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干教师培训系列讲座

骨干教师培训系列讲座


两个维度。 .
21
教学过程的构建
情境-活动-体验 问题-讨论-总结 自择-自悟
.
22
情境教学
Classroom
Classroom
Teaching & Learning Teaching&Learning
.
23
教学情境景的创设
生活展现
语言描述
实物演示
表演体会
图画再现
音乐渲染
.
24
情境 把握和谐点
.
15
问题
►如何让学生有效地体验学习的方式和过程? 如何建立他们有效地学习经验并学会学习?
.
16
课堂教学实践
►体现学习实践性强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和 目标,设计多样性的活动,达到培养学生能 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
.
17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学习为中心,强调 学的核心地位,教服务于学。
►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上,以能力为中心。
吃透潜在点
.
30
资源的开发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围绕教学目标,潜心挖掘教学富有的内涵价 值。并在此基础上,按相关的原则。合理利 用相关的各种资源。
.
31
教师如何备课
(一)学生的 心智水平
(八)师生问 题的生成
(九)教学活 动的开展
(二)教具的 使用策略
(七)学习方 式的选择
(十)教学资 源的开发
注意对比以往 异同,避免重

使作业有价值 、有意义、有
效果
三弄清作业的 格式与要求
如何指导作业 中的难点
合理、灵活贯 通
注重以少胜多
注重能力含量 高
.
35
备课应处理好三大关系
(一)个人教案 与成品教案的关

(二)个人备课 与集体备课的关

(三)整体备课 与要素备课的关
.
12
从知识的获得过程看
►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需要人 的积极参与,需要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 握知识的过程,应该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 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 创新精神。
►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是“从事知识、 信息收集、处理、加工和传递”的探究活动。

.
13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
—多角度
.
33
备问题 选准切入点
误区 有利于思维发散
:问 题多
揭示矛盾、引发参与、激发挑战
情 趣
、问 拓展课程领域、引发

题过
思维
浅、 问题 内在的逻辑关系
过难
.
34
学科作业的设计
一弄清作业的 训练意图,训
练的目的
二弄清作业内 容上的广度与
深度
注意作业中的 相关思考纳入 教学过程中
如何知道后进 生
(三)教材的 利用价值
(六)教学过 程的构建
(十一)教学 语言的优化
(四)教学目 的设计
(五)教学情 境的创设
(十二)学科 作业的设计
.
32
师生问题的生成
没有问题的课 堂教学是没有 生命的教学。 问题是打开思 维的钥匙,是 展开合作交流 的导索,有问 题,才有自主 、创造、发现
、体验。
问题—切入 点—多层次
引领自己的教学思路。
.
14
从学生学习过程看
► “体验性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途径要 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管理者、信息提供者、 帮助者、支持者”等多重角色;以学生的参与、 感受和体验作为重要方式,搭建学生从“已知 (the known)”到“未知(the new)”之间自主性、 探究式学习的桥梁。
骨干教师培训系列讲座(一)
品读理念,转变观念 --高中新课程解读
.
1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阶段应该给学生通向生活的钥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2
依据与标准

► 《课程标准》 人才培养标准
► 《考试大纲》 人才选拔依据
.
3
我是谁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人只有看清自己,接纳自己,才能重塑自己, 从而成为一个理想的自己。
蜡烛 工程师 园丁
奉献 构建 勤奋
.
7
博学
.
8
自然流淌
.
9
传统与现代教育观
.
10
科学定位
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 学习需要的全过程。
(一) (二) (三) (四) 教学的设 指导者和 学习的促 组织者和
计者 信息源 进者 管理者
(五)学 (六)学 (七)反 (八)学
生学习的 生学习的 思者和研 生成长的
.
27
扩展教学目标
► 以课文中的内容创设。 ► 以生活中的问题创设。 ► 以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创设。
杜威: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为未来生 活做准备的过程。
.
28
新的教材观
►叶圣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 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
.
29
教材的利用价值
钻研教材使用教材 超越教材创造性使用 立足教材确定重难点
伙伴
帮助者
究者
发现者
.
11
教学思路之坐标
ut yourself at the position of your Ss ut the Ss to experience the learning process ut emphasis on the practice and use of English
.
4
发现自己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发现自己。---(挪威 NANSON)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能利用自身的潜能 和特长去创造本能出现的奇迹。教师要想发 展自己,就应该从心理学、人才学、创造学 等角度科学认识自己,从而去发现和开发自 己。
.
5
《师说》
韩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6
教师颂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地位,从学生的兴趣、日程经验和 认知水平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思路的出发点和 归宿。
教师应以对学生的兴趣、需求、日常经验和认知水平
(Know about …)等的了解为基础,以学生“能理
解……”、“能学会……”、“能运用……”、“能
体验……学习过程”(Be able to … )等为目标,
.
18
►体现学习实践性强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 和目标,设计多样性的活动,达到培养学 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
►千法万法,适合学生,就是好法。
.
19
课堂教学主旋律
►任务型教学模式 ►目标教学是核心 ►自主与合作性学习
.
20
教学目标的设计
过程与方法是轴,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在过
程中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隐含和柔合在前
和谐是课堂情境的生命、灵魂和基础 心感其情、身临其境 眼见其物、耳闻其声、
.
25
自主学习的三项基本策略
►先学后教;这是教和学顺序的总策略。 ►任务导学;设置真实任务,实现在做中学
习,在做中思考。 ►互动探究;师生共同探讨知识和策略。
.
26
学会“品”书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相关主题