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营市重要产业链及重点项目简介

东营市重要产业链及重点项目简介

东营市重要产业链及重点项目简介专栏1:石化产业链及重点项目一、炼油产业链。

以原油为原料,经过炼油工艺,生产汽油、柴油、沥青(或石油焦)等主导产品,在下游化工从液化气中提取丙烯、从炼厂干气中提取乙烯两条支链中,重点发展石油→干气→乙烯→乙苯→苯乙烯产业支链。

1、千万吨级石油储备基地。

依托东营港和胜利油田完善的原油运输管网,与国家大型化工企业集团合作,争取国家支持布点建设千万吨级石油储备基地,估算投资80亿元。

2、1000万吨大炼油。

炼油为下游化工提供基本原料,是石化产业的龙头。

以引进国内外大型石化企业或加快整合现有炼油企业为途径,建设1000万吨/年的大炼油项目,估算总投资140亿元,建成后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30亿元。

3、30万吨/年苯乙烯。

利用炼油项目产生的干气,建设30万吨/年苯乙烯项目,估算总投资18亿元,建成后年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3.5亿元。

4、30万吨/年丁辛醇。

利用炼油项目所产丙烯建设30万吨/年丁辛醇生产线,估算总投资12亿元,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4.5亿元。

二、乙烯产业链。

利用炼油项目所产石脑油(汽油重组分和少量轻柴),通过热裂解工艺生产乙烯、丙烯等多种化工原料,重点发展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产业支链。

5、100万吨/年乙烯。

乙烯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中间体,乙烯衍生物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国内需要大量进口。

以大炼油项目为依托,推进建设100万吨/年乙烯项目,估算总投资22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240亿元,利税50亿元。

6、40万吨/年环氧乙烷。

以乙烯为原料,建设一套40万吨/年环氧乙烷生产线,估算总投资30亿元,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5亿元。

7、50万吨/年乙二醇(EG)。

以40万吨环氧乙烷为原料,建设50万吨/年乙二醇生产线,估算总投资20亿元,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4亿元。

三、芳烃产业链。

以乙烯副产品为原料,提取苯、甲苯、二甲苯,在三条延伸加工产业链条中,重点发展芳烃→二甲苯→对二甲苯(PX)→精对苯二甲酸(PTA)→聚酯→聚酯纤维产业支链。

8、80万吨/年对二甲苯(PX)。

利用乙烯副产品,建设80万吨/年对二甲苯生产线,估算总投资60亿元,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9亿元。

9、12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PTA)。

以对二甲苯(PX)为原料,建设12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生产线,项目估算总投资2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20亿元。

10、80万吨/年聚酯纤维(PET)。

以精对苯二甲酸(PTA)为原料,建设80万吨/年纤维级聚酯切片装置,项目估算总投资2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75亿元,利税7亿元。

专栏2:盐化工产业链及重点项目一、以海水淡化为龙头的海洋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海水淡化工程→实现电水联产→经淡化处理浓度提高的海水可以提溴后再进离子膜烧碱装置→盐化工(主要是离子膜烧碱装置)→氯气、氢气、液碱与电石生产聚氯乙烯,很少部分节余氯气作为商品卖出→产生废渣生产水泥或填埋。

1、10万吨海水淡化生产装置。

海水淡化过程所产生的浓盐水浓度较高,可供发展盐化工业。

该项目总投资11亿元,生产规模为日产淡水10万吨。

采用多级闪蒸技术利用大型电厂汽轮机的低压蒸汽作为海水淡化装置的热源,实现水电联产。

2、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建设年产50万吨离子膜烧碱及配套聚氯乙烯装置工程。

利用浓海水建设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50万吨,聚氯乙烯装置规模50万吨,项目总投资估算67亿元,其中离子膜烧碱装置投资17亿元,聚氯乙烯装置投资50亿元。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可实现利税12亿元,项目所产的废渣可就近实现填埋或生产新型建材。

3、利用废渣生产水泥和新型建材。

利用电石生产1吨PVC约产生1.4吨废渣,50万吨PVC项目预计产生废渣70万吨,可以此生产水泥或新型建材,估算投资3亿元,可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1亿元。

二、氯碱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原盐→离子膜烧碱→产生氯气、氢气、盐酸和烧碱→氯气与丙烯生产环氧丙烷,氯气与甲醇生产甲烷氯化物,盐酸与甲醇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后一氯甲烷和硅粉反应生产有机硅,氢气与石油苯生产苯胺,苯胺与光气生产聚氨酯。

氯碱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综合配套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八个项目:4、2×30万千瓦热电联产。

建设两台30万千瓦装机,就近满足石化、盐化企业和港城集中供热需要,估算投资30亿元,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6亿元。

5、60万吨离子膜烧碱。

建设60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生产烧碱、氯气、盐酸和氢气,估算投资22亿元,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3.6亿元。

6、100万吨煤制甲醇。

通过东营港或黄大铁路建成后利用外地煤炭制取甲醇,建设100万吨甲醇生产装置。

估算投资42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12亿元。

7、30万吨甲烷氯化物。

利用氯气与甲醇制取,建设30万吨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估算投资7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3亿元。

8、20万吨环氧丙烷。

利用氯气与石化产业所产丙烯生产,建设20万吨环氧丙烷生产装置,估算投资8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利税5亿元。

9、20万吨苯胺。

利用氢气和外购的石油苯硝化后生产硝基苯,加氢反映制取苯胺,建设20万吨苯胺生产装置,估算投资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利税4.4亿元。

10、30万吨有机硅。

利用盐酸与甲醇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一氯甲烷和硅粉生成甲基氯硅烷混合单体,估算投资20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利税9亿元。

11、12万吨聚氨酯。

利用苯胺与光气合成反应生产,投资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利税6亿元。

三、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海水→海水制盐、苦卤化工,提取钾、镁、溴等资源→镁、钾、溴系列产品开发,发展海洋精细化工。

12、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海水,建设百万吨级浓海水制盐、万吨级海水提钾、万吨级海水提溴,千吨级海水提镁装置,开发生产镁、钾、溴系列海洋化工精细产品,估算总投资20亿元。

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5亿元。

13、2万吨药用氧化镁和氢氧化镁阻燃剂。

镁是储量仅次于钠的重要海洋资源,在苦卤中的含量(以氯化镁计)高达10%以上。

该项目利用卤水资源或海水提取镁,开展镁系产品深加工,建设规模为2万吨级氧化镁和2万吨级氢氧化镁,估算投资3亿元。

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利税3亿元。

专栏3:物流园区重点建设项目1、东营港物流园区。

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以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产品、集装箱、散杂货等为主的综合型物流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

2、空港物流园区。

依托东营永安机场,建设以先进装备、电子信息、鲜活产品等为主的物流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

3、环渤海物流园区。

依托黄东大铁路东营编组站和东青高速公路,建设以煤炭、钢材、石化产品等为主的物流园区,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

4、东营南物流园区。

依托广饶开发区和大王工业园,建设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物流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

专栏4: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链及重点项目一、钻机→顶部驱动装置→钻杆→钻铤→钻头→泥浆泵→电控装置产业链。

依托高原、科瑞、胜动等现有优势企业,重点发展中高档钻机、泥浆泵、顶部驱动装置、及新型钻杆、钻铤产品等项目,形成能适应陆地、海洋、沙漠等不同油田和工况要求的多品种钻井设备系列产品。

1、电驱动高深钻机。

该项目为钻机前沿技术,建设规模年产20台,估算总投资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3亿元。

2、高压泥浆泵。

该项目市场需求量大,建设规模年产500台,估算总投资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润6000万元。

3、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顶部驱动装置是新型钻机的主要配件。

建设规模年产100台,估算总投资5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利润2亿元。

4、钻杆项目。

建设年产2万吨内外加厚、整体热处理钻杆及年产9000根钻铤和加重钻杆项目,估算总投资4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润1.5亿元。

二、钢管→油管→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修井机→控制系统产业链。

重点发展新型抽油机、钢管、修井机、连续油管作业机等产品。

5、钢管生产。

该项目是石油管材上游产业,为石油套管生产提供基材。

建设年轧钢管40万吨,估算总投资6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润2.5亿元。

6、液压旋转修井机。

该项目属新型高端修井设备。

建设年产200台套,估算总投资5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润1亿元。

7、抽油机。

皮带抽油机是我市胜利高原研制项目,有生产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

建设年产长环磁条抽油机500台,皮带抽油机1300台,估算总投资2.5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利润1.2亿元。

8、油气管。

建设年产冷拔油管10万吨、大型天然气管20万吨。

估算总投资3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润1.5亿元。

该项目为新产品,与同类产品比有竞争力,市场前景好。

9、数控磁悬浮直线潜油电泵。

建设年产500台,估算总投资1.35亿元,预计销售收入2.2亿元,利润7400万元。

该项目利用动力装置直线往复运动与柱塞泵的上下运动方式一致的特点,通过直线驱动泵柱塞达到抽油的目的。

10、多相流量计。

建成年产500台多相流量计规模,总投资2亿元,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利润1.5亿元。

11、油井能耗监测系统。

建设年产500台套,估算总投资1亿元,预计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4300万元。

该项目可实现单井电量计量功能、采油厂电量管理和监测功能及电网网络损耗的计算和监测功能。

三、输油(气)管→输油(气)泵→储油罐→压缩机产业链。

重点发展油气集输设备,重点建设油气多相混输泵、天然气压缩机等项目。

12、新型涡旋式油气多相混输泵。

建设规模年产1000台,估算总投资1亿元,预计销售收入2.7亿元,利润5400万元。

该项目利用涡旋机械工作原理实现油气混输,解决了压缩含油率较高时易出现的压缩不均匀、压力骤增问题。

13、天然气压缩机。

建设年产50台,估算总投资2亿元,预计销售收入5亿元,利润1亿元。

四、钻井测井仪器→采油测井设备→测井辅助设备产业链及重点项目。

生产高端石油测井仪器,打造测井仪器制造基地。

14、随钻测井仪项目。

建设年产20台套生产装置,估算总投资10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润4亿元。

15、数控石油深井测井仪。

建设年产20台套生产装置,估算总投资10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润4亿元。

16、超高温满贯测井仪。

建设年产30台超高温满贯测井仪生产装置,总投资3亿元,可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利润5亿元。

五、油田用作业车系列产品。

作业车系列产品主要有:压裂车、水泥车、连续抽油杆作业车、车载钻机、煤层气钻机深井固井管汇车、固井仪表车、制氮车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