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指导示范课件
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指导示范课件
论点(鲜明):是作者对 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 解或主张。
论据(确凿):用来证明 论点的材料。
论证(严密):用论据来 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3、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 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 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的位置 有四种: 一是开头提出论点。 二是结尾提出论点。 三是篇中提出论点。 四是论点贯穿在全文中。
引出话题牵涉到事例的范围:利用 话题中关键词的同义词、近义词、诠释 语等达到扣题符合题意的要求,要少而 精。
1、使用那些能准确紧扣话题的事例。
2、事例的概括性要强 ;
3、事例的指向性要强:利用关键词 的同义词、近义词、诠释词,所有词语的 指向都是话题、题目、论点、观点,形成 一条清晰的思路线,层次要分明、合情合 理、符合事实。
通常的写法,以①②两种为主,习作议论文也。
议论文的观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4、论据
•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分事实论据和理 论论据两种。
• 事实论据就是举例子论证。
• 理论论据是根据正确可信的科学原理和名人言 论来论证观点,。
•
“以叙代议,例而不议”的毛病,对所举事例缺
少具体的分析,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
b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分论点)
c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例4:学会欣赏别人(总论点)
(1)学会欣赏别人,(
)
要求自己要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2)学会欣赏别人,(
)
(分论点)
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3)学会欣赏别人,(
)
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把勤奋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充实。(分 论点一)“天道酬勤”这句古训,已经潜移默化 的成为无数成功人士做人的规则。(过渡语)鲁 迅自小便于三味书屋一起演绎着勤奋的故事,正 是他的勤奋,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游刃有余,即 使面临的是人生的大转折——弃医从文,他也没 有遇到转行带来的难处,这正是他以勤奋为人生 规则的收获,他由此积累了知识的力量,精神的 毅力,更让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 篇章。(列举论据)所以,把勤奋作为人生行动 的规则,在勤奋中充实自我,即使遇到突然的转 变也不会惊慌失措,反而会让你在与人生对弈时 得心应手,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成为你这盘 棋最终的王者。(评论扣题)
•
4.根据结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开端 、发展 、高潮 和结局 来划分 文章层 次,进而 梳理情 节。
(总)那怎样才能拆除心墙呢? (分)无形的墙,我们用文明来击垮。
无形的墙,我们用礼貌去瓦解。 无形的墙,我们用宽容来毁灭。
(总)那怎样才能拆除心墙呢? (分) 拆除这堵墙,需要放下自私。
拆除心墙,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 拆除心墙,我们要有责任心。
例文 拆除心墙,缩短距离
有的人从天文学的角度说,茫茫的宇宙 就是最遥远的距离;有的人从生命的角度 说,生与死只在一瞬间,而在那一瞬间里, 生与死的永远分别,就是最遥远的距离; 也有人说,心灵的距离才是最遥远的距离, 那就是,我站在你身旁,你却不懂我的心! 但是,在我看来,人有适当的戒备之心是 理所当然的,但对于人们心中遥远的距离, 我们应该坚决说:“不”!(提出总论点)
这是三岁小孩都能背出的一句话,让我们拆除心 墙,缩小距离,回归真善美;让我们“拒接冷漠, 温暖你我” ;让我们来一次革命-----国民内心的 革命,把我们逐渐沦丧的道德观推翻,建立一个 温暖的充满爱心,无私欲,无冷漠,无距离的内 心世界。
•
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 要素之 一,是叙 事作品 中表现 人物之 间相互 关系的 一系列 生活事 件的发 展过程 。
把责任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踏实。(分 论点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完成角色赋予 的任务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人君就应以仁为责, 为人臣就应以忠为责,为人子就应以孝为责。 (过渡语)汉高祖以仁为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让百姓摆脱了饥饿和战乱之苦;诸葛亮以忠为责, 一生追随刘备建立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为后世所传颂;李密以孝为责,弃官不做, 侍奉在祖母的身边,成为孝之楷模。(列举论据) 由此看来,把责任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踏踏实 实地走好人生的路,必然会无愧于人无愧于心更 无愧于世。相信这样的人生才更加精彩。(评论 扣题)
把美德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加真实。(分 论点三)美德是一种境界,像一杯香茗,不懂得 品茗的人认为是苦的,而真正懂得美德的人才能 体会其中的香甜。(过渡语)范仲淹以:“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牺牲精神作为 做人的规则,让后人敬仰;雷锋以“助人为乐” 的奉献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人感到无比的温 暖;朱自清以民族自尊心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 让人佩服不已。(列举论据)这些把美德作为人 生遵循的规则的人,人生的路走的真实而美好, 正像一杯纯正的香茗,清香四溢。(评论扣题)
能相互信任,才能与他人真诚协作,这才是为人之道,
也是成功之道。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冷漠,人
此外,心中遥远的距离阻止良好社会风气的
发展。(分论点)心墙使每个人像生活在套子里 边的人一样,变得自私、冷漠,从而使得世风日 下。就如“小月月事件”,一个那么小的,甚至 连路都不怎么会走的小孩,竟然在马路上被撞了。 更可恶的是,一群又一群的人从她身边经过,有 的人停下来看热闹,有的人匆忙走过,生怕有人 会污蔑他,大家都那么看着,看着那个弱小的姑 娘,没有一个人帮助她,就连报警也是一个清洁 工阿姨做的。大家可以想一下,当时的小月月, 一定是在不断渴望着有人伸出援手,然而,无动 于衷的人们,将她慢慢逼入了死亡的深渊。这真 让人寒心和愤慨,
论据之后的分析
脱开个例,引到同一类例子的共性上 去,总结共同的规律和事物的普遍性 , 起到依次类推的作用 ,不要重复引语中 的语言,不要重复概述事例的语言。
三应该遵 守下棋的规则,否则就将满盘皆输;有人说 “人生如戏”,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唱戏的规 则,否则就将无人欣赏;有人说“人生如茶”, 那么做人就应该懂得品茶的规则,否则再好的 香茗也与枯叶无异。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规则, 遵守做人的规则,才能走出精彩纷呈的人生之 路。(采用类比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引论部 分)
人都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害怕被冤枉,害
怕承担责任。于是,面对老人摔倒没人扶,面对 别人需要救助时,人们离开、逃避,最终放弃了 一个社会公民的良知与善良,就给道德一个沦陷 的理由,给冷漠一个滋生的角落,造成了社会风 气越来越差。
现代社会,空间的距离近了,人们心中的距 离却比宇宙大,比生死远。 “人之初,性本善”
以“拆除心墙,缩短心中遥远的距离”的话题作 文为例怎样确立分论点
1、从“为什么”的角度确立
(总论点)我始终相信,推倒彼此之间的心墙缩短心的距离,你将 会看到别样的洞外天。
(分论点) 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悟无私的亲情。 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知真挚的友情。 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彻不变的爱情。 (带来的效果)
首先,心中遥远的距离阻止我们感悟浓浓 的亲情、友情。(分论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 不开亲情、友情。从呀呀学语到满腹经纶,我们 都得到身边的亲戚朋友无限的关爱。但是,伴随 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改变,父母与子女之间也 就有了一堵冷墙,也就是所谓的代沟。特别是自 认为长大的我们把父母看成老古董,认为父母不 理解自己的心思,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跟父母 产生了隔阂,当受到父母批评时就顶撞或离家出 走。又如马加爵性格孤僻,从不向同学敞开心扉, 寻求帮助,结果变成向室友举起屠刀的恶魔。这 就是最亲的人从最近的生活距离跨越到了最遥远 的心灵距离。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拆除的心 墙,缩短心中的距离,彼此走进对方的心中,才 能体会到亲情、友情。
(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鸿沟是心墙, 学生与老师之间远远的距离是心墙, 朋友与朋友之间深深的误解是心墙……
• 3、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论点 (总)那怎样才能拆除心墙缩短心中遥远的距离呢?
(让我们拆除心墙,体验美好。) (分)拆除心墙,( 我们应该抛开嫉妒,拥抱宽容。 )
拆除心墙, ( 我们应该抛开自私,拥抱微笑。 ) 拆除心墙, ( 我们应该抛开虚伪,拥抱真诚。 )
(以上三段为本论部分)
在如棋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 则,驰骋你的人生;在如戏的人生中, 遵守做人的规则,精彩你的人生;在 如茶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品 味你的人生。遵守做人的规则,走出 完美的人生!(结论部分,用排比的 手法照应首段,提出希望,结束全文)
课堂练习1:珍惜拥有(总论点) 话题“珍惜”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
第一个环节:提出分论点。
第二个环节:引语(过渡语)。就是 将分论点和论据有机联系起来的语句。
第三个环节:列举论据。就是使用事 实论据阐述前面提出的分论点;
第四个环节:评论扣题。就是将前面 三个环节归结起来,挖掘出事物的普遍性, 回扣分论点。
扣住话题、扣住题目、扣住中心论 点 ,将题目或话题的关键词嵌在分论点 的句式中,概括性要强 。
•
其次,心中遥远的距离阻止了人与人之间的亲
密合作。(分论点)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每个人都在
忙于升职加薪,忙于察言观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
来越不和善,人们看重的仅仅是利益,有些人为了利
益,竟不惜将亲情,友情,爱情等抛弃。这个社会越
来越缺少人情味了,就连空气中吹来的阵阵微风,也
带有利益的味道。人们之间的心灵的距离越来越远,
① 珍惜拥有的亲情。 ② 珍惜拥有的友情。 ③珍惜拥有的爱情。
课堂练习2:肩膀(总论点) 话题“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
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 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例3:谈意气
中心:人要有意气。 (总论点)
a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议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