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毒病知识
一、减少菌源
(一)轮作:大面积水旱轮作,注意不能 与十字花科、豆科、菊科作物轮作。
(二)收获期及播种期清除菌核: 旱土收 割油菜,不宜在田中脱粒,并拨除油菜 蔸。
何可佳
油菜病害
1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防治
二、深沟窄畦和清沟排渍:作到围沟、腰 沟、垄沟相通,使油菜田明水能排、暗 水能滤,春季田间不渍水。
三、种子处理:
寄主范围:广泛,可寄生油菜、甘蓝、大 白菜、向日葵等100多种作物。
何可佳
油菜病害
8
三、侵染循环
油菜菌核病侵染循环
脱落
叶片
茎杆、枝条
花瓣
弹射
角果
3月/中下产生 子囊孢子
以菌核遗落在土中或 混杂在种子中越夏越冬
何可佳
油菜病害
9
三、侵染循环
? 子囊孢子落在油菜植株上,在适宜的温湿度 条件下产生芽管,并形成附着孢,产生侵入 丝,能穿透健康油菜的腊质层,但不能穿透 细胞壁,因此幼嫩部位不发病。
? 子囊盘形成以8-16 ℃适宜,需散射光照 射,子囊盘不耐低温,在0-3 ℃失去放 射孢子的能力,在5 ℃以上放射孢子的 时间长达8-15天。
何可佳
油菜病害
7
二、病原
? 子囊孢子发芽T:5-20℃ 35℃
/———▲———/ -1℃
子囊孢子侵入T 15-25℃ 35℃
/———▲———/ -1℃
子囊孢子耐干燥,干燥条件下2个月内 仍可萌发。
? 选无病主轴留种;
? 播种前筛除混杂在种子内的粗大菌核, 然后用食盐、硫酸铵水或黄泥水选种, 除去上浮的秕粒和菌核。
何可佳
油菜病害
17
五、防治
四、选用甘蓝型品种,避免过早播种。
五、重施苗肥,早施蕾薹肥,避免薹花期 过量施氮肥:基肥和苗肥占50-60% ,薹 肥占20-30% 较好。并配合施钾肥。
? 油菜在子囊盘盛发期以后终止期以前进入开 花期的,其发病期则在盛花期以后终花期以 前;
? 在子囊盘终止期以后进入开花期的一般不发 病。
何可佳
油菜病害
12
四、发生流行条件
2、菌核的数量
? 土壤中有效菌核数量越多,病害越重, 而菌核数量的多少又决定于土壤、肥料 和种子带菌的数量。
? 连作旱地发病率比轮作高1.6倍,旱地油 菜发病率比水旱轮作地高1.3倍.
六、摘除病叶、黄叶,清除残枝:根据病 情分2-3次进行。
何可佳
油菜病害
18
五、防治
七、加强测报,及时喷药防治: ? 在子囊盘形成高峰期(始花—盛花前后)
喷药一次,在病害蔓延期(谢花—终花 结荚期)结合摘除病叶、黄叶,喷药1-2 次,每次间隔7-10天。 ? 防治田定为油菜生长好,估产在1500kg/ 公顷以上的田块;抢雨前喷、着重喷于 植株中、下部。
? 在冬油菜区,如旬雨量大于 50mm 则病重,小 于30mm 时则病轻,低于 10mm 时病害很难发 生。
? 同期月平均 RH>85% 病重60-75% 时病轻, <60% 病害很难发生。
何可佳
油菜病害
11
四、发生流行条件
根据子囊盘和油菜开花期的相互关系,可以预 测田间油菜菌核病的发生:
? 油菜在子囊盘盛发期内进入开花期,多在盛 花期发病;
? 连作时间越长,病害越重, 轮作要注意与 非寄主作物轮作。
何可佳
油菜病害
13
四、发生流行条件
3、品种抗病性
? 目前还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但油菜不同生 育期的抗病性不同:即苗期较抗病,盛花到 结荚期最易感病。
? 开花早,花期长,病重;相反,如开花迟, 花期集中,则病害较轻。所以长江流域在冬 春温暖、春季多雨,油菜提早开花的年份病 重;
? 但在油菜的花瓣将谢落或油菜的叶片衰老时, 其表皮细胞间隙由于失去膨压,病菌的芽管 可直接穿过并侵入细胞。此时菌丝体可产生 果胶酶分解中胶层,使细胞组织分解,从而 使花瓣和老叶的病并腐烂 。
何可佳
油菜病害
10
四、发生流行条件
1、气象条件
? 在所有的气象条件如温、湿度、降雨量、日 照中,以降雨量和相对湿度的影响最大。
? 早播>迟播 芥菜型/甘蓝型>白菜型
晚熟品种 <早熟品种
何可佳
油菜病害
14
四、发生流行条件
湖南省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时期: ? 白菜型油菜始病期多在3月上旬,盛发
期为3月下旬到4月上旬;
? 甘蓝型油菜则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 始发病,到4月下旬盛发。
何可佳
油菜病害
15
五、防治
? 以减少菌源为主,结合加强栽培管理和 适时喷药进行综合防治。
何可佳
油菜病害
19
五、防治
? 推荐药剂: ? 25% 施保克 1000-1500倍; ? 50% 扑海因 1000-1500倍; ? 40% 菌核净 1000倍; ? 70% 甲基托布津 1000倍; ? 50% 多菌灵 800倍。
何可佳
油菜病害
/———▲———/
5℃
土壤RH约70-80% 。
菌核耐干热(70 ℃10`存活率76% )和低温(覆雪下 可存活4个月),但不耐湿热(50 ℃ 10`或60 ℃ 1`, 菌核全部死亡)。
何可佳
油菜病害
6
二、病原
? 自然条件下,水田中菌核在夏季易被土 壤微生物寄生,一个月腐烂死亡;旱土 土温达28-34 ℃、含水量在20% 以上时, 一个月后菌核大部分死亡。
? 角果——症状类似,籽粒腐烂瘦瘪。
何可佳
油菜病害
3
一、症状
何可佳
油菜病害
4
二、病原
? 由真菌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引起 ?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何可佳
油菜病害
5
二、病原
? 生物学特性
菌核形成T: 菌核形成T:
10-25℃ 30℃
/———▲———/ 5℃
10-25℃ 30℃
油菜菌核病
一、症状
? 从苗期——成熟期都可发生,以开花期 后发病最盛;
? 叶、茎、荚都可被害,以茎部受害的损 失最大。
? 苗期:茎基部和叶柄产生红褐色斑点, 后变白色、湿腐,长出白色絮状菌丝, 可引起幼苗死亡。
何可佳
油菜病害
1
一、症状
成株期 ? 花瓣——在盛花期,病菌先侵染花瓣,
形成水渍状斑,易脱落。 ? 叶——脱落的花瓣掉在油菜植株的老叶
上叶片上,在与相对应的地方,产生近 圆形、水渍状的青褐色病斑,天气多雨 时,病斑穿孔,最后全叶腐烂,并产生 白色绒毛状物和菌核。
何可佳
油菜病害
2
一、症状
? 茎杆——初呈淡褐色的长椭圆形病斑, 后变灰白色,很快可使茎杆成段变白色, 组织腐烂中空,甚至碎裂散出丝状纤维, 病部内外长有白色绒毛状物,并最后形 成黑色鼠粪状物(菌核),病部以上枝 条变黄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