,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1.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为定值电阻,其中R1=10Ω.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电源电压为_____V;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为1.2A.则R2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W。
【答案】(1). 4(2). 3.2【解析】【详解】(1)只闭合开关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由可得,电源电压:;(2)当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仍为0.4A,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2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R2消耗的电功率:。
【点睛】除了电功率的计算,关键还是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特点的应用,都是电路的最基本规律,是后面分析电路的基础,一定要熟练掌握。
12.12.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满了水,底部中央固定有一根体积不计沿竖直方向的细杆,细杆的上端连接着密度为0.6g/cm3的圆柱体A,容器的底部安装有阀门。
现打开阀门控制水以50cm3/s流出,同时开始计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阀门未打开前水对容器底都的压强为_____Pa.当t=52s时,细杆对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_____N。
【答案】(1). 5000(2). 0.8【解析】【详解】(1)由图乙知,当t=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0N,则阀门未打开前水对容器底都的压强为:;(2)在0﹣40s,40s﹣64s,64s﹣84s三个时间段,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别为一直线,说明40s时,水面到达A,64s时,水面离开A。
图乙知,40s时,容器底受到的压力为30N,则压强为:,根据得,此时水的深度为:;64s时,容器底受到的压力为10N,同理解得,水的深度又为:;则圆柱体A的高度:;在0﹣40s这个时间段,流出的水量:;此水量等于A与容器间隙部分的体积,即解得A的底面积为:;因为液面下降与流速成正比,52s时从A的上表面计,下降的高度为:,则A在水面下的部分高度为:A受到的浮力为:;A的重为:;静止时受力平衡,可知细杆对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